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題芍藥
昨夜夢揚州。廿四橋頭。香風吹上小紅樓。十二闌干圍錦繡,艷我吟眸。
對此抵封侯。婪尾春留。淡煙微雨助嬌柔。金帶圍開徵吉兆,紅紫誰侔。
昨夜夢揚州。廿四橋頭。香風吹上小紅樓。十二闌干圍錦繡,艷我吟眸。
對此抵封侯。婪尾春留。淡煙微雨助嬌柔。金帶圍開徵吉兆,紅紫誰侔。
昨夜夢到了揚州。在那二十四橋橋頭,香風將我送上小紅樓。十二道欄桿環繞著繁花似錦,讓我這吟詩的眼眸為之一亮。面對這般美景,比得上封侯之榮耀。這是暮春留下的景致。淡淡的煙霧、微微的細雨更增添了芍藥的嬌柔。金帶圍芍藥開放預示著吉祥之兆,其他紅紫花卉誰能與之相比。
廿四橋:揚州著名景點。
婪尾春:指暮春。
金帶圍:一種芍藥名,花色奇特,相傳其開則主有宰相出現。
侔:相等,比得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揚州以芍藥聞名,詩人或許是聽聞或曾到過揚州,被當地芍藥美景所吸引,在某個時候夢到揚州的芍藥,從而創作此詞。當時可能正值暮春,芍藥盛開,詩人借詞表達對芍藥的喜愛。
這首詞主旨是贊美芍藥之美。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綺麗,意境優美,將夢境與現實中的芍藥之景相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和獨特表達。
項棄范增善,紂妬比干才。
嗟此二賢沒,余喜得卿來。
年老造新舍,鬼來拍手哭。
身得??時坐,死后他人賣。
千年換百主,各自想還改。
前死后人坐,本主何須在。
幽居枕廣川,長望郁芊芊。
北巖采樵路,東坡種藥田。
磵泉通院井,山氣雜廚煙。
向夕林庭曠,蕭條鳴一弦。
標心之梵宇,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沉情阻若抽。
葉落乍難聚,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詳觀演法流。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兩邊種來久,流水一道何時有?垂條落蕋暗春風,夾岸芳菲至山口。
歲歲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為厚。時有仙鳥來啣花,曾無世人此攜手。
可憐不知若為名,君任(一作“往”)從之多所更。
古驛荒橋平路盡,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見維舟登覽處,紅堤綠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從仙隱,令人晚節悔營營。
靈祠古木合,波飏大江??。
未作湘南雨,知為何處云。
苔痕澀珠履,草色妬羅裙。
妙鼓彤云瑟,羈臣不可聞。
(見明刻本《唐僧弘秀集》卷八、《古今禪藻集》卷四)
(按:《全唐詩》卷八一○收此詩,有闕文,今重錄。)
火氣上升煙,云氣叆叇云。
神龍吐津霧,飏埃坋人塵。
酒為放逸門,婬為生死源。
金銀生患重,邪命壞戒根。
(見同書卷七《失候部》)
獨有幽棲趣,能令俗網賒。
耕夫田作業,巢叟樹為家。
晚令柔殘黍,春園掃落花。
恝然乘興往,何必御云車?
離酺將促,遠就池臺。
酒隨歡至,花逐風來。
鶴歸波動,魚躍萍開。
人生所盛,何過樂哉。
道士頭側方,渾甚(張改作“身”)總著黃。
無心禮拜佛,恒貴天尊堂。
三教同一體,徒自[浪](朗)褒揚。
一被(項校“種”)霑賢圣,無弱[亦](赤)無強。
莫為分別相,師僧自設長。
同尊佛道教,凡恪(項、戴校“俗”)送衣裳。
糧食逢醫藥,垂死續命湯。
敕取一生活,應報上天堂。
晦日登樓望,江山一半天。
愛網結心暗,貪癡背智明。
雖蒙慧炬照,愚昧猶自盲。
頑戇恒不覺,慧種未開萌。
自非慕高友,何得悟神英。
(見同書同卷《雜癡部》)
巖突金銀臺,登攀信美哉!
白林叢萬壑,珠綴結三臺。
應物盡標勝,冥心無去來。
{汞夆/金}明巾鐵柱,長欲助鹽梅。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
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圣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
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邊檄興師旅,秋深近阻饑。
仲由剛協力,曾點志同時。
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此物天生人不知,陰陽真氣兌為離。
坎宮五世求名姓,認得黃芽作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