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夜晴
云關寂寂鎖幽曇
鴛瓦新晴色倍藍
萬里碧空收暮雨
滿樓明月憶江南
桃笙夢醒聞街柝
竹寺鐘疏落枕函
起看玉繩天外墮
綠窗槐影露華酣
云關寂寂鎖幽曇
鴛瓦新晴色倍藍
萬里碧空收暮雨
滿樓明月憶江南
桃笙夢醒聞街柝
竹寺鐘疏落枕函
起看玉繩天外墮
綠窗槐影露華酣
云霧籠罩的山門寂靜無聲,隱幽的佛塔被鎖住;鴛鴦瓦在雨過天晴后,顏色更加湛藍。萬里碧空收起了傍晚的雨,滿樓的明月讓人想起江南。在桃竹席上夢醒,聽到街頭的更柝聲;竹林寺廟的鐘聲稀疏,傳到枕邊。起身看玉繩星從天外墜落,綠窗前槐樹的影子下,露水濃重。
云關:云霧籠罩的山門。
幽曇:隱幽的佛塔(曇,此處代指佛塔)。
鴛瓦:互相成對的瓦,因排列如鴛鴦交頸得名。
桃笙:桃竹編的涼席,夏季用。
街柝(tuò):古代夜間報更的木梆。
玉繩:星名,位于北斗七星尾端。
露華酣:露水濃重。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客居山寺期間。雨后初晴的夜晚,詩人面對清空明月、疏鐘柝聲等景象,觸景生情,懷念江南故地,遂作此詩以寄懷。
全詩以“夜晴”為線索,描繪寺中雨后夜景,通過多個意象的組合,含蓄而深沉地表達對江南的思念。語言清婉,意境幽遠,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十里滄波自在流,
滿天風月下蘆洲。
待攜六幅生綃去,
畫出江南水墨秋。
逋誅狂寇釜中魚,
未免真人駕六飛。
千古石人雖曖昧,
一時河伯太機微。
大隱金門共軸薖,
年年斑管傍瓊柯。
日斜花落茶煙靜,
獨愛春光一院多。
朝與隋苑別,暮向秦郵泊。
堰草暝凄凄,湖天迥漠漠。
時愆晚春寒,歲歉繁城索。
殘月尚淹滯,昏星乍昭灼。
客宿未離舟,馬行始聞鐸。
漸喜鄉路近,猶感異州托。
獨夜警不眠,頻聽隔江柝。
故人天上客,遙寄一枝梅。問是誰知己,鰲頭舊大魁。
一斥投邊裔,寒肌瘦似梅。下簾秋院里,猶想共掄魁。
咄咄坐終日,何心復賦梅。惟應學弓馬,塞上縛渠魁。
蓬萊春日暖,金鼎待鹽梅。早踐臺衡地,調元酌斗魁。
血汗灑金微,丹心戀玉畿。
主恩深國士,客陣仗天威。
敢謂河精出,真乘星將飛。
赤松聞廟略,白羽識兵機。
夜夜胡笳發,年年塞草肥。
殺身那足論,愿裹伏波歸。
華州回道士,
來到岳陽城。
別我游何處,
秋空一劍橫。
自利利他終不竭,
一華五葉□分別。
森羅萬象影居中,
自古至今無漏泄。
春盡雨聲里,揚帆趁曉晴。
路經三笑寺,歸向五羊城。
末世石交重,馀生瓦缽輕。
悲涼無限意,江月為誰明。
稚苗蘇醒曉風涼,
老魃匆匆遽俶裝。
旬浹望霓心肺渴,
暫須一啜露華香。
星聚女牛炯,春深池草生。弟兄今夕酒,天地幾人情。
坐久看花發,談豪忘雨晴。昨宵良不遠,有客嘆分萍。
乘雨淹觴斝,斜陽霽晚空。席間慚謝羯,關外憶梁鴻。
笈蒯年華異,交游感慨同。停云無限意,還寄對床風。
春風來時瑤草芳,綠池珠樹宿鴛鴦。
春風去后瑤草歇,來鴻去雁遙相望。
鴛鴦不得雙,燕鴻天一方。
娟娟愁眉色,靜與遙山長。
錦衾復羅薦,夢語相思怨。
月明烏夜啼,空閨淚如霰。
圣賢自古執其中,
允執此中萬理通。
萬理由來心自得,
心同方是理大同。
何處高棲王聘君,一庵秋色凈囂氛。
青桐手種成嘉樹,白首年來臥翠云。
巢有鳳凰堪作侶,材非梓漆謾同群。
石床聽鼓南薰曲,試斲霜皮制裂文。
曾攜一劍遠從戎,
秦趙關河顧盼中。
老去功名無復夢,
凌煙分付黑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