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察院
停驂憩青陽,夕雨暗林壑。九華近不見,云氣杳綿邈。未遑陟幽勝,歷歷詢民膜。中夜悵不舒,紛此懷抱惡。
山靈如好我,欲為一開拓。清晨掃昏翳,宛若鉤簾幕。放出九芙蓉,森然羅碧落。五老俱拱立,馀峰互參錯。咫尺對臺署,一一見頭角。飛流瀉玄厓,朝霞曜丹崿。
使我煩慮清,王事亦毋怍。如逢李謫仙,招飲杜荀鶴。飄飄凌太虛,狂吟振寥廓。?張有至理,匪耽山水樂。
停驂憩青陽,夕雨暗林壑。九華近不見,云氣杳綿邈。未遑陟幽勝,歷歷詢民膜。中夜悵不舒,紛此懷抱惡。
山靈如好我,欲為一開拓。清晨掃昏翳,宛若鉤簾幕。放出九芙蓉,森然羅碧落。五老俱拱立,馀峰互參錯。咫尺對臺署,一一見頭角。飛流瀉玄厓,朝霞曜丹崿。
使我煩慮清,王事亦毋怍。如逢李謫仙,招飲杜荀鶴。飄飄凌太虛,狂吟振寥廓。?張有至理,匪耽山水樂。
停下車馬在青陽休息,傍晚的雨使山林溝壑昏暗。九華山近在眼前卻看不見,云氣杳遠綿邈。無暇去攀登幽勝之境,一一詢問百姓的疾苦。中夜惆悵難舒,心中煩惡紛擾。山靈若對我有好感,想要為我開拓視野。清晨掃去云霧,如同卷起簾幕。九華山的群峰如芙蓉綻放,森森羅列于天空。五老峰都拱立著,其余山峰參差交錯。近在咫尺的察院官署前,一一可見群峰的雄姿。飛瀑從懸崖傾瀉,朝霞映照紅色山崖。讓我煩慮盡消,處理公務也無愧于心。如同遇見李白,招引杜荀鶴共飲。飄飄然凌駕太虛,狂吟聲響徹空闊。開合之間自有至理,并非只沉溺于山水之樂。
驂(cān):拉車的馬,此處代指車馬。
九華:九華山,位于安徽青陽,因九峰形似蓮花得名。
遑(huáng):閑暇。
陟(zhì):登、升。
膜:通“瘼(mò)”,疾苦。“民膜”指百姓的疾苦。
昏翳(yì):云霧遮蔽。
九芙蓉:比喻九華山的九座山峰如蓮花般綻放。
碧落:天空。
五老:九華山中的五老峰。
臺署:指青陽察院官署。
玄厓:黑色懸崖,此處泛指高崖。
丹崿(è):紅色山崖。
李謫仙:指唐代詩人李白,其號“謫仙人”。
杜荀鶴:晚唐詩人,以關心民生著稱。
?(xī)張:同“翕張”,指開合、張弛。
此詩當為作者任監察官員巡視青陽時所作。青陽為九華山所在地,察院是監察官署。詩中“詢民膜”“王事”等語,反映作者作為監察官考察民生的職責;中夜因民瘼而憂、清晨因山景而暢的情感變化,體現其政務與自然調和的心境。
全詩以“停驂”起,以“?張”結,通過雨霧蔽山到云散見山的場景轉換,串聯起憂民之思與山水之樂,最終點明“非耽山水”的政務本心,既展現九華勝景,更凸顯詩人“心系黎元”的官員品格,是一首情景理交融的紀行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 開到寒梢獨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效皇極 一作:敦皇極)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統樂如何!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力 一作:犁) 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 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 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月淡風輕,黃昏未是清。 吟到十分清處,也不啻、二三更。 曉鐘天未明,曉霜人未行。 只有城頭殘角,說得盡、我平生。
花深深。一鉤羅襪行花陰。行花陰。閑將柳帶,細結同心。 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愁登臨。海棠開后,望到如今。
銅章紆墨綬,茜服佩銀魚。慈闈一笑,全勝萊子彩衣裾。好是枯紅萱草,長伴朱顏綠發,榮貴更誰如。軸錦裝鸞誥,簾繡窣藤輿。 龍為炙,麟作脯,倒瓊壺。壽筵今年,邀請金母伴麻姑。縹緲飛瓊舞罷,宛轉雙成歌徹,何物奉親娛。探支長命縷,預借角蟾蜍。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江云薄薄日斜暉,江館蕭條獨掩扉。 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猶作一雙飛。
天佑升平主,時生不世賢。 源流多柱石,勛業滿云煙。 昔者謀深幄,今茲壓細氈。 三登裨圣化,八表仰英躔。 初度光輝發,重侯鼎鼐傳。 臺符明炳炳,壽秩啟綿綿。 良月初弦上,珍蓂八葉鮮。 門弧喬木茂,床笏慶枝連。 芝玉更麟鳳,干戈雜豆籩。 食牛增氣概,卜弁借騰騫。 會遇真神比,亨通正吉先。 龍翔云五色,璧合歷千年。 密借留侯策,端同仲父權。 鉞旄交粲爛,師揆卻蟬聯。 輦轂殊庭暇,圭茅錫祉堅。 圖回無間隟,運用獨周旋。 生息寧屯澤,才猷入大甄。 十年如一日,廣照及重淵。 物在由儀詠,人懷頌德篇。 汗編深以刻,銀筆大如椽。 慶歷并元佑,商高若漢宣。 開禧仍酌古,堯舜欲無前。 幾許彌縫力,初無緩急弦。 有年偏總總,束帛倍戈戈。 合副蒼生望,高居赤舄筵。 白麻榮盛世,黃閣度群仙。 體絕千官上,心馳四裔邊。 偉謀殊磊落,漢磧定聯翩。 又是韓扶趙,幾何薊且燕。 三宗時晦永,九帝版圖全。 憶昨嬰兼臼,應關地與天。 蚤開明圣祚,竟脫虎蛟涎。 獻子存孤意,遷書振代銓。 云礽知有寄,似續更增妍。 每自殫葵向,那能憚手胼。 治平多節操,嘉佑浹淵泉。 人力端惟及,神謀信比專。 渥洼駒抹電,太華藕如船。 盤薄應鍾岳,芬芳了合荃。 氈青渾白璧,題黑未華顛。 梅蘂南枝綻,鴻飛北塞穿。 澄空添浩蕩,昱曜政蟬娟。 竹傲冰梢瘦,松堅寶蓋圓。 恭祈齡算遠,敢借物情延。 仆也叨乘障,心焉愿執鞭。 掃門情莫效,賀客履難駢。 吉亥真盈數,佳辰洽九乾。 明良那偶爾,時節共歡然。 宣勸分榮露,恩涯吸巨川。 千秋金鑒錄,不日卻拳拳。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