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匈奴還未被消滅,友人又像魏絳一樣從軍出征。在三河道與友人惆悵地告別,你立志要追趕六郡的英雄。雁門山橫亙在代州北面,飛狐塞遠遠連接云中郡。不要讓燕然山上只留下漢將的功績,也要讓友人們的功績留傳。
匈奴:這里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
魏絳: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邊患。這里借指魏大。
從戎:投軍。
三河:古稱河東、河內、河南為三河,大致指黃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區。
六郡雄:原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杰,這里指西漢時在邊地立過功的趙充國。
雁山:即雁門山,在今山西代縣西北。
狐塞:即飛狐塞,在今河北淶源縣北。
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東漢竇憲大破匈奴,曾登此山刻石記功。
這首詩是陳子昂為送友人魏大從軍所作。當時邊境戰事頻繁,國家面臨著少數民族的侵擾。詩人懷著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友人的期望,寫下此詩鼓勵友人奔赴前線,建功立業。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鼓勵其立功邊疆。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豪邁。它體現了初唐時期詩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
光武初從血戰回,
故人長短尚論材。
中霄若起唐虞興,
未必先生戀釣臺。
要行便行,要住即住。
翻身踏破太虛空,推倒妙峰無影樹。
古佛位中留不住,夜來和雨宿寒溪。
澗底斜開竹下扉,竹深無復見晴暉。
雨馀苔蘚簾邊入,風起鐘聲水上飛。
芳草綠迷新蠟屐,落花紅濕舊朝衣。
行吟日日思公子,嘆指煙波愿已違。
靖康建炎事,
嘗聞諸公言。
志士日夕心,
嗚咽聲氣吞。
新亭五十年,
塵埃尚中原。
君王大經略,
夢想天河翻。
時情習安宴,
未辦酬國恩。
修攘亦有序,
此事難遽論。
所要夙昔懷,
勿以暮氣昏。
為公一悲歌,
風云澹乾坤。
投瓊斗葉兩無猜,
眾里橫波不肯抬。
挨到上燈移坐近,
一鉤新月暗鉤來。
停驂憩青陽,夕雨暗林壑。九華近不見,云氣杳綿邈。未遑陟幽勝,歷歷詢民膜。中夜悵不舒,紛此懷抱惡。
山靈如好我,欲為一開拓。清晨掃昏翳,宛若鉤簾幕。放出九芙蓉,森然羅碧落。五老俱拱立,馀峰互參錯。咫尺對臺署,一一見頭角。飛流瀉玄厓,朝霞曜丹崿。
使我煩慮清,王事亦毋怍。如逢李謫仙,招飲杜荀鶴。飄飄凌太虛,狂吟振寥廓。?張有至理,匪耽山水樂。
萬篁徑里,正翠滴籃輿,海霞初曉。寺門漸杳。更明湖蕩槳,鏡波回抱。極目群峰,百變云容盡掃。晚春好。問堤柳舊栽,添種多少。
何事贏懊惱。指絢碧亭臺,俊游曾到。謝墩自小。嘆而今剩有,冷煙衰草。無限悲懷,且聽鶯啼樹杪。日西了。盡徘徊、晚花沼。
談聲律,詞筆此權輿。
翻譜竹枝歸刌度,重雕菉斐費爬梳。
持配紫霞無。
一葉兩葉病木霣,
一點兩點疏螢流。
水底星河秋脈脈,
發根風露夜颼颼。
聞說南溪徑尺魚,漁人何事網常虛。魚行碧葦深先見,網入寒潭迥不舒。東舍刈禾搖夕浦,西鄰決水溜秋渠。平生肉食憂空切,此日臨淵意有馀。
乍見鸕鶿立釣磯,還驚翡翠掠波飛。汀葭挽宿濛濛霧,野竹晴含宛宛暉。謝傳未忘舟楫興,楚臣空戀芰荷衣。蒼茫水落云泥靜,悵望林翁卻自歸。
卻向林亭觀水硙,暫移沙舸躡云堆。奔湍迅轂元相激,石竇桐標故不摧。旋影動搖波底日,斷聲吹轉地中雷。何人解識機心事,后世徒矜造化才。
真墜杞天惜此身。千秋誰守紙灰塵。少時力士椎秦手,老去陳編見智仁。
破空疏,入密深。燼余勘盡幾蕓蟫。伏生九十傳書日,莫管后賢別古今。
落帆登芳洲,日暮層陰生。
江流何嗚咽,悲風為之鳴。
高才涉未流,胡乃違晦明。
龍蛇與時化,道自尊其生。
絕俗固非尚,安危鑒至精。
孤鳳見非時,不與鷙鶚爭。
君子道濟世,死豈鴻毛輕。
此時管幼安,皂帽遼東行。
琮琤林澗只聽聞,
想見縈崖絡石紋。
忽作驚湍濺飛雹,
半隨花雨落紛紛。
柳暗青春暮
鶯啼靜院陰
鄉關隔寒食
父子共沾襟
未舉鵬天翼
聊為鵩舍吟
驚魂招不得
時節感人深
八拙何須較八愚,
身閒一任鬼揶揄。
歸逢亥歲饒蝦蟹,
老向寅年避虎貙。
地僻能令秋色劇,
天高轉覺月明孤。
筑場莫剪場苗去,
空谷于今有白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