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 題葬花圖
花落紛紛,殘紅滿地無人管。卻教丫髻荷香鋤,閑把馀花掩。
何處東風吹斷。柳陰中、別魂難返。含情不語,背卻斜陽,翠娥愁斂。
花落紛紛,殘紅滿地無人管。卻教丫髻荷香鋤,閑把馀花掩。
何處東風吹斷。柳陰中、別魂難返。含情不語,背卻斜陽,翠娥愁斂。
花兒紛紛飄落,凋零的花瓣鋪滿地面無人料理。反讓小丫鬟扛著香鋤,從容地將剩余的落花掩埋。不知何處的東風吹斷了(離別的)聯系,柳蔭下,離別的魂魄難以歸來。含著深情默默無語,背對著夕陽,美人的愁容更顯凄楚。
丫髻:未成年丫鬟的發式,代指小丫鬟。
荷:扛、擔。
馀花:剩余的落花。
別魂:離別的思緒或魂魄,此處指因離別而難以釋懷的愁緒。
翠娥:代指美麗的女子,此處可能指畫中葬花的女子或觀畫者。
此為題畫詞,當為作者觀《葬花圖》有感而作。傳統“葬花”主題常寄寓惜春、傷逝之情,結合“別魂難返”等句,或隱含對離別之事的感慨,創作背景與觀畫時的傷春懷人情緒相關。
全詞通過描繪葬花場景,以落花喻美好事物的流逝,借“別魂難返”“翠娥愁斂”等句深化離別的哀婉,語言含蓄凄美,是題畫詞中融景、事、情于一體的佳作。
渺渺歸何處
沿流附客船
久依鄱水住
頻稅越人田
偶俗機偏少
安閑性所便
祗應君少慣
又欲寄林泉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暎千春。
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別君頗已久,離念與時積。
楚水空浮煙,江樓望歸客。
徘徊正佇想,髣髴如暫覿。
心目徒自親,風波尚相隔。
青林泊舟處,猿鳥愁孤驛。
遙見郭外山,蒼然雨中夕。
季鷹久疎曠,叔度早疇昔。
反櫂來何遲,黃花候君摘。
日照昆侖上,羽人披羽衣。乘龍駕云霧,欲往心無違。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國。
靈氣皆自然,求之不可得。何為漢武帝,精思徧群山。糜費巨萬計,宮車終不還。
蒼蒼茂陵樹,足以戒人間。
何事長沙謫,相逢楚水秋。
暮帆歸夏口,寒雨對巴丘。
帝子椒漿奠,騷人木葉愁。
惟憐萬里外,離別洞庭頭。
一百四十年,國容何赫然。
隱隱五鳳樓,峨峨橫三川。
王侯象星月,賓客如云煙。
鬬雞金宮里,蹴鞠瑤臺邊。
舉動搖白日,指揮回青天。
當涂何翕忽,失路長棄捐。
獨有揚執戟,閉關草太玄。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臺月。
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暉。
浮云隔兩曜,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實,天霜下嚴威。
沈嘆終永夕,感我涕沾衣。
越州初罷戰,江上送歸橈。
南渡無來客,西陵自落潮。
空城垂故柳,舊業廢春苗。
閭里相逢少,鶯花共寂寥。
訪舊山陰縣,扁舟到海涯。
故林嗟滿歲,春草憶佳期。
晚景千峰亂,晴江一鳥遲。
桂香留客處,楓暗泊舟時。
舊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剡溪多隱吏,君去道相思。
莫恨扁舟去,
川途我更遙。
東西潮渺渺,
離別雨蕭蕭。
流水通春谷,
青山過板橋。
天涯有來客,
遲爾訪漁樵。
天生忠與義,本以佐雍熙。
何意李司隸,而當昏亂時。
古墳襄城野,斜徑橫秋陂。
況不禁樵采,茅莎無孑遺。
高標尚可仰,精爽今何之。
一忤中常侍,銜冤誰見知。
嘗觀黨錮傳,撫卷不勝悲。
山縣遶古堞,悠悠快登望。
雨余秋天高,目盡無隱狀。
綿連滍川回,杳渺鴉路深。
彭澤興不淺,臨風動歸心。
賴茲琴堂暇,傲睨傾菊酒。
人和歲已登,從政復何有。
遠山十里碧,一道銜長云。
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
漸聞驚棲羽,坐嘆清夜月。
中歡愴有違,行子念明發。
僅能泯寵辱,未免傷別離。
江湖不可忘,風雨勞相思。
明時當盛才,短伎安所設。
何日謝百里,從君漢之澨。
桃花開東園,含笑夸白日。
偶蒙東風榮,生此艷陽質。
豈無佳人色,但恐花不實。
宛轉龍火飛,零落早相失。
詎知南山松,獨立自蕭??。
從禽非吾樂,不好云夢田。
歲暮登城望,偏令相思懸。
公卿有幾幾,車騎何翩翩。
世祿金張貴,官曹幕府賢。
順時行殺氣,飛刃爭割鮮。
十里屆賓館,徵聲匝妓筵。
高標回落日,平楚散芳煙。
何意狂歌客,從公亦在旃。
故人滄洲吏,深與世情薄。
解印二十年,委身在丘壑。
買田楚山下,妻子自耕鑿。
群動心有營,孤云本無著。
因收谿上釣,遂接林中酌。
對酒春日長,山村杏花落。
陸生鄱陽令,獨步建溪作。
早晚休此官,隨君永棲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