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何燕泉伯子和文正公韻
望家深有典刑存,奕葉相仍子又孫。
稽古源流今得信,下方仕牒上皇恩。
父學師承更祖風,駒龍雛鳳自奇童。
宗臣未說何曾事,久在涯翁鑒識中。
望家深有典刑存,奕葉相仍子又孫。
稽古源流今得信,下方仕牒上皇恩。
父學師承更祖風,駒龍雛鳳自奇童。
宗臣未說何曾事,久在涯翁鑒識中。
遙望家族,深深感到典范和規矩依舊留存,世代相繼,如今又有了子子孫孫。考察古代學問的源流如今得以確信,在地方任職又承蒙皇上的恩澤。父親的學問傳承且繼承了祖輩的風范,家中子弟如駒如龍似鳳,自是奇特的孩童。先不說宗臣何燕泉的事跡,他早已在涯翁的賞識鑒察之中。
典刑:指典范、規矩。
奕葉:累世,代代。
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跡、學問等。
仕牒:官員的名冊,這里指任職。
駒龍雛鳳:比喻優秀的子弟。
宗臣:為世所宗仰的大臣。
涯翁:可能是一位有識人之明的前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在當時社會重視家族傳承和文化延續的背景下,詩人看到何燕泉家族人才輩出、學問傳承有序,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詩中的“涯翁”或許是當時一位有名望的人物,對何燕泉有所賞識,詩人借此表達對何燕泉家族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何燕泉家族的傳承和人才。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家族傳統、學問和子弟的描述,展現家族的興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對家族文化的重視。
此日縱自爾,此興不可闌。竹徑滑拳局,芒鞋側蹣跚。
南窺下陰洞,北望升天關。鬼穴勇爭覷,仙扃誰得{枦/睘}。
敷床憇明潔,酌酒休癡頑。幽處可僧磬,回中堪舞鬟。
樂極忽有念,相顧生愁顏。指點壁間字,其人多馬班。
書跡向昧昧,苔痕日斒斒。題名出門去,歲月如循環。
何年復此來,三士同躋攀。
小雨散炎毒,微風生早秋。
清涼人意足,厭浥草光浮。
夜枕夢新熟,曉窗梳不收。
茅欄聽好語,香稻起西疇。
今年新拜李邕州,又見君為邵郡侯。
可是朝廷憐遠俗,獨于湖廣用名流。
南軒學待真傳繹,槃澗家須舊業修。
瓜戍少賒元不惡,自因二事合歸休。
革去頹風靳選掄,翕然公論一時伸。
棘圍共試三千士,海郡聯飛二十人。
競說馬群空冀野,好看鯤化上云津。
從來自有湖平讖,由此公卿穩致身。
歸州女兒雙髻丫,手提酒瓶頭戴花。左手持杯右手瀉,灘頭勸客爭邀遮。
灘頭一船百夫挽,欲上未上頭捽沙。呼聲半竭力欲盡,粟米一釂勝流霞。
腰間五錢豈足惜,釧中十指如春芽。顏行屬目百丈縱,三老發怒雙槌撾。
頩然相顧各分散,頃刻捩柂如輕槎。
君不見世間勇怯皆如許,意根一斷前無御。多少功名蓋世人,一點依違笑千古。
抗己憂為的,咸腓懼喪躬。
自從夫子學,始見古人風。
有直終為訐,能和乃不同。
從今師下惠,一瓣敢忘公。
后進魯諸生,斯文久服膺。
有心知映雪,何意望寒冰。
粵嶠連屏秀,閩溪凈練澄。
山川八州地,人物九霄鵬。
樞坐鄰丹扆,魁星粲玉繩。
風流方演迤,云路好依乘。
賦客遺孫在,詩壇老將登。
踵門觀道德,命坐辱賓朋。
貌古文相似,身貧道不曾。
明珠一百顆,什襲永緘縢。
頭白初行郢水邊,故城千載尚依然。
豈無戍卒持鉦鼓,應有居人沸管弦。
今日桑麻成沃野,幾家茅竹散平川。
停車欲問當時事,紅日翩翩下翠煙。
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從,又見韓愈孟郊恨不如云龍。
我今與子別,正與二子同。
我在大江北,君歸五湖東。
我猶作楚客,君復為吳儂。
江湖吳楚休相憶,青云有路各努力。
君詩不可狀,似是秋蘭清。
急著無近色,靜嗅有余馨。
饑來食杞菊,不愿生鵝腥。
長安三市里,杳杳一鴻冥。
葛公未易談,佳處當自曉。輕身托人主,歲晚那得保。
哀哉楊德祖,所恨機太早。文若豈不遲,萬變要難了。
書生法當驕,正懼此身小。空桑視湯幣,不博一介草。
向來磻溪人,所愿直鉤老。孔明平生志,豈必書江表。
但從德翁游,時和司馬好。胸中管樂事,本自不足道。
所以劉葛交,終焉契魚藻。舊時耕鑿地,千歲跡未掃。
客來訪遺事,淚落日杲杲。岡頭雙白鷺,飛去何渺渺。
信口粗吟信手書,蒼黃未到隠君廬。
伻來已有詩相逼,我亦誰令子亦如。
寫出崩騰來浩蕩,看成飛舞帶紆余。
老夫頼有兒時獪,因索先償得少徐。
江西黃郎中,有聲滿天宇。於菟老巖穴,晚出彪更怒。
三十補州掾,勇往不辭苦。首尾庚申年,所事七府主。
不惟吏事知,競以文學許。飛章不停剡,禮幣爭羅取。
前年開科場,小試便更舉。四海張南軒,人訾公獨與。
平生中庸篇,口誦心復睹。官滿貰金歸,囊無一錢處。
傳家有風烈,真不愧此父。阿戎更奇俊,邂逅得佳侶。
三年下陳榻,內省愧參魯。出言每不忌,逆耳終無拒。
反茲號畏友,不獨赦狂瞽。乃知君子心,未易見涯滸。
若令到天闕,定合簉鹓羽。為邦固常法,有用必超補。
人情重離別,臨路各凄楚。遠客見歸人,驚心念鄉土。
秋風楚江岸,吾亦辦歸櫓。期公父子來,同看西湖雨。
客里逢重九,匆匆惜歲華。
籃輿上寒??,烏帽或欹斜。
物態如相向,村醪幸免賒。
山深不見菊,蕎麥正多花。
窈窈崖頭黑,沉沉水面青。
楓林嘯山鬼,竹月下湘靈。
欵乃元郎曲,離騷屈子經。
欲知當日意,須向此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