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干曲 其一
采蓮清溪口,
不似在橫塘。
相逢不相識,
且莫訴中腸。
采蓮清溪口,
不似在橫塘。
相逢不相識,
且莫訴中腸。
在清溪口采蓮,這里和橫塘的感覺不一樣。與你偶然相逢卻并不相識,還是先不要訴說內心的情感了。
長干:古代建康(今南京)城南的里巷名。
清溪口:清溪流入秦淮河的河口。
橫塘:在今南京市西南,是一個古渡名。
中腸:內心
長干曲是樂府舊題,多寫長干里一帶江邊女子的生活和愛情。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歷江南水鄉時,根據當地女子的生活情景創作而成,反映了當時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采蓮女在異地的情感狀態。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含蓄。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長干曲這一題材的內容,生動地描繪了江南女子的形象。
覽鏡覺發變,飲酒病目赤。四十更七年,老瘦見骨脊。讀書才數行,孤寡愧文伯。素無浴沂資,何以學曾晰。仕豈不為貧,廿年強為客。守俸如井泉,虛名頗烜赫。不似無官輕,江湖任落魄。乏此蓋代功,萬鐘亦何益。縈絆未得歸,荒此山中宅。
成化甲辰秋,將命江浙適。食我者其誰,安得辭此役。北瞻太華高,南顧匡廬碧。何處是帝京,使我愁日積。
未畢出使功,何敢念疏戚。每恨四牡遲,蒼忙不暖席。相君正崇憂,小臣亦奮激。西北誰勞來,流移未占籍。更聞棘門軍,秋屯若戲劇。捐生固其宜,君恩亦豈窄。時事每如此,終夜恒怵惕。
況值催督勞,對食未遑吃。奔走當北風,面垢無潤澤。曰米敢厭粗,幽并已無麥。
欲共實鴻翔,嗟哉少六翮。吾徒將何如,始終保金石。誓不隨頹波,但恐負曩昔。
三尺前旌粉字書,
交朋誰不淚如珠。
可嗟野外一抔土,
無復人間千里駒。
壯志不銷成永恨,
殘編無地付遺孤。
瀟瀟寒雨青燈夜,
啼殺庭前繞樹烏。
萬里無家遙作客,兩君有約共登臺。
令從白帝供秋色,笑向黃花入酒杯。
發短不須嫌落帽,興長偏喜傍多才。
任教寒雨催詩急,賦就龍山未擬回。
春望。怊悵。夕陽西。
霞渚風漪眼迷。杜鵑勸人胡不歸,歸遲。落花紅滿蹊。
錦字盤中辭宛轉。愁不斷。四角中央遍。
夜相思。夢來時。月兒,常娥幽怨眉。
煙墩閘上柳千竿,
水繞茅亭白石瀾。
密葉深叢無限好,
秋風錯認碧瑯玕。
日鑄珍芽開小缶,銀波煮酒湛華觴。槐陰漸長簾櫳暗,梅子初嘗齒頰香。戶戶祈蠶喧鼓笛,村村乘雨筑陂塘。年光何預衰翁事,伴蝶隨鶯也解狂。
天遣殘年脫縶鞿,功名不恨與心違。綠陂細雨移秧罷,朱舫斜陽擘紙歸。花市丹青賣團扇,象床刀尺制單衣。白頭曳杖人爭看,共嘆浮生七十稀。
芳潤園林不似貧,年光無盡逐番新。來禽顏色不禁雨,摶黍語言如惜春。身外豈關吾輩事,鏡中已換昔時人。神仙定未超塵俗,猶插金貂侍帝晨。
百里到江仍問程,
江風初靜渡船輕。
乍穿蘆港分秋影,
橫擲鯨波弄晚晴。
鐘阜日斜金碧炫,
石頭潮上水云平。
千年王氣誰能鑿,
贏得秦淮繞帝城。
江湖春水欲生時,
開盡梅花雁北飛。
風雨滿庭人不寐,
小窗燈火夜深微。
掠眼林巖最眩人,一亭一堠幾由旬?
此行算與云爭路,昨夜新煩雨洗塵。
無數荒山供礦稅,盡留散木作車薪。
神州誰問蓬萊股,不怪天公醉賜秦。
共說難兄弟,才華信合并。
龍光雙劍白,鶴夢一氈青。
擅學諸王字,能通大戴經。
鳴琴花縣日,春滿卓公庭。
房琯隱陸渾,矯矯負令譽。
天下為己任,高談頗有馀。
一朝將重兵,車戰竟何如?
所恃楫與秩,豈知皆豎儒。
哀哉四萬人,流血成溝渠。
名士苦無用,萬古成欷歔。
有愧諸葛公,不輕出茅廬。
靜掩重門晝不開,
閒齋便是小蓬萊。
有時佳客相經過,
不許俗人輕到來。
一卷羲經銷日永,
數聯詩句詠悠哉。
此情獨有知心會,
寄謝傍人莫浪猜。
憶我生六期,頗識人事時。
父母鞠育深,出入恒相隨。
撫背恐我寒,摩腹恐我饑。
七歲教識字,八歲教誦詩。
九歲教習禮,十歲遣從師。
愿我學大賢,望我光門楣。
此德何所以,天地輒擬之。
思欲甘旨奉,貧賤難為資。
幸叨祿養日,雙親久暌離。
冢木已合抱,二十年于茲。
徒然五鼎富,不及□粥糜。
金紫縱被體,安得如斑衣。
風木鼓長恨,蓼莪有馀悲。
文君我好友,茲事同襟期。
督賦互庾嶺,持卷索我詩。
榮感觸寸心,涕泗雙交頤。
援筆欲中止,勉強賦此詞。
君方百里寄,循良恒見推。
揚名以親顯,亦足申吾私。
寄言共努力,忠孝長相思。
嬉春下九。
不是花長壽。
東日才蒸西雨又。
耐許有情生受。
參軍蠻語娵隅。
白題舞罷跦跦。
可有相關意否,
摛門橫也抽除。
瀟瀟寒雨灑城頭,
郭里誰同拄杖游。
萬里關山桑柘遠,
一區岸幘菊花秋。
問奇恰喜玄亭近,
詠雪正憐竹徑幽。
酒罷看劍星欲動,
還從大樹卜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