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王玫伯同年后雕草堂落成寄詩索和次韻答之 其四
年來儒效厭迂疏,寂寞蘭陵講學廬。
歸去聊營陶令宅,寫成應有鄭君書。
海濱孤憤消精衛,世上危機避寄居。
袞袞諸公臺省滿,華堂意味近何如。
年來儒效厭迂疏,寂寞蘭陵講學廬。
歸去聊營陶令宅,寫成應有鄭君書。
海濱孤憤消精衛,世上危機避寄居。
袞袞諸公臺省滿,華堂意味近何如。
這些年來,儒家的效用讓人厭煩其迂腐疏闊,蘭陵那講學的廬舍冷冷清清。你回去后姑且營造像陶淵明那樣的住宅,寫成的文字應該有像鄭玄那樣的著作。在海濱,像精衛填海般的孤憤得以消解,在世上避開危機選擇寄居。眾多達官顯貴布滿了朝廷臺省,那華麗廳堂中的意味現在怎么樣呢?
儒效:儒家的效用。迂疏:迂腐疏闊。
蘭陵:戰國時荀子曾在蘭陵講學,此處借指講學之地。
陶令宅:指陶淵明的住宅,代指歸隱之所。
鄭君書:鄭君指鄭玄,東漢經學家,著作頗豐,這里指有價值的著述。
精衛:傳說炎帝女兒溺海化為精衛鳥,常銜西山木石填東海,象征執著的抗爭。
袞袞諸公:眾多達官顯貴。臺省:朝廷的中央機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對儒家思想的實際作用存在質疑,詩人看到儒家講學的冷清。友人王玫伯草堂落成,詩人可能在社會中感受到諸多危機,故而借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友人的回應。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儒家現狀的不滿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含蓄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一種心境和思考。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如愁,百尺蝦須上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一鉤初月臨妝鏡,蟬鬢鳳釵慵不整。
重簾靜,層樓迥,柳堤芳草徑。
夢斷轆轤金井。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
風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懶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
那邊走,者邊走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一點月窺人,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來
畫羅裙,能解束,稱腰身。
柳眉桃臉不勝春。
薄媚足精神,可惜淪落在風塵。
(一名一籮金、黃金縷、明月生南浦、鳳棲梧、鵲蹋枝、卷珠簾、魚水同歡)
遙夜亭皋閑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香暗度。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清歌舞鳳。
長記別伊時,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敞畫,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
彼此當年少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長日鎮長扃。
余寒欲去夢難成,遼陽月,秣陵砧,不傳消息但傳情。
黃金臺下忽然驚
一葉落,
搴朱箔,
此時景物正蕭索。
畫樓月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