宮人望幸詞四首
玉貌臨風幾欲仙,掌中歌舞為誰憐。自知不灑門前葉,只待羊車日似年。
暗數佳期欲渡河,羅衣休問夜如何。漢宮恩澤如秋露,萬歲枝頭得最多。
同時豹尾數相隨,自許當熊亦不辭。紅粉三千各秋色,獨懸明月照蛾眉。
碧落空歌去莫攀,彩云不散候龍顏。寄書為問西王母,更宴瑤池幾日還。
玉貌臨風幾欲仙,掌中歌舞為誰憐。自知不灑門前葉,只待羊車日似年。
暗數佳期欲渡河,羅衣休問夜如何。漢宮恩澤如秋露,萬歲枝頭得最多。
同時豹尾數相隨,自許當熊亦不辭。紅粉三千各秋色,獨懸明月照蛾眉。
碧落空歌去莫攀,彩云不散候龍顏。寄書為問西王母,更宴瑤池幾日還。
掌中歌舞:用趙飛燕典故,傳說漢成帝后趙飛燕體輕能作掌上舞,此處指宮女擅長歌舞。
羊車:晉武帝司馬炎以羊拉車隨機臨幸宮人,宮人以竹葉鹽水引羊駐足,此處代指帝王車駕。
當熊:漢元帝時馮婕妤曾擋熊護駕,此處宮女自比其勇敢。
西王母、瑤池:神話中西王母居昆侖山,瑤池為其宴飲之地,此處借指帝王游樂之處。
此詩為宮怨題材,常見于唐代詩歌。唐代宮廷女子雖居深宮,卻多因帝王恩寵無常而陷入孤寂。詩人通過宮人望幸的視角,反映后宮女性對情感與生存保障的渴望,亦暗含對封建宮廷制度下女性命運的同情。
四首詩從不同角度刻畫宮人望幸的復雜心境:或苦等羊車、或自比得露、或自許護駕、或盼君歸來,以細膩筆觸展現深宮女子的孤獨與期盼,語言含蓄,用典貼切,是宮怨詩中描繪心理的佳作。
山青云白晚能佳,中有仙人舊隱家。彈壓政須煩健筆,頡頏誰與佩飛霞。
云蔽云開山祇然,畫無能事著詩傳。扁舟盡日無多厭,信手拈來亦漫編。
一溪屈曲幾彎環,贏得金華四面看。雨黛欲收晴翠滴,忽然云起又漫漫。
九陌紛紛翳吾目,是間冰熨一塵無。十日五日一水石,造次著詩那得摹。
清朝選駿逸,騏驥入馳驅。
發軔試康莊,來下廣州車。
庭前雀可羅,門絕故人書。
大奸與巨姓,屏息若籧篨。
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
城頭觱栗響金飆,聽說群羌更動搖。凍坼平岡饑牧馬,陰沈大漠冷盤雕。花門禍肇天俱慘,草磧營開土半焦。楊柳東風何處是,春來還憶灞陵橋。
歲暮高吟《寶劍篇》,短衣盤馬憶當年。關中蒼莽風云地,隴上飄飖雨雪天。羽箭自傳青海外,音書誰寄玉門前。敦煌此去皆烽火,仍是君王舊拓邊。
孤云起江漢,搖影自徘徊。
飄風不相待,吹落陽云臺。
膚寸既違陰,炎威已復開。
清音閟廣野,鸞歌誰為來。
欲因廣成子,返此元息胎。
時哉不易遇,摧折使心哀。
殘燈閃案頭,置書無心觀。
堂堂中夏國,禍亂起百端。
強鄰方宰割,內訌猶未安。
傷哉一泓水,紛紛成波瀾。
我欲洗兵甲,挽彼甘霖難。
瞿然念來日,四顧摧心肝。
兩載繡衣頻駐節,金蓮曾印青苔。匆匆歸去壽瓊杯。曲終揮別淚,江上片帆開。
記得秋宵山吐月,酒酣同上層臺。杖藜何日解重來。相思憑過雁,飛送一枝梅。
深林十月飽清霜,
寒氣侵凌味轉長。
世上甘腴有如此,
擬排閭闔獻君王。
獨步回廊繞檻行,鳥啼花謝正關情。
感深落月前朝笛,愁絕垂楊故國笙。
帆影東南連水氣,梵音朝暮雜潮聲。
重來十載題詩客,依舊人間浪有名。
一片亭亭空凝佇。趁西風霓裳偏舞。白鳥驚飛,菰蒲葉亂,斷續浣紗人語。
丹碧駁殘秋夜雨。風吹去采菱越女。轆轤聲斷,昏鴉欲起,多少博山情緒。
而舅于予乃弟兄,
才華早已耳聲名。
桂蟾秋月香閩嶠,
桃李春官爛帝城。
兩地隔江遙系念,
一時航海話關情。
瀛東道立尊師訓,
晉秩端應荷寵榮。
水際柴荊鍵不開,
野人相覓漫敲推。
寒鴉陣黑疑云過,
老木聲酣認雨來。
酒價日低常得醉,
官租時辦不勞催。
平生未省如今樂,
卻笑傍觀誤見哀。
仗劍來游日,西風白雁初。稱詩隨旅況,持論慰離居。禹穴探書罷,秦淮問酒馀。鄉心逢歲暮,聊復愛吾廬。
朔氣寒方凜,游人念故園。早梅迎客騎,疏柳對離樽。白雪新篇富,青云舊業存。謝庭多賦客,歸與共玄言。
草煙低重水花明,
從道風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
故鄉無此斷腸聲。
閃電光中奪信旗,
怒雷一擊喪全機。
從茲獨據雄峰頂,
佛祖低頭聽指揮。
忝居言偃室,偶在鄭公鄉。
盡識階庭秀,多窺屋壁藏。
數行杜陵淚,一瓣孔林香。
吾老無行役,何由瀝奠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