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父相率作吳丞相挽詞 其一
久倦調羹手,新尋辟谷方。
謂還周袞繡,重補舜衣裳。
忽報中臺拆,同嗟一鑒亡。
森然棟梁氣,今此掩黃腸。
久倦調羹手,新尋辟谷方。
謂還周袞繡,重補舜衣裳。
忽報中臺拆,同嗟一鑒亡。
森然棟梁氣,今此掩黃腸。
長久厭倦了為相治國的事務,剛剛去探尋辟谷修仙之法。本以為能像周公一樣穿著禮服歸來,重新輔助君主治理國家。忽然傳來宰相去世的消息,大家一同悲嘆一位賢明的鑒察者離世。他有著如棟梁般剛正威嚴的氣質,如今卻被安葬于棺木之中。
調羹手:比喻治理國家的宰相之才,“調羹”有調和鼎鼐之意,指宰相輔佐帝王治理天下。
辟谷方:不食五谷以求長生的方法,這里表示遠離塵世事務。
周袞繡:周公穿著的禮服,借指像周公一樣的賢相。
舜衣裳:舜所穿的衣服,象征國家的典章制度,這里指輔助君主治理國家。
中臺拆:中臺是星名,古人認為中臺星拆預示著宰相去世。
一鑒:一面鏡子,比喻能明察是非的人。
黃腸:指黃腸題湊,是一種高級的葬具。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吳丞相去世后,作者與常父等人一起創作挽詞來悼念他。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政治環境中,吳丞相在朝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他的離世引起眾人的悲嘆。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吳丞相,突出其才能和功績。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相的敬重和惋惜之情。
山居寂寞絕逢迎,且與桑麻結舊盟。
老我風霜留本色,笑他梅菊誤虛名。
一團和氣憐寒士,兩字炎涼慨世情。
力自輕微心自熱,愿教衣被慰蒼生。
與君來往半歲馀,三日不見已為疏。
入門褫帶不相揖,下馬且復休仆夫。
形骸禮數不足問,但論肝鬲之何如。
昨朝萬事俱撥置,與子齋中同負爐。
去時苦寒冒風雪,歸路清輝踏霜月。
但取樽前笑語歡,豈知門外陰晴別。
東風散雪亂如麻,
擲瓦敲窗細撒沙。
只恐市中薪米貴,
不愁江上落梅花。
才從下里盼中陽,忽踏晶亭看海棠。百子峰頭飛鳳鶴,九星河里浴鴛鴦。
十天露灑人千劫,萬殿香飄玉一床。握手紫儀傾珀水,紅云裊裊沸笙簧。
月滿中霄永不斜,洪□萬億總黃麻。傳珰何日飛神女,煉石今朝挹圣媧。
厘蕊青蒸三籟雨,彤花縫散九明霞。武陵莫羨春如錦,例到真官玉海賒。
平摶羊角看逍遙,袖拂虹岡萬里橋。地涌祥云紅鶴舞,天開瑞雨白龍朝。
三吞香溢琪山缽,九奏風生玉陛韶。一種銀家堆紫霧,笑稱秦女和蕭簫。
戰壘何年柱斧殲,青楓江上老耕鈐。
我來閒訪前朝寺,香火重開話建炎。
為怕春歸特地來,攬衣隨意坐莓苔。
東風似與花先約,貪看猩紅映日開。
江南好,女伴斗芳叢。
緩束湘裙春水軟,薄梳蟬鬢綠云松。
低壓亞枝紅。
羌管戎歌亦斗新,
長官家勢洛陽人。
相逢且覓山花好,
莫話銅駝金谷春。
勿訝春歸速,還因冷覺遲。
煙寒榆莢落,雨逐柳黃移。
惜景勤經學,怡情喜恊時。
惠風雖曰盡,長養已相隨。
一官勞我事風塵,
太息儒冠誤此身。
鴻爪天涯隨處印,
十年重與證良因。
世變忽如此,天心那可知。蛟螭江欲裂,戎地馬堪支。當日銷金甲,斯人遂赤眉。群奴把蘆管,應向闔閭吹。
獨吟心欲折,南望首頻搔。鼓角鯨如立,樓船蜃自高。青天失戰馬,落日慘征袍。稍幸王開府,臨戎有佩刀。
傳檄紛天地,征兵到薜蘿。愁來失俯仰,書去畏江河。痛哭千村暮,橫行萬騎多。滄洲狂客在,應悔罷鳴珂。
不盡黃塵起,重驚赤羽馳。無書問消息,有淚到瘡痍。家國愁兼入,簽藏事可疑。浮生同遠近,斟酌向鸕鶿。
西園飛蓋幾人同,寒色蒼茫幾席中。
城雪尚連芳樂苑,閣云曾傍建康宮。
可能賓客逢荀令,未許風流減謝公。
齋里虎頭金粟影,杜陵從此憶江東。
玉帶金魚袞繡光,維垣一旦侍君王。
垂紳廟堂調玉燭,能使天公時雨旸。
疇昔干戈歲屢歉,于今萬室盈倉箱。
天心人意若相語,問公何以回穹蒼。
天惡人心二三德,公惟一德妙贊襄。
夜半熟視璿霄象,紫微列宿相熒煌。
甘露醴泉不足瑞,但欲歲歲占農祥。
物阜人嬉了無事,斯民擊壤君垂裳。
時時公亦憩杰閣,萬物欣欣春晝長。
當時尹躬似今日,但欠昭回云漢章。
花影半。晴色乍開云卷。擇勝尋春愁日短。雨馀山路晚。
澗底桃深紅滿。人意不禁閑遠。胡蝶繞枝啼鳥怨。東風吹酒面。
嘉名古云愛,攜手躡巑岏。
寧傷廩秋暮,惜此永日歡。
斜日在郊坰,晴皋墮輕翰。
亭亭華不注,峭茜不可餐。
三周吊陳跡,百雉森雄蟠。
酌彼在山泉,倚茲千丈磐。
摩挲崖上佛,煙雨故不刓。
俯窺小洞幽,笑嘆黔生寒。
不知鏡梵夕,省想為盤桓。
吾生幾兩屐,勤可親煙巒。
毋令歲華晏,庶以恣游觀。
紅疏檻外花,綠減庭前樹。
雁背斜陽淡不明,秋老蒹葭浦。
掩卻小屏山,遮斷愁來路。
刮地西風釀暮寒,又聽瀟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