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陳唯生表弟五十 其三
文場戰后舊知名,
此日新醅介壽情。
三黨星覘奎井朗,
千秋風挹蕨薇青。
稱詩未必輸高適,
了愿終須學向平。
五十懸車前約在,
故園杖履佇偕行。
文場戰后舊知名,
此日新醅介壽情。
三黨星覘奎井朗,
千秋風挹蕨薇青。
稱詩未必輸高適,
了愿終須學向平。
五十懸車前約在,
故園杖履佇偕行。
在文壇競爭后你早已聲名遠揚,今日用新釀的美酒表達祝壽之情。三族的星象如奎井二宿般明亮,千年的風范似蕨薇般青翠高潔。你作詩未必輸給高適,了卻心愿終要學習向長。五十歲懸車致仕的前約仍在,故園里期待著與你攜手同行。
文場戰:指文壇競爭或科舉考試,此處代指陳唯生在文學領域的成就。
新醅(pēi):新釀的酒。介壽:祝壽,出自《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三黨:父黨(父族)、母黨(母族)、妻黨(妻族),泛指親屬。奎井:奎宿與井宿,二十八宿中的兩宿,此處以星象明亮喻家族興盛。
風挹(yì):風范如被牽引般令人向往。蕨薇:蕨與薇,草本植物,《詩經》中“采薇”有高潔隱者之意,此處喻陳唯生品格清峻。
高適: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以詩才著稱,此處贊陳唯生詩才可比肩。
向平:東漢向長(字子平),《后漢書》載其子女婚嫁后遍游名山大川,此處指完成人生責任后享受生活。
懸車:《禮記·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五十不散送,六十不親學,七十致政”,后以“懸車”指五十歲辭官或退隱。
杖履:手杖與鞋子,代指老人出行,此處指晚年相伴。
此詩為作者在表弟陳唯生五十歲壽辰時所作。時陳唯生已在文壇嶄露頭角(“文場戰后舊知名”),作者借壽詩回顧其才名,贊揚其高潔品格(“千秋風挹蕨薇青”),并期許其如向長般完成人生責任后,能與自己共游故園(“故園杖履佇偕行”),反映了二人深厚的表親之情與對晚年生活的向往。
全詩以祝壽為核心,既贊陳唯生文學成就(“稱詩未必輸高適”)與高潔品格(“蕨薇青”),又期許其完成責任后共賞故園(“懸車前約”“杖履偕行”),融贊譽、祝福與親情于一體,是典型的文人壽詩,語言雅俗共賞,情感真摯自然。
長記殘春入蜀時,嘉陵江上雨霏微。
垂頭驢瘦悲鈴馱,截道狐奔脫獵圍。
曉度市橋花欲語,晚投山驛石能飛。
杜鵑言語元無據,悔作東吳萬里歸。
永夜東齋里,人聲靜不嘩。
衣篝起香穗,書幾落燈花。
爐暖聽寒雨,窗明送曉鵶。
文章空自苦,白首不名家。
赤日黃塵勢已窮,凄風苦雨卻匆匆。
盛衰黙定見天造,寒暑宻移成歲功。
柯葉凋零無茂木,羽翰憔悴有覊鴻。
誰知病客悲秋意,盡在空堦點滴中。
一作劍關客,閑逰將十年。
不嫌狂駭俗,自許醉知天。
瑞草溪橋路,青衣野廟壖。
霜天獵歸處,萬里入橫鞭。
城南城北如鋪雪,原野家家種蕎麥。
霜晴收斂少在家,餅餌今冬不憂窄。
胡麻壓油油更香,油新餅美爭先嘗。
獵歸熾火燎雉兔,相呼置酒喜欲狂。
陌上行歌忘惡歲,小婦紅粧髻簪穗。
詔書寛大與天通,逐熟淮南幾誤計。
五月暑猶薄,中庭試葛衣。
蛙聲經雨壯,螢點避風稀。
塵念三生誤,歸心半世違。
殘年端有幾,可復負漁磯。
著腳紅塵已恨深,便應畢世住山林。
貴人自作宣明面,老子曾聞正始音。
議論坐狂當永棄,簿書緣病復難任。
東齋幽寂憑誰畫,開幔床橫一素琴。
豪舉當年氣吐虹,即今憔悴一衰翁。
寄懷本自俗塵外,移病何妨寒雨中。
香暖候知銀葉透,酒清看似玉船空。
故人吳蜀音塵斷,安得相攜一笑同。
徹骨貧來累始輕,孤村月上正三更。
汝因油盡眠差早,我亦尊空醉不成。
南陌金羈良自苦,北邙麟冡半無名。
書生事業期千載,得喪從來未易評。
白發蒼顏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如山儲藥難醫拙,齊斗堆金不換窮。
昨夢已拋空劫外,殘年全付醉眠中。
故人苦未知心事,一紙空煩寄斷鴻。
野行遇群兒,呼笑運甓忙。
共為小浮圖,嶙峋當道旁。
蜆殼以注燈,椀足以焚香。
須臾一哄散,無益亦何傷。
古來富貴人,峨冠登廟堂。
謀謨一悖謬,縣宇失太康。
坐令安業民,血喋而尸僵。
傳呼一朝寵,遺患日月長。
均為兒戲爾,禍機孰深藏。
我作群兒詩,特用砭世盲。
霜風卷地起,落葉擁蝸廬。
終日澹無事,一窗寛有余。
坐多知力耗,食少覺心虛。
懶惰無新句,松聲忽起予。
人生堂堂七尺身,本與圣哲均稱人。
唐虞乃可讓天下,光被萬世常如新。
哀哉末俗去古遠,斵喪太樸澆全淳。
豆羮簞食輒動色,攘竊乃至忘君親。
錙銖必先計利害,詎肯冒死求成仁。
不欺當從一念始,自古孝子為忠臣。
好詩如靈丹,不雜膻葷腸。
子誠欲得之,潔齋祓不祥。
食飲屑白玉,沐浴春蘭芳。
蛟龍起久蟄,鴻鵠參高翔。
縱橫開武庫,浩蕩發太倉。
大巧謝雕琢,至剛反摧藏。
一技均道妙,佻心詎能當。
結纓與易簀,至死猶自強。
東山七月篇,萬古真文章。
天下有精識,吾言豈荒唐。
白首逢人只累欷,今雖未是昨真非。
文章才盡欲焚稿,仕宦興闌當拂衣。
浪出自應為后戒,放言那計墮危機。
遼天華表蒼茫里,千載何人識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