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姚司理公祖孝義流芳冊 代家君
頻年仙吏滯天涯,世德繇來慰所思。敝蹝一官驚扼臂,孤燈半世重齊眉。遺孫清白梧桐老,跨祖文章雨露滋。自是絲綸偏積慶,海濱漁父醉金卮。
瞻彼嵇山十畝陰,元和仙尉動行吟。南宮雞舌功名薄,東海羊腸畏壘深。白發依歸孺子慕,朱弦渧淚丈夫心。孫枝此日森森發,為報朝陽鳳有音。
頻年仙吏滯天涯,世德繇來慰所思。敝蹝一官驚扼臂,孤燈半世重齊眉。遺孫清白梧桐老,跨祖文章雨露滋。自是絲綸偏積慶,海濱漁父醉金卮。
瞻彼嵇山十畝陰,元和仙尉動行吟。南宮雞舌功名薄,東海羊腸畏壘深。白發依歸孺子慕,朱弦渧淚丈夫心。孫枝此日森森發,為報朝陽鳳有音。
多年來您如仙吏滯留遠方,家族美德始終慰藉著思念。雖身著舊鞋任小官卻令人敬佩,半世孤燈相伴與妻子相敬如賓。留下清白家風如梧桐雖老仍挺拔,跨越祖輩的文章受雨露滋養更顯光彩。皇恩本就偏愛積善之家,連海濱漁父也舉杯為您慶賀。看那嵇山十畝樹蔭下,您如元和年間的仙尉漫步吟誦。在朝為官的功名淡薄,東海仕途如羊腸險道般艱難。白發歸鄉仍懷孺子對父母的依戀,彈起朱弦時難掩大丈夫的淚意。今日子孫如樹木茂盛生長,報知朝陽中有鳳凰的佳音。
仙吏:對姚司理的尊稱,喻其高潔如仙。
敝蹝(xǐ):破舊的鞋子,喻官職卑微。
扼臂:用手扼住手臂,形容驚訝或敬佩。
齊眉:指夫妻相敬如賓,典出《后漢書·梁鴻傳》。
絲綸:代指皇帝詔書,此處指皇恩。
南宮雞舌:南宮指尚書省,雞舌香為朝官含物,代指在朝為官。
羊腸畏壘:羊腸形容道路曲折,畏壘為山名,喻仕途艱險。
孺子慕:像幼兒依戀父母般的情感,典出《孟子》。
孫枝:子孫后代,喻家族延續。
鳳有音:鳳凰鳴叫,喻家族興盛的吉兆。
此詩為作者代父親題寫于姚司理家族“孝義流芳冊”之作。姚司理或為地方官員,以孝義、清廉著稱,家族編纂此冊以彰美德。作者代父題詩,既因家族交誼,也為表彰其品德,創作時間當在姚家整理家史、彰顯門風之際。
全詩圍繞“孝義流芳”主題,贊頌姚司理半生清廉、夫妻相敬的美德,及家族文章傳家、子孫興盛的景象。語言典雅,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既體現對個人品德的推崇,也反映對家族傳承的重視,是一篇典型的頌德之作。
龍骨車鳴水入塘,
雨來猶可望豐穰。
老農愛犢行泥緩,
幼婦憂蠶采葉忙。
江南正月一尺雪,南郭門前春水生。柳條快染黃金色,待我放船溪上行。
今年臘前不見雪,開歲兩度白紛紛。平明推戶看庭樹,一色梨花都是云。
急霰打窗鳴不止,坐剪紅燭到三更。莫笑煮茶無小妾,也知掃雪小童清。
燈花巧綴蜻蜓眼,定有何人明日來。便借仙翁東郭履,溪南溪北看花開。
肯因冷澹怨年芳,
霜滿寒林月滿塘。
至白世間惟玉雪,
不如伊處為無香。
銜書授箓也休論,棲宿猶堪傍市門。何事空村來啄粟,可知挾彈有王孫。
昏目還應慮夕暉,春暄且趁短垣飛。無端一陣催花雨,濕透嘉賓褐色衣。
村北村南叫杜鵑,
蓑披春雨掏含煙。
不辭辛苦秋成熟,
會見黃云遍野田。
六老皤然鬢似霜,縱心年至又非狂。
園池共選何妨勝,樽俎相歡未始忙。
杖屨爛游千載運,衣巾濃惹萬花香。
過從見率添成七,況復秋來亦漸涼。
所謂先天易,諸人識不破。
獨一觀物翁,入手不放過。
太極是生兩,然后品物播。
參以邵子言,佛老義自墮。
秋風裊裊起燕城,千樹萬樹涼蟬鳴。
山川蕭瑟雁南度,客子當歌空復情。
更聞鹿塞馳胡兵,旄頭未落太白明。
羽書夜入蒲萄觀,鐵騎朝屯細柳營。
對此感慨那能平,況復客里送君行。
憐君素負出群材,一尊岐路重徘徊。
空山落日意自遠,拔劍驅車何壯哉。
金陵樓閣倚天開,到時知眺鳳凰臺。
莫忘薊北煙塵日,中夜遙應望上臺。
一雨瀟瀟下,幾無晝夜分。
疏鐘沈遠寺,濃霧勒朝曛。
詩思清于水,愁心疊似云。
陰霾能迅掃,明日見晴雯。
紅橋落日正初冬,橘柚垂黃霜氣濃。
杜宇聲聲啼別恨,郫筒款款送游蹤。
風前白發三千丈,眼底青山十二峰。
一水滔滔下夔峽,瞿塘滟滪險重重。
爛銀白璧遣誰收,米盡家家典破裘。
應為溪橋添曉溜,豈憐野渡有橫舟。
侵凌蓬鬢霜千丈,浮動梅梢月一鉤。
歲晚風光天必相,未甘亭上話三休。
覓句年來無一長,日攜白集嗅馀香。一篇自可讀幾過,諸格今仍得未嘗。
當日秦吟能伏李,后來昆體漫稱楊。平生卻怪韓員外,只識張家奉禮郎。
此老生年七十六,何曾一日沒詩章。風流轉覺堪師我,政事傳聞尚在杭。
生世莫嫌殊已晚,題詩不害稍相方。所嗟得見年差晚,旋讀前頭已旋忘。
竊笑濫巾北岳,
那能補衲中條。
自有胸中丘壑,
不妨穩向市朝。
短蒯長歌二十年,不羈天地總翛然。
監河賒許供江水,營室虛償貸聘錢。
婦索短縆枯井畔,兒煨半芋敗爐邊。
日高顏巷西風急,傲骨嶙峋萬仞巔。
謝客兼旬總閉門,今朝喜得醉松軒。
對秋我負重陽酒,掃榻君開三徑樽。
舊雨飄殘霜雁冷,新愁零亂晚煙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