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熱
火龍赩赫蟠晴穹,煎{火芻}萬類薰爞爞。
我時憚暑不敢出,終日枯坐如癡聾。
解衣盤礴成裸國,束發髻紒猶兒童。
屋中灼爍尚有然,何況隴畔耕田農。
昔我絕塞居蠮螉,號寒所苦惟隆冬。
盛夏無事竹簟展,卓午尚可縐絺蒙。
頗笑南北殊氣候,赤帝怕度關山重。
今來此地作熱客,逭暑無術增煩衷。
因思世事有反覆,盈虛消長情難同。
昔如文物聚上國,被服儒雅多雍容。
今如擾攘值摽季,戈戟馳突相撞沖。
秦法煩苛漢寬大,如環無端相始終。
物理乘除類如此,胸中冰炭終無庸。
火龍赩赫蟠晴穹,煎{火芻}萬類薰爞爞。
我時憚暑不敢出,終日枯坐如癡聾。
解衣盤礴成裸國,束發髻紒猶兒童。
屋中灼爍尚有然,何況隴畔耕田農。
昔我絕塞居蠮螉,號寒所苦惟隆冬。
盛夏無事竹簟展,卓午尚可縐絺蒙。
頗笑南北殊氣候,赤帝怕度關山重。
今來此地作熱客,逭暑無術增煩衷。
因思世事有反覆,盈虛消長情難同。
昔如文物聚上國,被服儒雅多雍容。
今如擾攘值摽季,戈戟馳突相撞沖。
秦法煩苛漢寬大,如環無端相始終。
物理乘除類如此,胸中冰炭終無庸。
赤日如火龍般赫奕盤旋在晴空,像用文火煎熬萬物般熏烤得天地熾熱。我因畏懼暑熱不敢出門,整天枯坐如癡似聾。解開衣裳隨意而坐如同裸國之人,束起發髻還像孩童模樣。屋內尚且如此灼熱,何況田埂邊耕作的農夫。從前我在邊塞居住時,苦于嚴寒唯有隆冬時節。盛夏無事鋪展竹席,正午還能披著細葛布。曾笑南北氣候差異大,或許赤帝怕越過關山。如今在此地成為苦熱之客,無術避暑更添煩惱。由此想到世事反復,盈虛消長人情難同。從前文物聚集京都,服飾儒雅多有雍容。如今正值亂世紛擾,戈戟沖突相互碰撞。秦法苛嚴漢政寬大,如環無端循環始終。事物消長皆如此,胸中矛盾終無用。
火龍:指烈日,以龍喻火,形容熾熱。
赩赫(xì hè):赤紅色,光彩鮮明貌。
爞爞(chóng):熱氣蒸騰貌。
憚暑:害怕暑熱。
盤礴:箕坐,不拘禮儀的坐姿。
裸國:指赤身裸體的狀態。
髻紒(jì jì):發髻。
灼爍:炎熱。
隴畔:田埂邊。
蠮螉(yē wēng):代指邊塞或小土丘。
竹?。╠iàn):竹席。
縐絺(zhòu chī):細葛布。
赤帝:神話中火神,此處代指炎熱。
逭(huàn):逃避。
摽季(biào jì):末季,指亂世。
乘除:消長變化。
冰炭:比喻矛盾情緒。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由邊塞轉居內地的夏季。詩人曾在塞北經歷嚴寒,今處炎熱之地,難耐酷暑時回憶南北氣候差異,進而聯想到社會變遷(如“昔如文物聚上國”與“今如擾攘值摽季”),借苦熱之景抒世事無常之嘆。
全詩以“苦熱”為引,由自然之熱延伸至社會之“熱”(動蕩),通過對比南北氣候、昔今世事,揭示“盈虛消長”的規律,表達對時勢變遷的感慨,兼具生活體驗與哲理思考。
老驥挺高骨,彌耳塵中馳。鄰女嫁不售,泣向流黃機。與子落窮山,坐無適時姿。濠梁莞一笑,游鱗噞風漪。
江左地。興亡舊恨誰記。腥風不攪洛山云,怒濤怎起。淚眶歷落泫新亭,碑趺猶臥江際。古今事,天莫倚。廢興元有時系。女墻月色自荒荒,盡平寸壘。舞臺歌榭草痕深,青溪彌望煙水。馬蹄雜遝錦繡市。認烏衣六朝,東巷西里。景物已非人世。但長干鐵塔,巋然相對。檐鈴嘈囋薰風里。
七縣咽喉控馬場,華容疆里復新鄉。溪山處處開清淑,膏澤都如二水長。
山崖凍欲裂,啼鳥正幽絕。筆花寒不飛,中含太古雪。
介壽堂開萬象春,翁森花草亦精神。六朝門第烏衣舊,一代儒宗馬帳新。杖國彌堅擔道力,扶輪不倦著書身。商山聘詔香山畫,德望何關志屈伸。槐陰郁郁樹恒春,世澤長懷左契神。三祝愿賡唐代盛,九如合奏雅歌新。堂躋北海尊前客,杖拄東坡畫里身。小草依庭分化雨,□誠敢竭意同伸。
應目未嘗離左右,扣宗差別風馬牛。遲速不停俱滯學,個里還須自肯休。
葛仙隱方厓,陶公棲曲林。邦圻聚靈藪,往哲寄幽尋。季父慕嘉遁,卜筑東山岑。丹榆夾門徑,平疇間清潯。勞形理耕織,曠望悅高深。親交集近局,濁酒時共斟。豈必絲與竹,俯聆清澗音。機心一以息,宴坐但沖襟。醇和會玄理,愷悌契神心。渥顏永無改,萬壽樂且湛。愛子解組歸,娛彩蘭堂陰。列鼎力豈逮,苦節播休音。簞瓢進菽水,俯仰展歡忱。內盛匪外備,物理徵在今。
禪室由來靜,幽偏更此亭。天齋閑數日,夜坐或觀星。對越惟精白,功名要汗青。昔年陪鎖闥,從未此居停。
洗出水都新。魚地蟾天只一云。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來覓英皇話夜分。騷唱更微聞。萬古靈均欲返魂?;诎妖垖m青玉笛,收存。吹得瀟湘月滿身。
一麾聊復散馀波,才比淮陰益辦多。千里宣威憺夏日,三年種德斂秋禾。如綸忽聽頒新渥,勿藥還欣已舊疴。卻恐九重思治行,蒲輪它日竟如何。
強興追群入市游,登橋更渡木蘭舟。紅塵紛逐多新貴,白首相憐只故侯。違爾魚書懷北寄,惱人江水慣東流。情牽一片韓山月,魂夢長飛繞鳳洲。
憶昔從游杖履中,有山亭上醉春風。主人已作騎鯨客,誰識當年兩病翁。
四檐偃蓋碧重重,插架牙簽落影中。萬谷驚濤滄海近,半窗涼月雪山通。潤沾瑤席霏霏雨,響徹朱弦細細風。好結歲寒搜秘檢,莫教飛夢逐塵蹤。
夜半溪聲到枕邊,數行哀雁落青天。依稀酒醒殘楊岸,冷月秋風系小船。斜枕殘書秋水邊,數椽如欲傍青天。黎明驚喚斜塘去,隔浦漁家盡放船。
才卸征鞍小息肩,匆匆又著祖生鞭。羊腸經慣奚辭險,馬足雖疲尚肯前。渺渺燕云州十六,迢迢江漢路三千。雄心猶作聞雞舞,莫向天涯更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