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幼兒在貞二首有引
四齡虛度世,七月早知書。常日依兄膝,危時挽母裾。
竻園埋白玉,蘭砌隕明珠。拭淚看天地,傷心汗血駒。
汝慧言難盡,吾衷情易哀。黃裳空兆夢,彩羽竟成灰。
曙色連鴉起,春寒逐雨來。不堪心寸折,淚盡更徘徊。
四齡虛度世,七月早知書。常日依兄膝,危時挽母裾。
竻園埋白玉,蘭砌隕明珠。拭淚看天地,傷心汗血駒。
汝慧言難盡,吾衷情易哀。黃裳空兆夢,彩羽竟成灰。
曙色連鴉起,春寒逐雨來。不堪心寸折,淚盡更徘徊。
你虛活了四歲,七個月大時就已懂得看書。平日里常依偎在兄長膝旁,危急時刻會拉住母親的衣襟。如今你像白玉般被埋在竻園,似明珠般隕落在蘭階。我擦拭著眼淚看天地,為你這如汗血駒般聰慧的孩子而傷心。你的聰慧難以用言語說盡,我的哀傷之情卻容易涌起。黃裳之夢空有預兆,你如彩羽般消逝成灰。曙光伴著烏鴉飛起,春寒隨著春雨襲來。我實在難以承受這心碎之痛,淚已流盡還在徘徊。
竻園:種植竻竹的園子,這里指埋葬幼兒的地方。
蘭砌:蘭階,對臺階的美稱。
黃裳:《易經》中的卦象,這里可能象征吉祥之兆。
汗血駒:指駿馬,比喻幼兒聰慧。
從詩題可知是悼念幼兒在貞,推測創作于幼兒夭折之后。詩人面對聰慧孩子的離世,內心悲痛萬分,在極度哀傷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悼念早夭的幼兒,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表達深沉悲痛。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親人的深情。
窮通豈在苦勞神,且作安居懶散人。
買地種花多種竹,煮茶邀客也邀鄰。
求名豈識書三上,得興無過醉一巡。
喜得滿??收芋栗,杜陵應未笑全貧。
發鬅鬙,貌棱層。
沒些火種,剛要傳燈。
破無準之有準,起南能之不能。
有不會佛法者,許伊是個師僧。
恐人無信,立此為憑。
過了重陽便作寒,貂裘心事未容安。
貧時侯伯人難識,醉里乾坤我自寬。
紅葉已飄千萬點,黃花羞對兩三般。
小窗破處須頻補,莫放西風正眼看。
西臺自是舊相知,來了為山一簣虧。
入幕雖無多日在,改官已是十年遲。
金閨接武人爭羨,玉牒能文世所奇。
此去錦鄉才兩宿,仙茅綠景正堪詩。
勛烈高忠簡,夫人衍慶源。
春風南澗藻,秋雨北堂萱。
鸞鑒傷孤影,芝庭茂兩孫。
清霜凝素仗,璀璨滿西原。
與天通處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薦瘥。
消息連朝來玉闕,川原滿眼盡銀河。
坡書已得歐公體,力士宜尊太白靴。
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慣見不嫌多。
直上昭文便乞閑,貂蟬鬢底未全斑。
靜看世事千年后,總在梅花一笑間。
松菊主賓雖自得,君王休戚暗相關。
更須正笏巖廊上,整頓皇家若泰山。
往事傷心不可論,高情還許小通門。
旋鋤荒草追風景,因種殘花刬雪痕。
敗壁古苔權作主,破窗夜雨暗消魂。
青山不管興亡事,依舊樓頭挹暮樽。
一棹三萬里,何修入窈深。
水痕涵雨意,巖影帶秋陰。
雖愧無仙骨,終能長道心。
古人殊錯計,空向海中尋。
思昔祥符日,先皇建景靈。
六飛親奠幣,萬國盡來庭。
睹物知全盛,聞聲識典刑。
孤臣腸九折,不忍視斯銘。
高興上層巔,斷崖收晚煙。
筆底兩三字,人間千百篇。
心手不相知,石上墨成池。
劫石有消日,此墨無盡時。
如何夜來雨,欲妬清明天。
皎皎日華曉,千門羅管弦。
風吹綺襦艷,深入楊柳煙。
我與君子意,歸心皆浩然。
平生不蓄買山錢,晚得佳城豈偶然。
官職叢中韜素志,風波險處謁名賢。
只將和氣占心地,尚想清尊養性天。
宗黨典刑難倒指,忍看庭玉淚濺濺。
之子善游遠,西征酹歐陽。
亹亹歲月換,作詩思故鄉。
老我絕世念,孤燈耿寒光。
坐對三古書,繹繹搴純英。
天地時一泰,吾道何時昌。
莫以一日腴,博此千載香。
茍不新厥德,正亦王春常。
只今自煮一斗酒,待子醉我琴書旁。
未識大安道,行行多路岐。
人言訛近遠,山路倍嵚巇。
自有康莊處,多因便捷移。
我今知堠子,萬里不須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