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詩帖五首(洪武辛酉九月)
東閣小詩書夢破,后堂殘醉燭花明。春風客散茶香在,寂寞人間萬古情。
紅入兩顴春意滿,翠籠雙袖曉寒尖。雖知別后情難識,也覺愁中醉易添。
彩筆詩成舉座驚,素衣新剪鳳毛翎。多情應是蓮花女,留得銀箏金字經。
透海丹砂一粒紅,前身宜與后身同。就中只換神仙骨,塵業何由到素風。
滄海桑田復幾塵,東風惟見落花春。須知剩水殘山后,冰雪肌膚別有人。
東閣小詩書夢破,后堂殘醉燭花明。春風客散茶香在,寂寞人間萬古情。
紅入兩顴春意滿,翠籠雙袖曉寒尖。雖知別后情難識,也覺愁中醉易添。
彩筆詩成舉座驚,素衣新剪鳳毛翎。多情應是蓮花女,留得銀箏金字經。
透海丹砂一粒紅,前身宜與后身同。就中只換神仙骨,塵業何由到素風。
滄海桑田復幾塵,東風惟見落花春。須知剩水殘山后,冰雪肌膚別有人。
在東閣中,書寫詩書的夢被打破,后堂里殘留著醉意,燭花明亮。春風中客人散去,茶香仍在,這寂寞的人間有著萬古不變的情感。兩頰泛起紅暈,滿是春意,雙袖籠著翠綠,清晨寒意尖銳。雖然知道別后情誼難以知曉,也覺得憂愁中容易喝醉。用彩筆寫成的詩讓滿座驚嘆,新裁剪的素衣如同鳳凰的羽毛。多情的應是那蓮花般的女子,留下了銀箏和金字經。透過大海的丹砂一顆通紅,前身應該和后身相同。其中只是換了神仙的風骨,塵世的業障怎會沾染這素潔的風范。滄海桑田經歷了多少變遷,東風中只見落花的春天。要知道在剩水殘山之后,還有有著冰雪肌膚的別樣之人。
東閣:指東廂的居室或樓閣。
夢破:夢被驚醒。
燭花:蠟燭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
翠籠雙袖:雙袖籠著翠綠。
曉寒尖:清晨的寒意很尖銳。
彩筆:傳說南朝梁江淹,少年時夢人授以五色筆,從此文思大進,后稱有文才為“夢筆生花”或“彩筆”。
鳳毛翎:鳳凰的羽毛,比喻珍貴之物。
蓮花女:比喻美麗多情的女子。
丹砂:朱砂。
素風:素潔的風范。
滄海桑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剩水殘山:殘破的山河,指亡國或經過變亂后的土地景物。
冰雪肌膚:形容人肌膚潔白如雪,比喻人的品質高潔。
此詩創作于洪武辛酉九月(1381年)。當時社會處于明朝初期,政權逐漸穩定,但經歷了多年戰亂后,社會仍在恢復和重建中。詩人追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詩帖,可能是在看到相關詩帖后,借詩抒發自己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高潔品質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圍繞著人間情感、世事變遷和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山前桃發故園春,花綻紅枝省此身。
證據謝君傍著力,笑顏雖展意生瞋。
煙鎖綠楊鶯囀緩,雨侵石筍倚空鄰。
金烏放去無消息,木馬嘶聲過漢秦。
十年來往常依依,此日復去來何時。
青山有意退弗忍,白髪不逢歸未遲。
乾坤不盡萬里望,草木無限西風悲。
塵纓欲濯惡獨潔,滄浪流去清無涯。
臨險推人事要知,求財先自露針錐。
