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 其二
路轉丹梯遠,蒼茫聽午鐘。
蓮花隨地涌,寶樹自云封。
日映毫光現,煙深塔影重。
誰知人境內,亦有竺乾峰。
路轉丹梯遠,蒼茫聽午鐘。
蓮花隨地涌,寶樹自云封。
日映毫光現,煙深塔影重。
誰知人境內,亦有竺乾峰。
山路沿著紅色石梯蜿蜒遠去,在一片蒼茫中聆聽著午間的鐘聲。蓮花仿佛在地上隨處涌現,珍貴的樹木自然地被云霧所籠罩。陽光映照下佛的毫光顯現,煙霧濃重使得塔影顯得更加厚重。誰能想到在人間塵世里,也有如同天竺靈山般的地方。
丹梯:紅色的石梯。
蓮花:佛教常以蓮花為象征。
寶樹:佛教稱西方凈土的樹木為寶樹。
毫光:佛教指佛眉間白毫放出的光。
竺乾峰:指天竺(古印度)的山峰,這里借指佛教圣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游覽碧云寺時,被寺內的佛教氛圍和自然景觀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碧云寺是著名的佛教寺廟,歷史悠久,建筑宏偉,自然環境優美,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前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碧云寺的獨特景觀和濃厚的佛教氛圍。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意境深邃,將自然景觀與佛教文化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佛教文化的關注和對自然與宗教之美的感悟。
仲春乃積雨,和景良未舒。
園林阻幽步,塊坐守溫爐。
中庭下水鳥,隙地長寒蕪。
流紅委花外,渟碧漲池余。
商羊未悔禍,椒醑屢傳巫。
豈惟政無補,多慚誠未孚。
農事滯南畝,土功隳敗圩。
悠哉欲何奈,濁酒且為娛。
睡足起無事,開扃步中園。
中園復何有,花草藹已繁。
飛紅被行路,山鳥時一喧。
時雨副耕稼,農事起郊原。
仰欣天時好,俯驚歲月奔。
自憐棲遲者,守寂沒亡言。
烈日炎風鼓大爐,籐床瓦枕閉門居。
屏書居士持齋日,掛壁禪僧問法圖。
鄰汲滿攜泉似乳,新舂旋糴米如珠。
飽餐??粥消長夏,況值饑年不敢余。
羲和隔重云,不復知下土。商羊何為者,得時方鼓舞。
老人閑不出,秋草生環堵。況茲陰霖時,塊坐誰與語。
江人雨不魚,魴鯉不登俎。晨烹亦何有,藜藿恣烹煮。
壺中有芳春,造物不得與。一醉興未終,連延忽三舉。
十步荒園亦懶窺,枕書小醉睡移時。
健如黃犢時無幾,鈍似寒蠅老自知。
休惜飛馳春過眼,但求強健酒盈巵。
枇杷著子紅榴綻,正是清和未暑時。
白月照世界,山河受清光。
豈獨耳目清,瑩洗肝膈涼。
中夜掃寬虛,仰得天一方。
湛碧磨青銅,精金點星芒。
我心方無思,偃息在高堂。
慎勿憂世故,彼昏謂汝狂。
西京全盛日,宮闕上參天。
建章千萬戶,白晝下神仙。
金瓊麗云日,栱角壓山川。
一朝喪亂至,兩觀入戈鋋。
漸臺既已平,長門隨飛煙。
物大變亦巨,安榮竟徂遷。
毋怪秦漢君,甘心惑神仙。
暑別齊紈知有日,秋生蘄竹果如期。
月明半夜似相覓,角怨五更知為誰。
風露滿天河轉后,江山千里雁來時。
短檠莫倦親燈火,又見槐花黃滿枝。
僦舍亦為圃,從人笑我癡。
自求佳草木,仍補小藩籬。
吾事正如此,人生聊自怡。
霜松未及尺,獨我見奇姿。
老火熾而焰,端能流弱金。
清秋有微警,西風生薄陰。
日中無停暉,俯仰忽已沉。
齊紈不足玩,流景逝骎骎。
盛衰寧獨行,巾具密相尋。
蓬茅有佳處,亦足慰人心。
蝎能毒人不能死,人能捕蝎殘其類。
世人意惡蝎為虐,人蝎相殘竟誰至。
不參彼已怨一方,自古詩人以為刺。
我疑人酷蝎所羞,何暇區區論蝎罪。
日出客心喜,路平人足輕。
風高不成冷,雨過有余清。
水落溪魚出,村深田鸛鳴。
勝游須秀句,多愧謝宣城。
今晨一杯酒,相屬送歸春。
明年東風至,何處復迎新。
懸知柯山下,猶作未知人。
來者事如夢,未至難預論。
且使飲此酒,陶然付大鈞。
清商忽已謝,環堵緬清冬。
今晨起何早,肅氣凄房櫳。
繁霜凜欲結,霽霧迷長空。
理畦曉蔬盡,收果高林空。
六年淮陽客,歲歲風景同。
吁嗟吾老矣,撫事思無窮。
夜靜四聽絕,蟋蟀鳴我堂。
知時爾雖早,嘖嘖竟何傷。
西風肅萬木,百物皆摧藏。
爾豈不自得,悲鳴訴中腸。
寒衣已在椸,紈扇委空床。
豳詩嗟婦子,入處謹風霜。
而我獨何成,遠游悲異鄉。
出處兩無策,感時空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