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野郊居見寄 其一
知君標格眼前稀,暫別令人入夢思。
鋏有可彈何必嘆,書如肯借本非癡。
且看平子歸田賦,更和淵明述酒詩。
我勸山中多種漆,收功莫恨十年遲。
知君標格眼前稀,暫別令人入夢思。
鋏有可彈何必嘆,書如肯借本非癡。
且看平子歸田賦,更和淵明述酒詩。
我勸山中多種漆,收功莫恨十年遲。
知道你品格風范在眼前之人中稀少,短暫分別就讓我在夢里都思念。有可以彈的劍何必嘆息,書若肯借本來就不是癡舉。且看張平子的《歸田賦》,再和著陶淵明的《述酒詩》。我勸你在山中多種漆樹,不要抱怨十年后才收獲成功。
標格:品格、風范。
鋏有可彈:用馮諼彈鋏的典故,馮諼寄食孟嘗君門下,因未受重視,彈鋏而歌,后得到禮遇。
平子歸田賦:平子是東漢張衡的字,他作有《歸田賦》,表達歸隱田園的愿望。
淵明述酒詩:陶淵明作有《述酒詩》,多認為此詩有隱晦的政治寓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友人分別后,友人寄詩表達心境,詩人以此詩相和。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不如意之事,詩人和友人可能都有歸隱的想法,詩人借此詩安慰和鼓勵友人。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鼓勵,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典故和“漆”的寓意傳達情感和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和對生活的思考。
驪歌向曉。怪君蹤跡偏長道。尊前一片青青草。才送歸鞍,又逐征衫者囗悼。
淚落沾懷抱。張敞青螺今罷掃。淮康紫水銷愁好。應憶高堂,雙鬢新年老。
綠擺楊枝生白煙,
茅堂深掩半溪邊。
二年踏雪燕臺畔,
辜負梅花月影眠。
官驛停烏節,
山橋過馬蹄。
可堪離別思,
煙樹望中迷。
漣水東流落月橫,浮湘亭上似三生。
漢庭舊節歸華表,粵道旌旗亂早鶯。
酒侶垂楊悲墓合,世情蛺蝶到春驚。
如君豪氣矜淮海,恨到消沈淚亦傾。
美人當日屬吾家,歌管樓臺樂歲華。此地何緣誇托勝,空馀水木媚煙霞。
一片湖光傍石城,卻因佳麗與留名。當時歌舞人何在,渚鳥汀花獨有情。
漫堂昔鏤蘇詩集,標名注者吳興施。天吳紫鳳劇顛倒,初白庵主為詬訾。
廬山真面在何許,嘉泰遺槧空嗟咨。欻然滿堂色皆動,誰其藏者今吾師。
司諫絕識名當時,該洽助以吳顧禧。都梁太守廣年譜,如善注《選》家學貽。
序筆親邀渭南伯,楷法特倩安撫司。不辭獨反烏臺案,要令家習眉山詩。
我觀宋人所注集,頗多神明相護持。臨川功臣雁湖李,元代鐫梓今猶垂。
黃箋陳疏重天社,帙飄版落惟宋祁。山谷更傳二史筆,外集別集全豹窺。
蘇之注者尤號夥,唐趙沈黃俱劫灰。梅溪卅卷特完好,誵訛或恐贗鼎為。
自非施家作述力,景星鳳皇爭睹誰。惜哉十二仙人佩,風煙縹緲何年飛。
正如槜李李太仆,五百家注韓退之。留余僅此吉光羽,彫殘又飽蟫魚饑。
簡蟠科斗文字缺,行亂蚯蚓形模欹。雖然斷圭總至寶,如九石鼓余慶歸。
吾師論詩脫臼蹊,妙抉骨髓遺毛皮。浣花舊編已斷手,笠屐新圖行洗眉。
他時雙璧照藝苑,明星千古開云逵。會當從師校且讀,不數上空由儀詞。
欲語動懷抱惡,重吟生肝腎愁。平生幾為此別,今年又作南游。
微祿我嗟趨走,窮苦君厭荒涼。謀道與之謀食,未知何計為長。
不憚輿籃百里,要成對榻深論。論自衷懷易感,況因遠別傷魂。
君才絕出輩流,語不驚人不休。莫嘆陽春寡和,會逢知我春秋。
苦言玉座常追憶,堅臥蒲輪未易招。
昔喜鳳來韶石奏,今愁鰲去海山搖。
覆甌望絕民無福,亡鑒悲深帝輟朝。
欲向蟆陵瀝卮酒,荒煙衰草路迢迢。
崩騰噴雪浪,晝夜無停息。
回旋天磨轉,運動日卓側。
百二十日夏,今朝始發頭。
飯抄云子白,羹煮菜香浮。
未問寒山子,先看水牯牛。
山前千頃地,信腳踏翻休。
月自有盈虧,水亦有潮汐;
往來相循環,陰陽互為宅。
惟人獨不然,死歸生是客。
自少以及老,如同駒過隙。
死者不復還,生者僅寄跡。
修短況不齊,須臾成今昔。
我獨循至理,死生任所適。
修身以俟之,圣賢語不易。
庚寅歲六月,上天雨澤竭。一夜風霆聲,萬山草木拔。
老龍奮橫威,牙爪紛沖抉。磅礡氣所至,屋瓦狂飛發。
不知從何來,水潦萬丈決。田廬所居人,一夕為魚鱉。
地上山忽奔,井田隨破裂。哀哀天弗聞,蒼生受顛越。
蒼生受顛越,不自今伊始。去年新令行,誅求苦無已。
魴魚赪尾逃,平地皆禍水。災害一時生,天其顯者耳。
我欲告蒼天,請論數與理。理數不可知,天怒有時止。
重述金酋事,縈懷殉節人。死亡惟義在,恩恤自天申。雪徼留方躅,云山仰絕塵。時過經廿載,永憶協恭親。
蠢爾寧無敵,前驅忽被欺。儒臣誠奮勇,危地敢逶迤。血染征衫濕,鋒環戰馬嘶。魂歸應有恨,一念重須斯。
晉原垂愷澤,輿頌莫能忘。習射關經術,豪吟識蘊藏。籌邊曾慮險,報國獨留芳。寵錫昭忠烈,銘功溯太常。
落落疇如我,無緣作騎兵。凱旋資佐理,公務得從征。拔劍思前績,登臺愧后程。九原如可作,含笑見功成。
林下高風何處尋,冰霜節操冷森森。
云窗長掩曾窺鏡,玉案猶張舊理琴。
七日銜悲明大義,一朝撒手見貞心。
從今閨閣增坤范,常使同懷淚滿襟。
水國微茫境不凡,籜冠蘿帶芰荷衫。
云歸洞口鹿常臥,葉落巢門鳥自銜。
采藥道人過峭壁,汲泉童子下層巖。
名山書卷封題處,多少煙霞護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