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吟七言十絕 其六
恨予生不及晦翁,
撰杖鵝湖觀異同。
豈減游楊侍程子,
未甘籍湜事韓公。
恨予生不及晦翁,
撰杖鵝湖觀異同。
豈減游楊侍程子,
未甘籍湜事韓公。
遺憾我出生時沒能趕上晦翁(朱熹),只能手持手杖想象在鵝湖之會觀察朱陸學派的異同。我的拳拳向學之心難道亞于游酢、楊時侍奉程顥程頤?只是不甘心像張籍、皇甫湜那樣僅以弟子身份侍奉韓愈(而無更高建樹)。
晦翁:南宋理學家朱熹的號。
鵝湖:指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的鵝湖之會,朱熹與陸九淵等在此展開學術辯論。
游楊:指程門弟子游酢、楊時,二人以尊師重道、傳承理學著稱。
程子:指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
籍湜(shí):指唐代文學家張籍、皇甫湜,二人皆為韓愈的弟子。
此詩為作者年屆七十時所作,表達對前代大儒朱熹的追慕之情。結合“鵝湖觀異同”“游楊侍程子”等典故,推測作者身處理學傳承的脈絡中,或為南宋后期理學家,借詩抒發未能親炙朱熹的遺憾,以及以程門高徒自期的學術志向。
全詩通過用典抒情,前兩句直抒對朱熹的追慕之憾,后兩句以“游楊”自比、以“籍湜”反托,展現作者不甘于普通弟子身份,欲繼承并弘揚理學的高遠志向,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
風卷暮云盡,鏡凈一天秋。試把鵝黃新酒,細酌散閑愁。西望群山千疊,眇眇飛鴻沒處,爽氣與俱浮。且盡尊中綠,不用嘆淹留。
對西風,歌妙曲,意綢繆。萬頃煙云奇變,所得過封侯。何事苦縈名利,便合綠蓑青笠,投紱早歸休。他日君尋我,小艇釣寒流。
閒里方知得此生,
癡人身外更經營。
君看坐賈行商輩,
誰復從容唱渭城。
山色蒼寒云釀雪
旗亭據榻興悠哉
曲生正欲相料理
催喚風流措措來
九邊烽火迫金臺,
客唱新添塞上哀。
更筑長城防不得,
鷲章南下老羌來。
圣主無為致太平,九重歡賞洽輿情。東風大地春如海,午夜星河火作城。魚躍鳶飛同化育,農歌社舞荷生成。鎬京侍宴榮恩遇,愿效賡歌答圣明。
天仗森森護翠華,從官如雨列簪花。教坊樂舞三千隊,燈市樓臺十萬家。寶座星回瞻御氣,宮壺春煖醉流霞。金吾此夜知無禁,處處笙歌語笑嘩。
仙根月窟記前因,
悵望天涯香滿輪。
暗祝吳剛斧休盡,
分香留待后游人。
御苑千行遠接天,
碧如輕浪細如煙。
只愁春去花如雪,
幾度臨風倍黯然。
秋淫天漏雨蕭蕭,
展葉抽條各自驕。
同作綠陰同蔽日,
如何修竹肯彈蕉。
至愛翻疑忍,瓊枝忽并凋。重泉寧不畏,大杖苦難饒。命厄天茫昧,魂游夜寂寥。見憐惟伯仲,生死總相邀。
避此真難索,方忻地有門。相將依止水,乏識痛冤魂。銜石寧填恨,號天欲叫閽。來生須早慧,好補爾親恩。
海思云悲亦易平??鸫惨挂勾婙Q。鏡中容色未妨更。
遠信不從蒼雁索,殘書難與白魚爭。預愁明日酒瓶傾。
江天樓閣倚崔嵬,吳楚風煙四望開。萬頃蒼茫涵幾席,千山縹渺涌蓬萊。城臨鐵甕開龍藏,地控金陵接鳳臺。一自巨靈表東海,等閒大塊若浮杯。
紺宇岧峣鎖翠岑,明霞宿露凈朝陰。慈航能度江天闊,法界偏依水府深。海月熹微窺佛相,河沙寥寂印禪心。朅來欲問無生滅,徙倚空門漏轉沉。
萬里江濤接郢城,上游節鉞坐論兵。
風清鼓角秋開幕,月照旌旗夜勒營。
海內功名多難日,天涯兄弟別離情。
只今漢上烽煙滿,慷慨中流憶祖生。
烝哉維后,繼明體神。
憲章文武,宜民宜人。
經世之道,功格于天。
子孫嚴祀,無窮之傳。
我詩蒯侯劍,玉具謝華裝。
老矣三荒徑,悠哉一瓣香。
漫垂船子釣,懶下趙州床。
忽憶高軒過,仙巾戴華陽。
膩粉瓊妝透碧紗,雪休誇。
金鳳搔頭墜鬢斜,發交加。
倚著云屏新睡覺,思夢笑。
紅腮隱出枕函花,有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