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集虎渡亭賓主十人 其一
筑館當陽月,驅車及上旬。
盈分勸美酒,排旨聚佳賓。
闕里推高第,姬朝倚亂臣。
全醫參老手,駑駕望清塵。
佛地前緣舊,堯曦普照均。
瀛洲何足羨,天日坐中人。
筑館當陽月,驅車及上旬。
盈分勸美酒,排旨聚佳賓。
闕里推高第,姬朝倚亂臣。
全醫參老手,駑駕望清塵。
佛地前緣舊,堯曦普照均。
瀛洲何足羨,天日坐中人。
在當陽建館的那個月,上旬就驅車趕來。大家滿杯勸飲美酒,精心安排匯聚佳賓。在學問上如同孔門中杰出弟子,在朝廷里曾是倚仗的能臣。醫術高明堪比老手,我這駑鈍之人仰望您的風采。與佛地前緣深厚,像堯時的陽光普照萬物均勻。瀛洲仙境哪值得羨慕,能與您同處如同在天日之下。
筑館:建造館舍。當陽:地名。
盈分:滿杯。
排旨:精心安排。
闕里:孔子故里,這里指學問方面。高第:高才生,杰出者。
姬朝:周朝,這里借指朝廷。亂臣:有治國之才的能臣。
全醫:醫術高明的醫生。參:堪比。
駑駕:自謙之詞,指自己才能低下。清塵:尊貴者的風采。
佛地:與佛教相關之地。前緣:前世的緣分。
堯曦:像堯時的陽光,比喻光明、恩澤。
瀛洲:傳說中的仙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郡集虎渡亭賓主十人”可知,這是在當陽郡虎渡亭的一次聚會。當時可能是地方上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相聚,詩人參與其中,通過詩歌表達聚會的感受和對主人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聚會和聚會的主人。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用典豐富,展現了較高的文學水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聚會時的社交文化和詩歌創作風貌。
蔌蔌長空雪,霏霏似粉犀。
色同無路險,野闊見山低。
玉葆隨鸞仗,銀杯逐馬蹄。
催班何太早,夜白悮晨雞。
林生何猗猗,挺立似豪杰。
新稍一直上青冥,本末便與春風徹。
嗟哉流俗人,交義隨情決。
寒霜落千山,我愛此君節。
眷焉題閣心,萬變不磨滅。
英雄割據裔,少年事豪俊。名勝翻然交,仁義以身徇。
南州作吏師,西洛陪先進。情高尚禮樂,代季見戎陳。
王師頻潰遯,我憤嬰疾疢。草廬臥江漢,僚幕資才俊。
昭昭心自知,蹇蹇步不迅。乘風忽遠去,炎嶺善持慎。
先君有愿懷,丈人踐忠信。相從寓衡山,時許闚墻仞。
胸中學海深,舌本詞源濬。老矣猶詩書,饑來只薇菣。
馬革誓裹尸,氣凜如秦藺。無力獻廟堂,使得致忠藎。
據古論孔周,及今佐堯舜。吁嗟民多瘼,慘戚天不憗。
煢煢輤車行,遙遙渚宮殯。治命能不渝,有子孝而順。
蠢蠢稱螻蟻,尊王世所知。
峻臺存主禮,環穴受臣儀。
依戰如揚武,排行似出師。
南柯雖一夢,治國得良規。
渾沌判天地,高卑未相親。三才欲通貫,中間須有人。
人最靈于物,民至愚而神。天地寄聰明,動靜必相因。
飽食無用心,蚩蚩禽獸均。逸居茍不教,焉能敘彜倫。
天地憫此類,是故立君臣。君以圣居上,發政先施仁。
臣以賢作輔,法度期持循。圣賢適際會,利澤漸無垠。
君或肆酷虐,百姓皆顰呻。君或用忠恕,四海熙如春。
臣或進諂諛,陂僻正路堙。臣或善諫諍,君子之道伸。
所以委質者,恭敬日恂恂。權幸不敢附,賄賂不足珍。
窮達自有命,烏可毀天真。挺然秉中正,于以奉咨詢。
言必稱堯舜,孟氏醇乎醇。從容引當道,納誨每諄諄。
君如語好貨,公劉道可遵。居行有積裹,王業肇于豳。
君如語好色,太王愛妃嬪。當時無怨曠,后效應騶麟。
見牛未見羊,王政此問津。今樂猶古樂,樂在同乎民。
卒令歸正道,何必批逆鱗。拳拳愛主心,曾莫懈昏晨。
謀猷入以告,歸美法君陳。善則君所有,過思已自新。
況乃有幾事,不密則失身。但能持此戒,何愧古臣隣。
漢唐德既衰,風俗愈不淳。上下懷猜貳,相視如越秦。
上固好自用,下亦非同寅。充員茍爵位,責效蔑涓塵。
朝居廊廟上,暮不齒簪紳。嗚呼君臣間,何乃如參辰。
恭惟我清朝,一德格穹旻。起喜歌聲洽,恩覃率土濱。
太史仰乾象,光芒見前星。
森然拱帝所,無乃趨過庭。
道德粹金玉,詞華渺滄溟。
愿言千萬壽,聲聞炳丹青。
春林藉雷驚,????牛羊出。
風月邇來稀,厭此瑯玕密。
繁柯謝一洗,挺挺歲寒質。
終成葛陂龍,云路騁駿逸。
看花容易詠花難,自古何人立首班。
東閣五言還水部,西湖一徑指孤山。
度墻野月黃昏后,啄雪幽禽去住間。
冷定識渠真面目,從茲桃李不須攀。
上帝昌我宋,高目視所以。
天子亶聰明,亦既受多祉。
慶澤渺夢圖,班衣有元嗣。
茲辰甫誕辰,想見龍顏喜。
水石平生性所便,栽花種柳亦天然。
春風花發游人見,秋月云收照我員。
玩意隴云情自逸,放懷天理道無偏。
坐消白日千峰下,長嘯一聲箕斗邊。
蚤歲登巍第,即潛正黑頭。
一封憂國慮,五馬便鄉州。
筆底平生學,胸中康濟謀。
勝須勤蓄積,圣主欲兼收。
學業應須見本根,語言無用苦評論。
醇醪自昔懷公瑾,藥石誰今識孟孫。
憑仗嬉游試功力,隄防色厲卻淫昏。
臨岐大愧無相贈,聊寫蕪詞示法門。
春入西湖繞岸花,十洲三島倍芳華。
夭桃來自神明胄,玉潤生從宰輔家。
男室得時諧鳳侶,孫枝有客泛星槎。
盍簪此日成高會,盛事他年梓里夸。
有美椒盤獻,三朝慶始和。
靈莖叢玉敦,醞酒滿金荷。
不向湯銘見,其如晉頌何。
欲知勤祝處,功在歷年多。
海宇熙熙壽域中,耆儒最盛甬勾東。
共開樽俎為高會,尤喜鄉閭有義風。
九老未應多白傅,四明何止一黃公。
行看聯璧安車上,盡是當筵鶴發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