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引子 其三
破盡詩書泣鬼神,
發揚義士顯忠臣。
試開戛玉敲金口,
說與東西南北人。
破盡詩書泣鬼神,
發揚義士顯忠臣。
試開戛玉敲金口,
說與東西南北人。
讀盡詩書,其情感能讓鬼神都為之哭泣,宣揚義士的事跡,彰顯忠臣的品格。試著張開如同敲擊美玉、敲響金鐘般動聽的嘴巴,把這些故事講給四面八方的人聽。
破盡:讀盡、用盡。
戛玉敲金:形容聲音清脆或言辭鏗鏘。
由于“小說引子”通常用于引出小說內容,此詩可能是為小說營造氛圍、點明主旨而創作。推測創作時作者希望通過宣揚正義、忠義等價值觀來吸引讀者,反映當時社會對這些品質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明確,旨在宣揚正義與忠義,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易懂,情感激昂。在文學方面,作為小說引子能很好地吸引讀者,為小說定下積極的基調。
一瓶一錫一團蒲,
到得今年一物無。
桑下勿興三宿念,
古人不食武昌魚。
斷橋橫落淺沙邊,
沙岸疏梅臥曉煙。
新雨漲溪三尺水,
漁翁來覓渡船錢。
楚歌畫角聲聲發。脆弱邊城月。
八千子弟久從龍,一夜雕鞍金甲、散長空。
寧教玉碎君王側。血染征袍赤。
貞魂不肯入關中,歲歲吳江波漲、泣春紅。
楚苑光風暗轉魂,
江蘺從此怨王孫。
九歌不盡當時意,
還向瑤琴曲里論。
《籑詁》研經萬卷收,嫏嬛仙館翠煙浮。
齋名積古從公定,室有藏書是母留。
儉素時妝無一點,丹青小照足千秋。
應知淡月疏桐夜,緬想音容在選樓。
峭寒猶臘日,晚眺覓春光。
雨點千峰雪,煙籠萬木霜。
落霞歸極浦,殘照度危梁。
咫尺故人隔,林烏空自翔。
夕陽邊、幾千年事,驚鴉和葉零亂。畫船自蕩無情水,不管傷秋人換。
誰記得、碧城天樣闌干遠。蓬萊更淺。剩語石花涼,埋香蘚壞,澆酒問吳苑。
樽前意,疏了燕臺笑伴。故人吟幘慵岸。風情薄到如云葉,多事雙鬟還勸。
君不見。才一角、微波斷送江南晚。玉簫休按。便虎氣騰,澹煙衰草,一味助凄怨。
頻年戰勝恃雄強,歷數分明在彼蒼。堪笑范增無異識,不能令主事高皇。
發嘆虞姬勢已窮,烏江此夕喪英雄。當時若也知天命,佐漢應居第一功。
水到渠成,風行草偃。
類之不齊,睹之難面。
誰信崖頹石裂時,黃金白銀如糞泥。
九賢祠外駐車鈴,話別洼尊舊有亭。
謝老功名總墅屐,蘇公詩酒著笙瓶。
澤周苕霅歌黎庶,目極檣帆接紫冥。
三度攀轅無計住,好山一路送篷青。
武昌城角垂垂柳,管領東風春八九。
自從移入漢宮來,昔日風流今在否?
雖免別離愁,攀折在人手。
帶雨和煙青復青,莫漫飛花出禁城。
楊柳曲江頭,曾記彩舟良夕。
一枕楚臺殘夢,似行云無跡。
青山迢遞水悠悠,何處問消息。
還是一年春暮,倚東風獨立。
坡公直是譏無用,
杜老頻聞勸熟精。
省識宋唐分界處,
文章風尚與時更。
莊子談空惠子聽,
郢人斤斧俟忘形。
莫嗟質喪無知者,
對石何妨自說經。
一歲登樓只欲歸,得歸人事信難知。
重來跨馬三千里,樓上春風為我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