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江寧韻送張天覺同年三首 其二
酒可平孤悶,無辭滿滿斟。
劍橫斗牛氣,松抱雪霜心。
澤國波濤壯,春天霧雨深。
清哀記風采,白筆舊曾簪。
酒可平孤悶,無辭滿滿斟。
劍橫斗牛氣,松抱雪霜心。
澤國波濤壯,春天霧雨深。
清哀記風采,白筆舊曾簪。
酒可以平復孤獨的愁悶,不要推辭,滿滿斟上。劍橫放時蘊含著斗牛星般的劍氣,松樹懷抱的是雪霜中的堅韌之心。水鄉的波濤壯闊,春日的霧雨迷蒙深沉。清越的哀傷中銘記你的風采,你曾佩戴過白筆(御史之冠)。
斗牛:星宿名,斗宿和牛宿,此處用“劍橫斗牛氣”典出“劍氣沖斗?!保稳莺肋~之氣。
澤國:多水的地方,指水鄉。
白筆:古代御史冠上插白筆以示彈劾不避權貴,此處代指御史官職。
簪:插戴,此處指擔任御史之職。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考中的人互稱同年。
此詩為和韻送別之作。張天覺(張商英)與作者為科舉同年,劉江寧或為江寧地方官員。詩當作于張天覺赴任或離京時,作者與劉江寧以詩唱和,表達對友人的送別之情。
全詩以送別為主題,通過剛健與深沉的意象組合,既贊友人豪邁堅韌之姿(劍、松),又寫別時迷蒙之景(霧雨),情感含蓄而真摯,展現宋代送別詩“以景結情”的典型特色。
春到人家齊上冢,紙錢蒿里白皚皚。
獺魚豺獸難磨滅,豈是師門學得來。
一夜五宮星茫然,投壺笑電揮赤鞭。
何物變為淮上雪,馀花散入江南天。
東家乞火溫稚子,西鄰賒酒娛高年。
樵翁頭上笠戴月,漁父手中帆卷箋。
庾子貞家但尋菜,鮑通直輩彌矜鮮。
卞郎方弄瓠杯杓,浙帥已亡羊髀肩。
當門正好張敝席,隔籬可笑窺華旃。
最是珊珊上樓佩,恰如冉冉升空仙。
牽牛童兒飲河漢,扶犁老子耕云煙。
漫翁何處拾瑤草,自有梅花大庾田。
攜手同登四照樓,湖山面面坐中收。
濟流起伏來千里,岱岳崢嶸壓二州。
過眼煙云憑去住,到庭風月任勾留。
從知學士多豪興,把盞敲詩醉不休。
濁酒三杯,余與徐生,為餞君行。正南墻春暖,梅花頓綻,北池雨過,柳帶剛青。如此風光,真堪聚首,何事輕裝又遠征。登高望,悵薊門千里,無限離情。
知君未免沾膺。恰今夕、狂歌興倍增。任酒酣已往,偏能說劍,更闌而后,且復譚兵。倒馬關前,王陵城下,此去經過百感生。兵爭后,恐陰燐未滅,戰血猶腥。
曲曲闌干淺淺池。風定簾鉤不上絲。玉人春睡損羅衣。云護密,月來遲。誰見風流絕代姿。
草綠裙腰山染黛。閒恨閒愁儂不解。莫愁艇子渡江時,九鸞釵,雙鳳帶。杯酒勸郎情似海。
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不與死生變,豈為憂患渝。
西伯囚演易,馬遷罪成書。性剛趣和樂,淺淺非丈夫。
世事如浮云,飄忽不相待。欻然化蒼狗,俄頃成章蓋。
達觀聽兩行,昧者乃多態。舍旃勿重陳,百年等銷壞。
秋風懷古舊城邊,一望川原思渺然。
綠野堂煙空宿燕,天津橋廢不聞鵑。
尚書故里寒云外,喬木人家夕照前。
滄海獨馀東逝水,蔥蘢佳氣自年年。
謹守三緘晚嘿,
僅含兩齒早衰。
先賢食粥乞米,
呆漢炊沙作糜。
南山南畔昔從戎,賓主相期意氣中。
渴驥奔時書滿壁,餓鴟鳴處箭凌風。
千艘粟漕魚關北,一點烽傳駱谷東。
惆悵壯游成昨夢,戴公亭下伴漁翁。
瀛臺禊事舊無詩,
安頓傷心到此時。
僵柳已薪春水涸,
西山不刬淚空垂。
孤楫清江渚,離筵落照邊。一樽同笑詠,明日隔山川。
契誼看如此,愁懷益渺然。無由慰瞻溯,時望寄詩篇。
把盞春風動,唫詩白雪香。歸心迷故國,別意滿河梁。
后會渾難卜,驪歌不厭長。心知無近遠,底事重徬徨。
穹巖如屋聳翚飛,
竹樹參差一徑微。
凌絕空虛真出世,
徘徊朝夕竟忘歸。
櫻花永巷垂楊岸。桃葉傳情竹枝怨。
滿庭芳草易黃昏,一去那知行近遠。
寶匣塵昏蟬鬢亂。斜插玉釵燈影畔。
錦囊封了又重開,千里夢隨殘月斷。
水精盤躍錦鱗魚,閟宇淵沉海岸居。
秀世竹鳴金鸑鷟,觀空波涌玉蟾蜍。
輕明纓絡垂身后,重疊芙蓉襯足初。
曾向夢中潛祐我,爍人儀表降蓬廬。
瑤池仙子早驂鸞,剩有詩篇下界看。一樣春暉慈蔭好,拂云新拓碧瑯玕。
不負龍山此日過,同岑容聽廣寒歌。分明慧業三生在,一瓣心香印大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