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馬黃
君馬黃,臣馬玄。君馬為龍,蹀躞萬里,超忽九天。臣馬批耳絡首,勉承鞭策,不敢辭以騫。
君馬黃,臣馬白。君馬為神,追躡風云,?騰八極。臣馬仰秣伏櫪,勉奉羈靮,不敢怠以息。
君馬黃,臣馬玄。君馬為龍,蹀躞萬里,超忽九天。臣馬批耳絡首,勉承鞭策,不敢辭以騫。
君馬黃,臣馬白。君馬為神,追躡風云,?騰八極。臣馬仰秣伏櫪,勉奉羈靮,不敢怠以息。
君主的馬毛色金黃,臣子的馬毛色玄黑。君主的馬如同神龍,漫步萬里之遙,迅疾直上九天。臣子的馬被修剪耳朵、套上絡頭,勉強承受鞭策,不敢因行動遲緩而推辭。君主的馬毛色金黃,臣子的馬毛色雪白。君主的馬如同神駒,追逐風云,騰躍八極。臣子的馬低頭吃料、伏于馬槽,小心奉養馬具,不敢因懈怠而休息。
玄:黑色。
蹀躞(dié xiè):小步慢走,此處形容馬從容行進。
超忽:迅疾、輕捷。
批耳:修剪馬耳(古代馬飾,象征馴服)。
絡首:馬籠頭。
騫(qiān):行動遲緩。
追躡:追逐、跟隨。
八極:指極遠的地方,代指天下。
仰秣:低頭吃飼料。
伏櫪:趴臥在馬槽邊。
羈靮(jī dí):馬籠頭和韁繩,代指馬具。
《君馬黃》為漢樂府舊題,屬《鼓吹曲辭》。漢代樂府詩多反映社會生活與等級秩序,此詩或為文人擬樂府之作,借馬喻君臣關系,映射漢代嚴格的等級制度及臣子對君主的依附。
全詩通過“君馬”與“臣馬”的鮮明對比,揭示等級制度下的從屬關系。結構上兩段重復“君馬黃”,強化主題;語言質樸,意象典型,是樂府詩中以物喻人的代表之作。
瞻越山兮鏡之東,郁得木兮叢。 倚青霞兮窆石,枕碧流兮寶宮。 端黻冕兮穆穆,列俎豆兮雍雍。 梅為梁兮挾風雨,倏而來兮忽而去。 芝產殿兮間見,橘垂庭兮猶古。 壁騰輝兮桂薦瑞,書金簡兮緘石蕢朝萬玉兮可想, 探靈文兮何秘。嗟洚水兮潢流, 民昏墊兮隱隱憂。運大智兮無事, 錫洪范兮攸疇。身勞兮五岳, 跡書兮九州。亶王心兮不矜, 迄四海兮歌謳。猗圣宋兮中興, 駐翠蹕兮稽城。獨懷勤兮曠代, 粲奎文兮日星。揚舲兮拊鼓, 吳歈兮鄭舞。奠桂酒兮蘭肴, 庶幾仿佛兮菲食卑宮之遺矩。
世間離恨何時了。不為英雄少。楚歌聲起霸圖休。玉帳佳人血淚、滿東流。葛荒葵老蕪城暮。玉貌知何處。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當時魂魄、未消磨。
憐宋玉、許王昌。東西鄰短墻。
零落不因春雨,吹噓何假東風。紗窗一點自然紅。費盡工夫怎種。 有艷難尋膩粉,無香不惹游蜂。更闌人靜畫堂中。相伴玉人春夢。
柳絮年年三月暮,斷送鶯花,十里湖邊路。萬轉千回無落處,隨儂只恁低低去。 滿眼頹垣欹病樹,縱有余英,不直風姨妒。煙里黃沙遮不住,河流日夜東南注。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物物般般認認。常常戰戰兢兢。心心念念恐沉沉。得得來來損損。日日清清凈凈。時時湛湛澄澄。惺惺灑灑這靈靈。燦燦輝輝永永。
昔年名利,役碎頑心。氣財酒色深沈。方寸之間,荊棘仿佛成林。因遇風仙省悟,覺從前、罪業彌深。便改正,便改正改正。改正改正。游歷天心地肺,結云朋霞友,月伴風鄰。自在逍遙快樂,絕盡搜尋。假使貧人退道,得榮華、富貴人欽。我不肯,我不肯不肯,不肯不肯。
孤眠獨處,不迷外境。常常留心內認。悟徹男清女濁,男動女靜。即非世間男女,是無中、些兒結正。誰信道,卻元來便是,自家性命。捉住這般妙趣,便澄心遣欲,絕乎視聽。杳杳冥冥恍恍,忽忽相應。其中有精有物,覺男兒、自然懷孕。常清靜,產胎仙,出現有準。
你是何人。我是何人。與伊家、元本無親。都緣媒妁,遂結婚姻。便落癡崖,貪財產,只愁貧。你也迷塵。我也迷塵。管官緣、火里燒身。牽伊情意,役我心神。幸遇風仙,分頭去,各修真。
思往事,白盡少年頭。曾帥三軍平蜀難,沿邊四郡一齊收。逆黨反封侯。 元宵夜,燈火鬧啾啾。廳上一員閑總管,門前幾個紙燈球。簫鼓勝皇州。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一庭芳草閑春書,疏疏弄簾花影。鼓子風喧,苔痕雨潤,還聽蛙聲鳴井。沉吟坐暝。正綺席杯空,蕙爐煙冷。老去無情,好春不減舊芳景。天涯誰念倦旅,閉門風雨意,獨自禁領。南浦歌長,西堂夢遠,往事不堪追省。滄浪望迥。記那日歸舟,此懷猶騁。莫倚危樓,亂紅愁萬頃。
故人胸次藏三略。鷗鷺小溪邊,重尋約。千門兵火蕭條,回首華亭有歸鶴。城郭是耶非,傷前昨。相逢謾說新詩,多君郢削。隨分一枝安,甘依泊。書囊再睹雄文,帷幄忠言似良藥。攜手問何時,承平樂。
詞客來游修禊辰,澄江十里綠楊津。 喜尋勝景迎佳節,愁對青山送遠人。 水上傳觴浮露氣,林間著屐藉花塵。 吳臺越嶠同芳草,無那明朝兩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