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歌二首
懸水掀風起白波,呂梁險勢其如何。長鯨怒跋三門石,賤妾勸君無渡河。
萬里河流九曲奔,飛湍千尺下龍門。等閒人心不似此,白日雷濤暗處翻。
懸水掀風起白波,呂梁險勢其如何。長鯨怒跋三門石,賤妾勸君無渡河。
萬里河流九曲奔,飛湍千尺下龍門。等閒人心不似此,白日雷濤暗處翻。
高懸的水流掀起風浪,翻卷著白色的波濤,呂梁的險峻形勢究竟怎樣?長鯨怒吼著撞擊三門巨石,我勸郎君不要冒險渡河。萬里黃河九曲奔涌,千尺飛瀑直下龍門。平常人心不像這自然之水,看似平靜的白日下,暗濤如驚雷翻涌。
懸水:高懸的水流,此處指黃河急流;
三門石:指黃河三門峽的礁石,因河中有鬼門、神門、人門三島得名;
飛湍:急速流動的水;
等閒:平常、普通;
雷濤:形容波濤轟鳴如雷
此詩或為黃河呂梁段民間歌謠的文學化創作。古代黃河三門峽一帶水勢湍急,行船渡河風險極高,民間多有警示之作。第二首由自然之險引申至人心之險,或反映詩人對社會現實的觀察。
全詩以黃河呂梁、龍門之險為引,首章直陳自然危險以警示,次章拓展至人心暗涌,深化主題。語言質樸,意象鮮明,融合自然景觀與社會觀察,體現民間歌謠的現實主義特色。
悵望登臨日,
大行山頂頭。
親幃何處是,
一片白云浮。
擁腫俱無用,人間兩散人。
相憐初禁酒,有夢尚嬉春。
恃健狂成病,耽吟笑雜呻。
填詞湖??停瑧重摶ǔ?。
寒山幾點入云碧,漠漠亭皋遠煙色。
幽徑云深少人行,蟋蟀怨秋聲凄惻。
秋夜攜筇踏云來,竹床石砌生青苔。
中有高人結茅住,落葉無聲門不開。
童子隔籬謝客語,蓬蒿滿徑誰賓主。
明月多情解送還,秋陰一片落煙渚。
歸自金陵后,情疏狎隱淪。身緣憂國瘦,家為著書貧。江海星沈夜,池塘草不春。門生天下是,椽筆付何人。
孤嶼秋風寺,三過夫子家。古心堅鐵石,軟語帶煙霞。別嶺棲雙徑,逢人問永嘉。重看送行句,殞淚墨攲斜。
誰家白練步盈盈,
映坐朱顏玉琢成。
莫道蒹葭堪并倚,
傾城元自重連城。
拂墻花影飄紅。微月辨簾櫳。香風滿袖,金蓮印步,狹徑迎逢。
笑靨乍開還斂翠,正花時、卻恁西東。別房初睡,斜門未鎖,且更從容。
亂雨濕江天,曉霧漫漫。萬峰疊翠到人前。歸夢又隨春去也,日近長安。
百丈響風鳶。俯視云煙。岳陽城下浪花翻。一鏡空濛三萬頃,飛過君山。
髯秦記記法能筆,心游馬事二十七。
龍眠卻馬從秀師,一掃人物五百奇。
以畫三昧作佛事,龍虎貍豹兕象獅。
蠻奴鬼使侍童女,獻花輸贐緣須彌。
胥來繞一青蓮座,白毫相光初放時。
梵天重閣紫金色,萬象攝入圓摩尼。
疏眉?面若曉日,欠伸趺坐行以嬉。
莊嚴變幻各一義,問答贊嘆誰知之。
瀰茫香云鬘云起,倏忽半月滿月為。
卻于水影出墨彩,瓶拂之閒天接海。
空音空色煙浪中,萬岫千巒狀旋改。
即離吞吐彼我觀然否,五千五百諾俱那徒在。
石橋掛錫傳天臺,曹勛記可雁宕該。
玉局遺文薦誠院,空山水流花又開。
此圖不知奚取材,展之颯颯虛吹來。
秋毫神妙筆筆鐵絲似,一氣糾結縹緲非樓臺。
群木群石勢欲動,飛者走者生喜生悲哀。
千鐙一光彼即此,無文字處皆偈子。
多事我為寫秦記,以馬喻馬指喻指。
嗟馬與指我豈知,吮墨新陽上窗紙。
學語俄驚上苑珍,紫煙衣繞畫梁塵。
千秋羈旅哀詞客,一代文章巧弄人。
襞就芙蓉終是怨,啄馀香稻未全貧。
金繩咫尺通靈鷲,歸向迦陵問色身。
碧海渾無際,和風鏡面開。
春潮孤島沒,暮雨細帆來。
鹿耳雙纓出,鯤身七線回。
曠觀天地闊,且覆掌中杯。
小園五畝剪蓬蒿,便覺人間跡可逃。
盡疏珍禽添爾雅,更書香草續離騷。
藥苗可斸攜長镵,黍酒新成壓小槽。
老入鹓行方徹悟,一官何處不徒勞。
北山高枕臥煙夢,送爾長征感慨多。
猿狖夜啼孤嶺月,魚龍秋靜五湖波。
尊前怨別攜吳劍,客里驚心聽楚歌。
若上滕王高閣望,西山南浦近如何?
玉瓏松,冰纖軟。撲面柳花亂。滿目琳瑯,疑向畫中看。
非關青女初來,天風微送,任月地、云階都遍。
莫吹散。掩映三尺瑤華,弄影倍輕倩。
片片空蒙,銀海也生眩。
誰搏圓璧方圭,零珠斷粉,是碧落、天孫偷剪。
小雨斑斑,垂楊影里青青麥。
越阡度陌。好個南村宅。
雁塔同題,相對俱頭白。
今何夕。修篁怪石。留我狂吟客。
憐君家往碧溪灣,兼有詩情溪水間。
政值雨晴秋又好,卻來臺上望圭山。
昔年載酒也同游,霜岸芙蓉葉葉秋。
醉倒綠楊呼不起,一天涼月侵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