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詠種桃和諸客
曾聞留漢核,復見避秦源。霞影移仙洞,風光近帝園。
露凝香靄度,日麗錦文翻。莫道成蹊易,由來在不言。
不道移根遠,芳菲傍日華。萬年枝畔蕊,三月浪中花。
近酒時分露,臨窗乍落霞。誰知仙禁側,別有武陵家。
曾聞留漢核,復見避秦源。霞影移仙洞,風光近帝園。
露凝香靄度,日麗錦文翻。莫道成蹊易,由來在不言。
不道移根遠,芳菲傍日華。萬年枝畔蕊,三月浪中花。
近酒時分露,臨窗乍落霞。誰知仙禁側,別有武陵家。
曾聽聞有從漢朝留存下來的桃核,又見到如同躲避秦朝戰亂的桃花源。桃林的霞影仿佛從仙洞移來,那美好的風光臨近帝王的宮苑。露水凝結,帶著香靄飄拂,陽光燦爛,桃花如錦緞的花紋翻動。不要說桃李成蹊容易,這向來是因為它們默默無言。不要說移植桃樹路途遙遠,桃花的芳菲依傍著日光。在萬年枝畔綻放花蕊,像三月浪中的繁花。靠近酒時似帶著露水,臨窗時如突然飄落的云霞。誰能知道在宮廷禁苑旁,另有一處像武陵桃花源般的地方。
留漢核:傳說漢時東郡獻巨桃,核大如斗,武帝以桃核種于霜露地,久不生。這里指桃核有傳奇來歷。
避秦源:即桃花源,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指避世之地。
成蹊:出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正直,用不著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敬仰。
萬年枝:指帝王宮苑中的樹木。
仙禁:宮廷。
武陵家:指桃花源人家。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在宮廷或帝王宮苑附近看到種植的桃樹,聯想到桃的傳說和桃花源的故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的時期,宮廷注重園林景觀的營造,種桃增添了景色的美感。
這首詩以種桃為主題,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桃林的美景,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向往,在詠物詩中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黃金臺下駐春暉,
千里江山疋馬歸。
淮浦東風芳杜合,
楚江煙雨鹡鸰飛。
重來會見聲華著,
此去無令信息稀。
獨有惠連傷遠別,
天涯回首各沾衣。
結伴清游聊破悶,行行隨負奚囊。臨江小榭泛壺觴。斜陽烘酒意,流水滌詩腸。
共倚闌干閑眺望,數他上下帆檣。青山對我笑人忙。利名一寤寐,今古幾興亡。
稍覺干戈定,聊寬旦夕憂。
黍黃雞應喌,草遠犢呼牟。
匣畫乘陽展,庭書值雨收。
漳濱想公干,小楷作銀鉤。
山中春鳥夜相呼,
岸上誰家酒可沽。
風露滿船眠不得,
長歌乘月過郎湖。
天童仲冬第一句,槎槎牙牙老梅樹。
忽開花,一花兩花三四五花無數花。
清不可誇,香不可誇。
散作春容吹草木,衲僧個個頂門禿。
驀劄變怪,狂風暴雨交袞,大地雪漫漫。
老梅樹太無端,寒凍摩挲鼻孔酸。
寶髻慵簪石竹花,
溫泉分得洗鉛華。
舞衫歌扇都拋卻,
擬向君前請出家。
關門一線浮圖。
黃云半塞飛狐。
雪盡鶯花未蘚,駱駝鞍暖,春宵臥過廬奴。
方舟溯淺流,息棹臨河岸。
深雨灑輕飔,滴滴珠光亂。
薄言采菲芷,聊以恣燕婉。
盈盈衣帶水,一望肝腸斷。
霜天未解潞河冰,暫向城南一駐旌。
云漏尚驚高闕報,風埃聊對野塘清。
不將門帖通臺省,漫有詩篇記姓名。
時枉諸公遙問訊,天涯誰道近春明。
公昔求還事,年猶未縱心。
軒裳輕俗累,水月瑩禪襟。
樂任荒三徑,閒時戲一禽。
陶然踰五閏,已矣世同欽。
純皇民事重坊庸,
頻對西山駐六龍。
一代池臺忍蕪廢,
百年樹木尚蔥蘢。
出林亭敞涼宜夏,
隨鍤泉生凍過冬。
人海如君能有幾?
忍寒來看雪中松。
今歲臘未破,
明年春尚賒。
天教催朔氣,
先作塞南花。
堤上淡黃柳,水中花白鵝。詩情隨處有,此地得偏多。
水生已抹堤,草長復侵路。小蝶仍可憐,欲下卻飛去。
舊竹長新葉,枯葉下紛紛。
疏雨逗秋氣,涼風生片云。
掃同乾土聚,燒任濕煙熏。
長夏艱薪火,聊茲用力勤。
窮通否泰,古今來、時數大都比比。況復滄桑經浩劫,作達放顛而已。夢內尋春,酒中延晝,醉向床頭倚。沉思舊事,新愁偏又勾起。
鏡里。潘鬢蕭疏,沈腰瘦損,顧影無能矣。半百年華知命日,參透世情物理。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隱衡門底。寄懷引睇,蒼茫云樹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