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濟北弟侄
久客思吾子,
生涯滯故鄉。
獨攜高士傳,
翻憶紫香囊。
合榻言猶在,
同堂樂未央。
翩翩春草夢,
隨意繞池塘。
久客思吾子,
生涯滯故鄉。
獨攜高士傳,
翻憶紫香囊。
合榻言猶在,
同堂樂未央。
翩翩春草夢,
隨意繞池塘。
長期客居在外,我深深思念著你們;你們的生活仍留在故鄉。我獨自攜帶《高士傳》,卻反而回憶起你們曾佩戴的紫香囊。同榻交談的話語仿佛還在耳邊,一起在堂中的歡樂似乎還未結束。那輕盈的春草之夢,隨意地環繞著故鄉的池塘。
久客:長期客居在外。
吾子:對弟侄的親切稱呼。
生涯:指生活、生計。
高士傳:記錄高隱之士的典籍,此處或指詩人隨身攜帶的書籍,暗含對高潔品格的向往。
紫香囊:可能是弟侄幼時佩戴的香物,象征親昵的回憶。
合榻:同床而坐,形容相處親近。
未央:未盡,未止。
春草夢: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典故,指思念中虛幻而美好的夢境。
此詩或為詩人客居他鄉時所作。因長期漂泊在外,而弟侄留居故鄉(濟北),詩人借回憶與弟侄相處的點滴,抒發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創作時或正值春日,觸景生情,更添愁思。
全詩以“思”為核心,通過今昔對比、虛實結合,細膩描繪了客居者對故鄉弟侄的思念。既展現親情的珍貴,亦暗含漂泊無依的孤寂,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懷親佳作。
煙江帆影壓檐低,獨上高樓望欲迷。
一郡山川晴樹外,二分弦索短墻西。
晴天蕩蕩麒麟斗,秋館沈沈蟋蟀啼。
高詠胡床非昔日,不堪重唱《白銅鞮》。
筆力真奇偉,磨崖幾百年。
勿嫌人貴耳,此學世無傳。
落木風高白雁飛,登山臨水送將歸。一時景物黃花帽,十載情懷綠酒杯。
庾嶺無塵侵我扇,謝安有月近人衣。梅關明日頻回首,醉墨留香在翠微。
一回相見一清吟,短發繁霜歲月侵。浪跡誰憐南又北,曠懷自信古猶今。
越王臺北秋風早,張相祠前暮雨深。莫問玄都癡道士,紅塵回首欲投簪。
默默從人事,悠悠感歲年。
孤蓬還自振,夕鳥羨歸便。
古驛深鐙出,疏林落照圓。
辭家才百里,一笑別情牽。
北山自負任翻句,多少詩人閣筆休。戎挾兩峰懷袖去,并它句子一時收。
天將秋露沐云鬟,故遣松巔鶴勢盤。詩客惟看半江月,不知一半在闌干。
獨自倚空闌。情緒闌珊。流光如矢去無還。多少思親離別淚,暗里偷彈。
七載失承歡。云路漫漫。聊憑雁足寄修翰。安得乘風生彩翼,飛到長安。
長安有客思山桂,掛席秋風潞河汭。
邊城一雁正高飛,爽氣澄霞雨新霽。
憶昨承恩衣繡衣,太倉充溢鼠雀稀。
六軍白粲滿區釜,君王玉饌有光輝。
左省高資重廷闕,特簡清秩班卿月。
入告我后盡嘉謀,退食委蛇無請謁。
江上云山夢里來,知君肝膽幾徘徊。
金樽滿酌不辭醉,茫然清興使人哀。
君不見八公仙去空山色,濡須之水流不息。
功成方可拂衣去,莫到淮南忘薊北。
風里落花飛片片。幾日芳春,一霎時光換。漫向離筵悲聚散。悠悠去路知何限。
憑仗鮫綃遮粉面。淚眼難睛,不似金杯淺。淡日窺人時一見。四天漠漠陰云遍。
一曲高歌聲欲裂。血色羅裙,舞袖雙翻折。唱到陽關聲漸歇。兩眉細蹙腸千結。
山下行人山上月。班馬蕭蕭,山水流幽咽。燕子梁間相對說。人生常是悲生別。
明月寒光疑向曙。獨坐深閨,檢點新情緒。香燼爐煙馀淡霧。輕盈還恐隨風去。
日日愁思兼愁縷。一自分攜,忘卻來時路。陌上花開鶯亂語。人間可有相逢處。
長夜迢迢涼露墜。砌下蛩吟。驚斷中宵寐。樓外蕭蕭風乍起。月明倒瀉銀河水。
北斗漸低臨象緯。綺戶來扉,開了還重閉。一片秋聲來大地。高梧黃葉新凋悴。
眼尾眉梢心共許。銷得芳時,盡逐東流去。愛惜青春徒謾語。可憐早被青春誤。
垂柳一絲還一縷。每到春來,遮斷門前路。莫問新來腸斷處。舊時腸斷君知否。
一曲高歌春日宴。花底尊前,只當尋常見。柳葉如眉花似面。今春真個天涯遠。
裁得美箋抒別怨。懶賦新詞,不是心情懶。翻酒黦痕雙袖滿。音書未斷腸先斷。
盼得君來君又去。一片鵑聲,響徹千山暮。依舊青青芳草路。綠陰滿眼花辭樹。
兩地無憀頻寄語。今歲分攜,明歲歸來否。不用熏風吹舞絮。斜陽已到銷魂處。
樓外落花深尺許。室里飛花,片片那堪數。行到前回相見處。春歸便是愁來路。
春未暮時情已暮。耐得相思,好向人間住。胡蝶自飛鶯封語。梁間燕子雙雙去。
予交曾孫,廿載以往。
嘉汝世儒,欽此遺像。
為作此詩,以告來襁。
巳矣尚何說,因予累汝身。
相從窮海外,竟作不歸人。
半世惟孤露,浮生亦幻塵。
白頭雙淚盡,忍復值殘春。
渾河東岸孤峰起。崔巍絕頂浮圖峙。
陡辟四天門。天空只樹園。
登高同策馬。陟彼尋蘭若。
競渡俯長橋。霜華曉未消。
如說而行炳日星,
回瀾一柱屹亭亭。
湖邊安得磨崖石,
只刻尊僧篇作銘。
花底無心鳥,
春來百種鳴。
朝朝老屋外,
如和曉吟聲。
抵死漫生要見,偷方覓便求歡。十分贏得帶圍寬。刬地如今難戀。
枕畔水沈煙盡,床頭銀蠟燒殘。鴛衾不覺夜深寒。記取有人腸斷。
西山爽氣不誰何,
政恐愁容積漸多。
動地邊聲入河隴,
未妨車馬斷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