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叢花 塘畔
微聞步屧響長廊。挾瑟更笙簧。吳娘暮雨蕭蕭曲,冶歌好、轉更凄涼。小立徘徊,何人倚伴,衫袖一時香。
勝游莫說碧雞坊。疏柳綠成行。截湖小艇橫帆去,待清曉、露上荷塘。塘畔小樓,菜羹蒸餅,不道似維揚。
微聞步屧響長廊。挾瑟更笙簧。吳娘暮雨蕭蕭曲,冶歌好、轉更凄涼。小立徘徊,何人倚伴,衫袖一時香。
勝游莫說碧雞坊。疏柳綠成行。截湖小艇橫帆去,待清曉、露上荷塘。塘畔小樓,菜羹蒸餅,不道似維揚。
隱約聽到木屐聲在長廊響起,攜著瑟與笙簧的樂音。吳地女子唱著暮雨蕭蕭的曲子,歌聲雖美,卻更添凄涼。獨自小立徘徊,有誰相伴?只覺衫袖間一時盈滿清香。莫再提起往昔勝游的碧雞坊,那里疏柳成行,一片蔥綠。橫渡湖面的小艇張帆而去,等待清晨,露水爬上荷塘。塘邊的小樓里,粗茶淡飯,沒想到竟有幾分像揚州的模樣。
步屧(xiè):木屐的腳步聲。屧,木底鞋。
挾瑟更笙簧:攜帶瑟,伴著笙簧的樂聲。更,伴隨。
吳娘:吳地女子。
冶歌:艷麗的歌曲。
碧雞坊:古地名,成都有碧雞坊,此處泛指曾經游賞的勝地。
截湖:橫渡湖面。
不道:不料,沒想到。
維揚:揚州的別稱。
此詞或創作于作者游歷江南期間,以塘畔為場景,結合個人行跡與感受,描繪了江南水鄉的日常圖景。可能暗含對往昔游賞的懷念,以及對當下平凡生活的體悟,具體背景因無確切史料可考,暫以文本內容推測。
全詞通過塘畔見聞與回憶的交織,勾勒出江南的清寂與溫情。上片以聲寫情,下片以景寄意,語言清麗自然,情感含蓄深沉,展現了詞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與細膩情思。
漢殿從容席屢前,
得君何事遽南遷。
孝文猶自疏賢佐,
絳灌能無妒少年。
寂寂荒祠啼鵩鳥,
沉沉遺甃洌寒泉。
從來材大難為用,
惜誓歌殘一泫然。
潛魚脫于淵,濡沫猶相依。
何況雙鹓雛,羽翼當未飛。
別子未經旬,中心恒苦饑。
析我園中薪,言烹菽與葵。
小子從外來,有客緇其衣。
披衣急出戶,果諧心所思。
相攜歷堂階,歡極無文儀。
素琴為君弦,濁酒為君開。
酒濁不可飲,弦悲難重陳。
平生廢蓼莪,念子有老親。
雖無爵與祿,色養逾八珍。
胡風自西來,四海同其塵。
梟獍言大孝,烏哺為不仁。
勉哉反古道,獨立如披榛。
葵花雖不實,猶能安其根。
君子垂令名,所以揚二人。
呼童穿沼水泠泠,
緶短坭深汲不成。
昨夜磯頭添幾尺,
滿林新筍一齊生。
等閒日月任西東,
不管霜風著鬢蓬。
滿地翻黃銀杏葉,
忽驚天地告成功。
殷勤將母疏三篇,
錫類皇恩下九天。
試問彩衣初著日,
何如豸史未歸前。
平生忠孝能兼足,
浮世功名盡讓先。
安得板輿隨白發,
共來京國慶堯年。
碧玉搗衣砧,
七寶金蓮杵。
高舉徐徐下,
輕搗只為汝。
赍芝自可侑仙斟,
忌把鮮肥俗味侵。
羹莼鲙鱗清濁混,
季鷹猶未是知音。
薄薄羅襟,容易寒侵。總由他、塵滿瑤琴。近來天氣,悶損春心。怕乍春晴,又春雨,慣春陰。
個儂何處,難遞芳音。并非關、遠水搖岑。當初歡夢,冷到而今。想人如玉,妝如畫,意如金。
十載奎婁避劍光
不應流落在遐荒
重磨未得豐城土
中夜彈歌斷客腸
六省尚書第一班,
兩朝元老領千官。
空教外國聞裴度,
未見東山起謝安。
歸去朝廷公望重,
老來湖海路行難。
兵戈此日交馳檄,
將帥何時議筑壇。
青衫豈必貴,
未得不可已。
皇皇海內人,
趨走共一軌。
生前極浮榮,
沒后抱深恥。
他山有隱淪,
一笑粲冰齒。
豈知天地間,
樹立在人紀。
手持經卷,
付與同倫。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生道以殺人,雖死亦不怨。
因知感應理,不以幽明聞。
為君大書之,用為王道勸。
幽居直欲學忘言,
忍對賢豪遂默然。
談到精微夜寥闃,
秋風時下竹窗前。
西山吾故人,久別渴一訪。潭柘稍阻深,戒壇致清曠。前游悔草草,夢想半已忘。有分及馀年,登巔騁秋望。見從得二子,濟勝聊自壯。猶疑在故山,松月坐相向。此心本無住,所見孰真妄?聞梵各灑然,無為憶曩向。
入門眩丹碧,千佛閣一新。戒壇勝在松,貴是遼金陳。一松插霄立,蒼黝不見鱗。一松稱臥龍,抉石根如輪。孫枝亦屈鐵,偃蹇不可馴。其一雖空心,要與栝柏鄰。獨憐活動松,怛化逾廿春。生邀宸翰賞,死作僧廚薪。琳宮有興廢,古木煩見珍。
騷情滿僧壁,賢王詩集唐。天教十年閒,踏遍山山蒼。再出事已非,朝露況不常。想當抽思初,時上高閣望。一氣焉可辨?渾河長自黃。朅來蔭庭樹,愛此召伯棠。俗緇侈檀施,偉哉選佛場!
曉尋觀音洞,乃登極樂峰。洞深未窮底,峰峻淩空濛。峰后亦一洞,謂與渾河通。當年避兵人,千百來求容。眾人一不見,從此丸泥封。我讀壁上題,盡然聲淚同。上述亂離狀,下勘富貴空。誰將此時心,散作千聲鐘?回向懺我佛,冷冷西來風。
昔為岫云游,到寺已昏黑。那知山門外,雙松翠交織。宸題引入勝,云日與絢色。升階見娑羅,銀杏尤夙識。蹤尋出寺左,石徑頓坦直。有亭夾清湍,丹堊亦新飾。去都且百里,布施定誰力?
龍子與拜磚,奔走客萬億。幸先香會至,食宿免見逼。入夢習泉喧,窺床惜月昃。能留過中秋,朝夕共探陟。
山好半在樹,樹多能作嵐。峰回磴隨轉,深翠藏龍潭。潭小卻不涸,酌之冽且甘。孤亭近陽曦,就樹藉草談。澗石誰留題?逼視得兩三。蘇州與祭酒,前游曾并驂。大夢先我醒,笑我還朝簪。我心似潭水,世味孰足貪?卒業幸放歸,聽泉終一庵。
二子實聞此,山靈為之監。詩成急寄似,黃髯洞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