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夜小兒方讀書而油盡口占此詩示之
徹骨貧來累始輕,孤村月上正三更。
汝因油盡眠差早,我亦尊空醉不成。
南陌金羈良自苦,北邙麟冡半無名。
書生事業期千載,得喪從來未易評。
徹骨貧來累始輕,孤村月上正三更。
汝因油盡眠差早,我亦尊空醉不成。
南陌金羈良自苦,北邙麟冡半無名。
書生事業期千載,得喪從來未易評。
窮到徹骨,拖累才變輕,孤村月亮升起時已到三更。你因燈油燃盡早早睡去,我也因酒壺空了無法喝醉。南陌上騎著金絡馬的人實在自討苦吃,北邙山上的麒麟墓大多已無人知曉墓主。書生的事業要歷經千載,得失從來都難以評說。
徹骨:形容程度極深。
尊:同“樽”,酒杯。
南陌:南邊的道路,常指繁華之地。金羈:金飾的馬絡頭,代指富貴之人。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洛陽東北,多古代帝王、貴族的陵墓。麟冡:有麒麟等石刻裝飾的墳墓。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陸游晚年生活貧困時期。當時他居住在鄉村,生活清苦,在一個夜晚,小兒因燈油耗盡早早睡去,他由此感慨,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對人生和書生事業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安貧樂道、看淡得失的人生態度。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用質樸語言闡述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詩歌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多樣的風格。
天馬西來入帝閑,風騣霧鬣駁文班。房星一夜光如水,卻怨龍媒萬里還。
三代以來推盛世,九州之外有斯人。君看筆底生秋色,盡在瀟瀟楚水濱。
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既得魚時莫執筌。筌執謾著鞭。閉口藏舌不作解,默默究重玄。專氣修心息妄緣。月冷照青天。
世間萬事不如山,分得心閒眼更閒。終日看云閒不去,暮云閱盡鳥飛還。
種田良不易,盡力費耕鋤。入囷方為有,在田猶是無。
海鄉何處是瀛洲,咄咄憑誰賦莫愁。衣袂可憐塵土涴,滄浪長憶釣魚舟。
估客年年下黃牛,巫山十二猿鳴愁。
夜起久成癖,晦明觀吐吞。苦寒知月味,銜恨斂霜魂。衾影曾何愧,荊凡定孰存?惡聲聞最熟,不必蹴劉琨。
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風埽石楠花。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羅衫玉帶最風流,斜插銀篦慢裹頭。閑向殿前騎御馬,揮鞭橫過小紅樓。
飛鴻易肆高,戲海書家妙。將開鴻乙堂,或免斤鴳笑。貧來四壁立,富有連城照。閑勛爭翰墨,小史等排調。真足履何關,傳神膚必肖。恒疑秘閣摹,未奉臺仙詔。徒聞買駿涓,終愧然犀嶠。相者但舉肥,官人惟貴少。以茲金石錄,欲灼膏盲竅。張羅森百目,陟巘摩群峭。紛披石室藏,險絕天門跳。古文為大出,壯心聊復耗。未換吳兒眼,先諧許侯好。臼摹邯鄲辭,鼓揭岐陽奧。來聞擊玉聲,曰似歸鴻操。按行筆陣間,隨以乖韋犒。居然一顧寵,行使三都噪。憐君冰壺清,匪敢瓊玖報。珍重遠游名,書之華陽誥。
薄寒輕雨細如絲,風滿長川棹去遲。漠漠野田將瞑色,纖纖汀草欲青時。
幽館曉山如沐,斷橋春水初生。花下班荊酒熟,松間散策詩成。
杏園三月換銀袍,燕子西飛背伯勞。賦罷長楊傳唱急,天門金榜日華高。
虛無妙道心堅守,虛自投來。氤氳成胎。靈質無中日月栽。時時自飲昆山酒,醉臥丹臺。令攝三臺。萬劫迷云一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