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持經拾得手接 其一
手持經卷,
付與同倫。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手持經卷,
付與同倫。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手中捧著經卷,交付給一同修行的伙伴。自己不愿承受的事物,不要強加給他人。
經卷:佛教經典的卷軸,此處指修行所用的佛典。
同倫:同類、同修,指一同修行佛法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衛靈公》,意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此處借指修行中應推己及人。
寒山與拾得為唐代詩僧,常以詩偈闡發佛理。此詩或為二人日常交流所作,通過傳遞經卷的行為,結合儒家經典語句,強調修行中推己及人的重要性,體現佛儒思想的融合。
詩以持經付人的動作引出儒家名句,將佛教慈悲與儒家仁道結合,語言質樸,主旨明確,強調修行中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核心思想。
三月光景不忍看,五陵春色何摧殘。
窮途得志反惆悵,野棠飛盡蒲根暖,寂寞南溪倚釣竿。
藥訣棋經思致論,
柳腰蓮臉本忘情。
頻頻強入風流坐,
酒肆應疑阮步兵。
天似空江星似波,時時珠露滴圓荷。
平生蹤跡慕真隱,無名無位堪休去,猶擬朝衣換釣蓑。
樓臺掩映入春寒,絲竹錚??向夜闌。
席上弟兄皆杞梓,削玉風姿官水土,黑頭公自古來難。
淚滴珠難盡,
容殊玉易銷。
儻隨明月去,
莫道夢魂遙。
睡起褰簾日出時,今辰初恨間容輝。
千行淚激傍人感,
定知兄弟高樓上,遙指征途羨鳥飛。
野寺看紅葉,縣城聞搗衣。
自憐癡病苦,猶共賞心違。
高閣正臨夜,前山應落暉。
離情在煙鳥,遙入故關飛。
早隨真侶集蓬瀛,閶闔門開尚見星。
龍尾樓臺迎曉日,百辟斂容開路看,片時輝赫勝圖形。
兩星殘火地爐畔,
夢斷背燈重擁衾。
側聽空堂聞靜響,
禪客釣翁徒自好,
那知此際湛然心。
苦吟看墜葉,寥落共天涯。壯歲空為客,初寒更憶家。雨墻經月蘚,山菊向陽花。因味碧云句,傷哉后會賒。
相思凡幾日,日欲詠離衿。直得吟成病,終難狀此心。解衣悲緩帶,搔首悶遺簪。西嶺斜陽外,潛疑是故林。
鼓聲將絕月斜痕,園外閑坊半掩門。
池里紅蓮凝白露,
大抵世間幽獨景,最關詩思與離魂。
深院寥寥竹蔭廊,披衣欹枕過年芳。
守愚不覺世途險,今來自責趨時懶,翻恨松軒書滿床。
解寄繚綾小字封,探花筵上映春叢。
黛眉印在微微綠,帝臺春盡還東去,卻系裙腰伴雪胸。
何處遇薔薇,殊鄉冷節時。
雨聲籠錦帳,風勢偃羅幃。
通體全無力,酡顏不自持。
綠疏微露刺,紅密欲藏枝。
愜意憑闌久,貪吟放醆遲。
旁人應見訝,自醉自題詩。
愿言未偶非高臥,多病無憀選勝游。
一夜雨聲三月盡,應是西園花已落,滿溪紅片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