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謠 其六 周生意有所惑,作此戲之
望。
煙水吳江恨杳茫。
回春意,佛力仗慈航。
望。
煙水吳江恨杳茫。
回春意,佛力仗慈航。
凝望啊,吳江之上煙水茫茫,心中恨意也如這煙水般幽遠迷茫。想要喚回春意,只能依仗佛的力量,借助那慈悲的航船。
煙水:煙霧籠罩的水面。
杳茫:幽遠迷茫的樣子。
回春意:使春天的氣息回來,有重新煥發生機之意。
慈航:佛教語,比喻慈悲的救助。
從標題可知,此詞是作者為周生因某事而困惑所作的戲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但能推測當時周生處于一種迷茫、困惑的心境,作者以此詞來調侃并可能給予一定的慰藉。
這首詞主旨是調侃并慰藉周生的困惑,以景襯情,借宗教意象表達希望。其特點在于簡潔的語言中蘊含著復雜的情感和巧妙的象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與創作趣味。
野堂蕭颯雪侵冠,歷盡人間行路難。
病馬不收煙草暝,孤桐半落井床寒。
長瓶濁酒猶堪醉,敗篋殘編更細看。
此興不隨年共老,未容城角動憂端。
憶昔離家初,招搖正東向。
蹉跎遂及茲,五見絡緯唱。
別時送我人,近聞半凋喪。
想見故山中,累累郁相望。
而我在風塵,焉得長少壯。
感此淚如雨,中宵發凄愴。
夜闌新露重,涼月漸東上。
雖蹉歲華晚,稍覺天宇曠。
會當理歸榜,安能事依傍。
濁醪幸可飲,到口君莫放。
故山重到思依依,
不見霜眉雪頂師。
三十年間真一夢,
夜檠猶記讀書時。
海上舊煙壘,頻年罷舉烽。但有孤樹影,帶月舞龍鐘。
墟里黃昏候,投林鳥雀哀。渡頭鐘隱隱,風送普陀來。
一水接滄溟,六鰲秋可釣。試聽欸乃歌,吾亦發長嘯。
東海涌三洲,負薪堪自老。吾生澹蕩人,更欲搴瑤草。
彷佛西湖上,煙波鎖六橋。美人明月夜,好泛木蘭橈。
海門煙霧深,忽見秋濤起。欲折扶桑枝,乘潮去萬里。
積翠盡陰陰,風吹十里響。上棲白鷺群,下映青苔壤。
淙淙澗里水,不啻鴨頭綠。有時流落花,疑是桃源曲。
寶塔鎮東方,亭亭三鸑鷟。云中掛暮蟾,海上射朝旭。
嘉樹郁成陰,孤臺眺蒼莽。長笑似蘇門,白云自來往。
人生天地間,慈孝本皆同。
孝者少能盡,慈者多有終。
所以古今人,慈心過孝衷。
因思古孝子,姓氏豈冥濛。
舜帝與閔子,自古所推崇。
王祥孝其母,黃帝孝其翁。
孝者殊落落,慈者竟充充。
非可率爾行,天性出乎中。
慈心澗中水,孝心樹杪風。
樹風搖有息,澗水流無窮。
定評慈與孝,二語為至公。
是故慈母恩,罔極似蒼穹。
哀哀我慈母,莫報劬勞功。
路轉丹梯遠,蒼茫聽午鐘。
蓮花隨地涌,寶樹自云封。
日映毫光現,煙深塔影重。
誰知人境內,亦有竺乾峰。
今春逢谷日,歡喜拜皇天。
壺酒賀新歲,豚蹄祝有年。
匹夫勞作止,八口賴安全。
試望平田外,濛濛細雨煙。
半窗斜月。茅店蕭條燈已滅。
床下蛩聲。聲動凄涼不忍聽。
終宵無寐。覆去翻來真個是。
屈指歸期。應是梅花爛熳時。
紅綾橋畔夕陽斜,
風漾青簾得酒家。
晚立市門寒意動,
山村人賣木綿花。
此身何補一毫芒,
三辱清時政事堂。
病骨未為山下土,
尚尋遺墨話存亡。
鵲噪檐牙,泥金字肅,先寫寧家。
特為多情,人宜待月,宮近司花。
歡容微靨朝霞,懷袖里、沉吟看他。
杏雨蒲風,惹人縈系,最是宮紗。
空堂露下月影沉,秋風蕭瑟吹竹林。
吾家仲蔚發清興,為我一彈山居吟。
橫琴危坐意落落,對此已足開塵襟。
韻逸調古喻者少,絕無促節兼繁音。
七弦了了俱可辨,高下清濁難相侵。
白云繞指寒意重,石泉一瀉秋山深。
何嘗有類兒女語,直教折盡英雄心。
羌予苦未諳勾撥,中含妙理知難尋。
況復頻年困奔走,紅塵歲月嗟骎骎。
中腸誰能置冰炭,此心原不分古今。
何日山中結茅屋,壁間聊掛無弦琴。
平生心地夷坦,一旦足跟崄巇。不是籃輿安穩,只應神物護持。
橋上筍輿岌岌,橋下浪波沄沄。但覺往來無惱,不知觀者傷神。
山寒木落峭孤臺,
南北常分冷暖開。
自笑三生如結習,
每來月下立蒼苔。
一片傷心萬柳絲,晚晴新綠上須眉。
醉看殘日悠悠下,坐聽嗚蟬悄悄悲。
花底炎涼俱有味,眼中陵谷更何思。
從今記取蘇龕句,忍淚看天到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