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十六夜聽雨,次圭齋妹春月之韻
夕陽西下。月向檐前掛。香靄空濛花夢惹。此景宜詩宜畫。
清寒一縷穿寮。夜深沉水添燒。樺燭清尊昨夜,昏燈冷雨今宵。
夕陽西下。月向檐前掛。香靄空濛花夢惹。此景宜詩宜畫。
清寒一縷穿寮。夜深沉水添燒。樺燭清尊昨夜,昏燈冷雨今宵。
夕陽向西落下,月亮掛在屋檐前。香霧朦朧,惹動了花的夢境,這樣的景色適合入詩入畫。一縷清寒穿過小屋,夜色深濃,添燒熱水。昨夜有樺木燭和清酒相伴,今夜卻只有昏黃的燈與清冷的雨。
香靄:香氣與云氣交融的朦朧霧氣。
空濛:形容迷茫、模糊的樣子。
寮(liáo):小屋,此處指居住的房間。
深:此處指夜色深沉。
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代指酒。
樺燭:用樺木制成的蠟燭,燃燒時明亮。
此詞為作者依圭齋妹《春月》詞韻所作的和詞,創(chuàng)作于春日十六夜。彼時作者夜坐聽雨,由檐前月、朦朧花景等眼前之景觸發(fā)聯(lián)想,對比昨夜歡聚與今宵孤寂,即興填詞以抒懷。
全詞以“聽雨”為線索,上片描繪暮色中的詩意畫面,下片轉向雨夜的清冷情境,通過今昔對比,展現(xiàn)生活場景的細微變化,語言平淡卻情感真摯,是一首含蓄傳情的小令佳作。
聲華滿京洛,藻翰發(fā)陽春。未遂鹓鴻舉,尚為江海賓。
吳中高宴罷,西上一游秦。已想函關道,游子冒風塵。
籠禽羨歸翼,遠守懷交親。況復歲云暮,凜凜冰霜辰。
旭霽開郡閣,寵餞集文人。洞庭摘朱實,松江獻白鱗。
丈夫豈恨別,一酌且歡忻。
江上宣城郡,孤舟遠到時。
云林謝家宅,山水敬亭祠。
綱紀多閑日,觀游得賦詩。
都門且盡醉,此別數(shù)年期。
世承清白遺,躬服古人言。
從官俱守道,歸來共閉門。
驅車何處去,暮雪滿平原。
建中即藩守,天寶為侍臣。
歷觀兩都士,多閱諸侯人。
鄒生乃后來,英俊亦罕倫。
為文頗瑰麗,稟度自貞醇。
甲科推令名,延閣播芳塵。
再命趨王畿,請告奉慈親。
一鐘信榮祿,可以展歡欣。
昆弟俱時秀,長衢當自伸。
聊從郡閣暇,美此時景新。
方將極娛宴,已復及離晨。
省署慚再入,江海綿十春。
今日閶門路,握手子歸秦。
三為百里宰,已過十余年。
只嘆官如舊,旋聞邑屢遷。
魚鹽濱海利,姜蔗傍湖田。
到此安氓俗,琴堂又晏然。
忘茲適越意,愛我郡齋幽。
野情豈好謁,詩興一相留。
遠水帶寒樹,閶門望去舟。
方伯憐文士,無為成滯游。
歲交冰未泮,地卑海氣昏。
子有京師游,始發(fā)吳閶門。
新黃含遠林,微綠生陳根。
詩人感時節(jié),行道當憂煩。
古來濩落者,俱不事田園。
文如金石韻,豈乏知音言。
方辭郡齋榻,為酌離亭樽。
無為倦羈旅,一去高飛翻。
明經(jīng)有清秩,當在石渠中。
獨往宣城郡,高齋謁謝公。
寒原正蕪漫,夕鳥自西東。
秋日不堪別,凄凄多朔風。
獨樹沙邊人跡稀,
欲行愁遠暮鐘時。
野泉幾處侵應盡,
不遇山僧知問誰。
乖闕意方弭,安知忽來翔。
累日重歡宴,一旦復離傷。
置酒慰茲夕,秉燭坐華堂。
契闊未及展,晨星出東方。
征人慘已辭,車馬儼成裝。
我懷自無歡,原野滿春光。
群水含時澤,野雉鳴朝陽。
平生有壯志,不覺淚沾裳。
況自守空宇,日夕但彷徨。
長棲白云表,暫訪高齋宿。
還辭郡邑喧,歸泛松江淥。
結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躅。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
終當署里門,一表高陽族。
游子欲言去,浮云那得知。
偏能見行色,自是獨傷離。
晚帶城遙暗,秋生峰尚奇。
還因朔吹斷,匹馬與相隨。
專城未四十,暫謫豈蹉跎。
風雨吳門夜,惻愴別情多。
別酌春林啼鳥稀,
雙旌背日晚風吹。
卻憶回來花已盡,
東郊立馬望城池。
簡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逍遙精舍居,飲酒自為足。
累日曾一櫛,對書常懶讀。社臘會高年,山川恣游矚。
明世方選士,中朝懸美祿。除書忽到門,冠帶便拘束。
愧忝郎署跡,謬蒙君子錄。俯仰垂華纓,飄飖翔輕轂。
行將親愛別,戀此西澗曲。遠峰明夕川,夏雨生眾綠。
迅風飄野路,回首不遑宿。明晨下煙閣,白云在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