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雜詠為顧玄言賦十八首 其四 龍谷關
箭栝通一門,
九龍出盤谷。
青牛何時來,
日暮候樵牧。
箭栝通一門,
九龍出盤谷。
青牛何時來,
日暮候樵牧。
箭栝般的山口是唯一通道,九條山脈如巨龍從盤繞的山谷中伸展而出。不知青牛何時會來,傍晚時分我等候著打柴和放牧的人歸來。
箭栝:箭的末端,這里形容山口狹窄如箭栝。
九龍:形容九條山脈蜿蜒如龍。
盤谷:指山谷盤繞曲折。
青牛:傳說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這里有期待高人出現之意。
樵牧:打柴和放牧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山居生活中,面對龍谷關獨特的自然景觀,有感而發。可能當時社會環境相對平靜或動蕩,詩人借山居生活尋求內心寧靜,借青牛典故表達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這首詩描繪了龍谷關的獨特景色,主旨是展現山居生活的感受和內心追求。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夜火榜人驚,江沙依舸平。
落花逢昨日,潮月應初生。
芳草空凝望,綠云詎有情。
含凄愁夢杳,魚柝警嚴城。
廿四橋頭日暮云,平山秋老荻紛紛。看來一樣天邊月,不信揚州有二分。
十載重來感舊游,游蹤不分又蘇州。山光還照湖光綠,一聽簫聲可白頭。
生平心事渺無涯,老去情悰豈復嘉。
便合扁舟歸故隱,卻尋小圃種幽花。
癡兒僥倖居前列,樸學流傳本故家。
第一不宜貪顯宦,更煩師友護蘭芽。
縹緲山光帶暮煙,懷人天畔望長懸。詩家景物多尋勝,子舍斑斕遞擊鮮。系帛書來丹徼外,草玄亭在碧云前。羈愁最戀餐霞侶,況復當春花正妍。
出山慚我負流年,更憶林園樂事偏。五老峰辭青嶂外,六朝跡覽白門邊。身淹薄宦思來日,書至加餐念各天。彩筆縱橫知寡和,瓊琚報莫為君傳。
叔在兵間日,書常笑我孱。
初云機會易,晚嘆事功難。
寂寞郎官省,荒涼上將壇。
遙憐會稽窆,新種短松寒。
張筵賞秋月,簫鼓沸公庭。
光泛露逾白,輪高天更青。
遮藏三讓客,牢落庶民星。
節去人隨老,杯行我但聽。
夾堤與縷堤,直趨無支蔓。
有時善因依,一曲作銅堰。
月蹙修眉長,渾睹湘妃怨。
不解參禪不學仙,把鋤種菜自年年。
休將葛嶺三生石,錯認齊州九點煙。
菰蔣縈回行藥去,筼筜刻畫有詩傳。
西林安穩齏鹽飯,吼徹鯨魚丙夜懸。
經綸早裕云雷屯,俯仰都門三十春。
抱道自珍忘利祿,存心為寶在仁親。
兵銷榆塞功勛大,民識廬山面目真。
寫照神留紅石峽,依然全發裹紗巾。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舊巢海燕歸來早,東風又吹愁住。葉滿苔枝,絲攢蠟蒂,過了幾番酥雨。玉驄何許。定嘶遍花陰,鈿車行處。人面桃門,重尋得似去年否。
晴江潮信暗涌,怕招雙艇子,曾載情去。院冷爭棋,池荒踏藕,誰識而今心緒。酒樓孫楚。奈月午相逢,曉來無據。愁似游絲,一春千萬縷。
荏苒霜華改鬢絲。自從青鏡見顰眉。杜鵑啼徹落花時。
屏上有山非小別,釵頭無鳳不常離。一泓清淚影娥池。
沙軟綠頭相并鴨,
水深紅尾自跳魚。
再上一杯亭,追陪幸遭際。
兩兩俯清瀾,指點王侯第。
上是鵝湖湖,下是桂洲桂。
赫赫當年威,落落今安逝。
富貴本無常,崇階矧為厲。
所以南山翁,白云早歸憩。
紅旗掣電鼓轟雷,
畫鹢飛鳧競渡來。
奪錦吟詩人去后,
是龍誰復出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