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永順彭宣慰題四首 天章閣
云漢昭宸極,人間一閣張。始知天廣大,不外照辰陽。
心源無一物,何物更能渾。活活天泉在,憑君莫撓源。
四賢堂外月,顏色滿空梁。千古賢宣慰,中心一瓣香。
誰家重生子,血化劍芒腥。因讀征邊錄,千秋憾武成。
云漢昭宸極,人間一閣張。始知天廣大,不外照辰陽。
心源無一物,何物更能渾。活活天泉在,憑君莫撓源。
四賢堂外月,顏色滿空梁。千古賢宣慰,中心一瓣香。
誰家重生子,血化劍芒腥。因讀征邊錄,千秋憾武成。
銀河閃耀映照北極星,人間有這天章閣高高開張。才知道天空如此廣大,連辰陽之地也能被照耀。內心純凈沒有雜念,還有什么能比這更渾然天成。那活潑流動的天泉就在,希望你不要攪擾源頭。四賢堂外的明月,光輝灑落在空梁之上。千古以來賢明的宣慰使,令人心中敬重如奉一瓣香。不知誰家又新添了男兒,鮮血讓劍芒都充滿腥味。讀著征邊的記錄,千秋歲月都為武力成就感到遺憾。
云漢:銀河。宸極:北極星,借指帝王。
辰陽:古地名。
心源:內心。渾:渾然天成。
活活:水流聲。
四賢堂:可能當地紀念四位賢人的場所。
一瓣香:表示對人崇敬。
重生子:新出生的男孩。
武成:指武力成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永順彭宣慰是當地土司,作者可能應其要求題詩。當時永順地區處于土司統治,可能存在一定的征伐之事,作者或許有感于當地的人文、社會狀況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豐富,既贊美賢明宣慰使,倡導內心純凈,又反思武力征伐。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當地的社會風貌和作者的思想觀念。
十二嵐峰掛夕暉,廟門深閉霧煙微。
天高木落楚人思,嬋娟似恨襄王夢,猿叫斷巖秋蘚稀。
浩氣含真玉片輝,著書精義入玄微。
洛陽紫陌幾曾醉,知君濟世有長策,莫問滄浪隱釣磯。
秋看庭樹換風煙,兄弟飄零寄海邊。
客計倦行分陜路,
落葉蟲絲滿窗戶,秋堂獨坐思悠然。
因思人事事無窮,幾度經過感此中。
山色不移樓殿盡,楊柳覆灘清瀨響,暮天沙鳥自西東。
共惜年華未立名,
路岐終日軫羈情。
青春半是往來盡,
東歸自有故山約,
花落石床苔蘚平。
吳苑荒涼故國名,
吳山月上照江明。
殘春碧樹自留影,
經過此地千年恨,
荏苒東風露色清。
丹闕侵霄壯復危,排空霞影動簷扉。
城連伊水禹門近,
此來閑望更何有,無限清風生客衣。
回看云嶺思茫茫,
幾處關河隔汶陽。
書信經年鄉國遠,
終日路岐歸未得,
秋來空羨雁成行。
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機多是隱天臺。
停燈深夜看仙箓,無因朝市知名姓,地僻衡門對岳開。
白浪連空極渺漫,孤舟此夜泊中灘。
岳陽秋霽寺鐘遠,鄉遙楚國生歸思,
欲曙山光上木蘭。
苔徑縈回景漸分,翛然空界靜埃氛。
一聲疏磬過寒水,
幾來吟嘯立朱檻,風起天香處處聞。
上國相逢塵滿襟,傾杯一話昔年心。
荒臺共望秋山立,
終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鬢毛霜雪侵。
森森古木列巖隈,迥壓寒原霽色開。
云雨只從山上起,
花落空庭春晝晚,石床松殿滿青苔。
靜者多依猿鳥叢,衡門野色四郊通。
天開宿霧海生日,
看書飲酒余無事,自樂樵漁狎釣翁。
巾舄同時下翠微,
舊游因話事多違。
南朝古寺幾僧在,
此時相見又相別,
即是關河朔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