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仲憲兄弟入京
漢京茂異滿容臺
金馬門仍待詔開
幾見過都驪駟色
誰如入洛雁行才
二龍宛自平輿出
雙璧新從大趙來
代有傳經(jīng)今奏對
知君家世冠中臺
漢京茂異滿容臺
金馬門仍待詔開
幾見過都驪駟色
誰如入洛雁行才
二龍宛自平輿出
雙璧新從大趙來
代有傳經(jīng)今奏對
知君家世冠中臺
京城之中滿是優(yōu)秀卓越的人才聚集在容臺,金馬門依然為待詔的賢士敞開。曾見過多少經(jīng)過都城的華麗車馬,誰能比得上陳氏兄弟如雁行般齊整的才華?二龍仿佛從平輿之地騰躍而出,雙璧新作自趙地光彩而來。世代傳承經(jīng)學如今入朝奏對,可知您家世代的聲望冠絕朝廷中樞。
茂異:優(yōu)秀特異的人才,漢代舉賢良方正科的一種。
容臺:漢代禮官署,代指朝廷禮官聚集之處。
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處,后泛指朝廷征召賢士的場所。
驪駟(lí sì):純黑色的四匹馬,代指華麗的車馬。
雁行才:形容兄弟才俊如雁群飛行般有序,喻指兄弟并美。
二龍:比喻杰出的兄弟,典出《后漢書·許劭傳》“平輿二龍”。
平輿:古地名(今河南平輿),東漢許劭、許虔兄弟以才名著稱,世稱“平輿二龍”。
雙璧:兩塊玉璧,比喻兩個出眾的人才。
大趙:指趙地(今河北一帶),或指陳氏祖籍。
傳經(jīng):傳承經(jīng)學,漢代重視經(jīng)學傳家,此指陳氏家族世代研習經(jīng)典。
中臺:漢代三公之一的司徒別稱,代指朝廷中樞。
此詩應(yīng)為陳仲憲兄弟被征召或赴京任職時所作。漢代重視察舉征辟,文人入京多為施展才華、光宗耀祖。詩中提及“代有傳經(jīng)”,可見陳氏家族以經(jīng)學傳家,詩人借此背景贊揚其家族聲望,側(cè)面反映當時重視經(jīng)學與門第的社會風氣。
全詩以“送”為核心,通過鋪陳京城求賢的背景,對比他人與陳氏兄弟的才學,結(jié)合“二龍”“雙璧”等美譽,既突出陳氏兄弟的出眾,又彰顯其家族榮耀,是一首典型的贊譽型送別詩,體現(xiàn)了漢代士人對才學與家族聲望的重視。
一天月色清如練。晚煙空、開了蓬臺深院。檀板更金尊,妙盡歌唱選。阮籍橫眠依繡榻,況幾度、青蛾勤勸。多勸。任大纛高牙,總難如愿。不覺良夜沈沈,算詩人酒客,一場歡宴。座上是誰嘆,借問心中恨。如汝人才皆令仆,那更禁、猿啼鶴怨。休怨。得放鶴山頭,勝于南面。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稍看朱鷺轉(zhuǎn),尚識紫騮驕。寂寂泉臺恨,從茲罷玉簫。
春山夜多雨,點蘋生水涘。誰與賞幽芳,惟有巖中子。抱琴沙上立,日暮清風起。
終漏不成寐,絡(luò)緯相促急。驚聽歌驪聲,起視江水立。征車候啟明,壁幰初霜入。故人千里意,鷸毳不遑緝。想及春明時,還袂珠衫濕。別路委粉滋,柳花天外泣。君從圓月來,還向魄初去。圓缺感贈君,奚囊不肯駐。憶晤白下時,稱詩宛童孺。丱角復(fù)出門,九華遠相慕。得句知漸新,逢人豈如故?;砗扌涠虝?,三載虛情素。
豆蔻枝頭冷蝶飛。荼蘼花里老鶯啼。懶留春住聽春歸。北海芳尊誰共醉,東山游屐近應(yīng)稀。小窗寒草送春時。
情脈脈,淚汘汘。半臂春寒晚更添。燕子自來春自去,梨花飛盡不開簾?,幧?,玉釵橫。悄立燈窗倚袖紅。不敢熏衣燃麝腦?恐妨花氣入簾籠。
黃柑飛舸出江干,碧映玻璃七寶盤。中使雪中頒御賜,一時分飽玉漿寒。
少華幽棲處,青霞幾靜功。松脂傳辟谷,羽服舞回風。小有仙都觀,清虛紫極宮。五芝前道路,荒棘桂花叢。少室秘青煙,空流了道玄。玉書方外檢,鴻寶枕中篇。吐納曾留訣,神仙祗謾傳。晚晴看逝水,篝火夢三川。
畫燭搖紅里,炎荒寄此身。客生今夜感,人待隔年春。對酒情無限,題詩筆有神。一聲雞唱處,雙鬢又添新。
襪羅輕曳水波寒。紋石倚巑岏。伴我孤燈細照,憑誰一曲輕彈。金尊慢酌,清吟欲和,解語應(yīng)難。待到三更夢里,浮杯共渡江干。
懶畫娥眉倦整冠。筍苞來點鏡中鬟。承恩容易報恩難。鬒發(fā)未饒青箬笠,素鱗行簇水晶盤。流觴元自不相干。
喜從空谷寫幽蘭,潑墨淋漓秀色餐。一葉一花多逸致,清超品格現(xiàn)毫端。
古墻猶竹色,真作野人居。青云羞葉密,空翠撲肌膚。寒日外慘淡,泠泠風有馀。高齋坐林杪,興遠一蕭疏。
空空未必空,有事本無事。差失毫釐間,作用迥不似。
鳴泉瀉幽谷,谷響聲又激。上蔭百丈松,下有無數(shù)石。會脫炎天屨,坐浸兩腳赤。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