釣魚盡說諳風勢,及至風來波路迷。
潦倒趙州雖好手,鐘鳴齋后赴來遲。
要知大像嘉州路,鐵牛鎮斷陜關西。
為國雖以德,御戎難去兵。
夏人久犯順,邊氓常廢耕。
遣師楊我武,謀帥直非輕。
輟自金谷寄,倚以關塞行。
壯懷吞猖狂,沈機足經營。
新傷乃民力,未振亦軍聲。
既膺閫外寄,當思千里清。
吾家世此官,所得蕃漢情。
未嘗任殺戮,接以信與誠。
方略固多在,惟公守其成。
望遠初翻葉,隨風已結陰。
雨蓬宜倦枕,鄉夢入寒衾。
蓑笠侵鄖俗,溪山動越吟。
煙波千里去,誰識魏牟心。
莫嘆年來雪句遲,雪遲詩句更依微。
風來海國鹽波涸,春入仙田玉氣肥。
雛鶴暖嬌揺羽脫,老龍枯癢退鱗飛。
天工人代如端的,安得吾能及九畿。
晴煙去人髙,暮色上天半。
山衘日入深,云佇星出緩。
涂昏歸鞍長,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欵。
南城岌髙躋,近野匝四坦。
來期遐思舒,暮云所見罕。
星星飐風燈,歷歷吹月琯。
靜樂遺世喧,清思破塵懶。
心通江海浮,氣寒天地滿。
茲興將誰同,兒輩未宜筭。
舉舉媚學子,居曰不吾知。
知而有不能,無乃失于欺。
不知未為患,不欺浩難期。
咄哉天下懷,何以天下為。
弱弱誰氏子,鮮鮮一何姝。來奔富人家,妻與富人俱。
嚴粧問夫子,我豈彼室如。夫子笑遣之,彼寧與汝都。
升堂由阼階,德色溢以舒。親賓不敢笑,退語相嚱吁。
髙堂聚群婢,唯諾相咨睢。家事忽不圖,顧指取自如。
朝令拆柱薪,暮遣藩籬除。風雨半夜來,百釁生不虞。
屋壓盜隨至,夫死別嫁夫。
東鄰有淑子,惟不事鉛朱。端居待人求,正色不敷腴。
清鏡見白發,行媒不顧閭。不知愛妻人,取舍何異歟。
白面峰巒碧玉堆,故人卜筑在巖隈。
難尋荀鶴舊游宅,尚有昭明古釣臺。
滿檻名花紅勝錦,一溪流水綠如苔。
七閩千里倦游客,兩眼眵昏向此開。
佛隴遺芳鮮儷蹤,王張三觀揭禪叢。
圓明珠系衣襦里,凈妙蓮生濕淤中。
再現石橋真法界,重興銀地舊家風。
未應賦述夸孫綽,序倡稱揚復有公。
坐睨歸鴻起自嗟,西風吹落淚痕斜。
聚書老懶堆塵楮,秋劍寒酸蟄鐡蛇。
自是臥龍猶戢角,浪嗟穴虎向生牙。
從來思擲班傭筆,況是西山舊有家。
酒盞厭連行,眾客喧已醉。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
孤昂忽雄軒,泯默亦馴致。追爭相后先,得失自愚智。
隨時有能稱,逐釁得呵訾。有非人力為,竟亦天幸值。
或果以禍覆,亦有終自遂。卒無及物效,徒自髙人氣。
回罇變新局,忽若已異世。嗟人久已迷,髙爵樂自嗜。
誰為衎衎飽,竟是孜孜利。矜驕決雄奢,摧折嘆淹滯。
昏昏忘所大,擾擾爭其細。安知茫昧間,身非天所戲。
是非未暇辨,歡戚先已至。退之昔裁詩,頗以豪橫恃。
暮年志氣得,金玉多自慰。買居紀堂榮,顧影樂簪佩。
喜將閭巷好,持與妻子議。彼哉何足道,進退于焉系。
安知九列榮,顧是德所累。寜論圣人為,適莫固以義。
有時曲肱樂,不以易富貴。吾曹頗勉修,茲道久自詣。
何必問浮云,斯理固可視。
寒葉落傞傞,荊榛刺出柯。
四鄰松竹少,晚歳雪霜多。
茲世居無可,勞生計奈何。
此心須見子,不敢向人歌。
我用于主人,良田無虛種。
主人不我以,我適為無用。
不知主人饑,歲卒安自奉。
由來我求人,孰與求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