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黃花 菊
秋高碧宇。黃花□□。□□孤,正霜林、愁紅初舞。佳節近重陽,憔悴東籬暮。問人意、也應如許。
楚騷有句。幽蘭同賦。話餐英,早湘潭、那時人去。卷簾恰新□,記年年開處。甚長是、滿城風雨。
秋高碧宇。黃花□□。□□孤,正霜林、愁紅初舞。佳節近重陽,憔悴東籬暮。問人意、也應如許。
楚騷有句。幽蘭同賦。話餐英,早湘潭、那時人去。卷簾恰新□,記年年開處。甚長是、滿城風雨。
秋空高遠,藍天澄碧。黃菊在風中(XX)。(XX)孤傲,正見經霜的樹林里,殘紅如愁緒初舞。重陽節漸近,東邊籬下的菊花已在暮色中顯得憔悴。想問人的心境,是否也如此般?《楚辭》中曾有詩句,將幽蘭與秋菊同賦。說那餐菊瓣的雅事,早在湘潭的時節,當時的人已遠去。卷起簾子恰好(XX)新(XX),記得年年花開之處。為何常常是,滿城風雨相阻。
碧宇:青藍色的天空。
重陽:農歷九月初九,傳統節日,有賞菊習俗。
東籬:化用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代指種菊之處。
楚騷:指屈原《楚辭》,此處借指古典雅韻。
餐英:《楚辭·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食菊瓣的高潔之舉。
滿城風雨:化用潘大臨“滿城風雨近重陽”典故,喻指外界紛擾。
此詞為詠菊之作,當創作于秋季重陽前后。詞人借菊抒懷,或因秋日寂寥觸發對時光、人生的感慨,結合“楚騷”“餐英”等典故,可見對古人高潔品格的追慕,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因文獻缺失難考,推測與個人際遇相關。
全詞以菊為核心,串聯重陽佳節、古典雅事,借景抒情、用典詠懷,既描繪菊之憔悴,又寄寓人之幽思,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詠物詞中含蓄傳情的佳作。
水長鷗初泛,山寒茗未芽。
深林聞社鼓,落日照漁家。
渡遠呼船久,橋傾取路斜。
客愁慵遠眺,不是怯風沙。
罷閫歸田后,囊頭對獄辭。
孤忠傳異代,野史記當時。
事與水云逝,名同日月垂。
夕陽孤照外,猶樹大明碑。
嚼雪題新句,焚香凈客心。
天寒煙較重,云暗夜來深。
天冷茶聲歇,衣單露氣侵。
孤燈人寂寂,聊寫靜觀吟。
慷慨陳孤憤,倉皇就逐臣。
危言難悟主,直道豈謀身。
荊玉原無玷,隋珠別有因。
由來失路泣,不向賜環人。
決去泉聲亦一奇,
可應泉脈有窮時。
導河積石非無愿,
未許支祈圣得知。
歲序嚴凝日,仙蹤斷隔時。
荒途無古劍,高冢有新枝。
壯歲同游地,今晨獨到時。
夜臺無健筆,殘菊有空枝。
九里花田地。
天公有意留君住。故作纖纖雨。
閉門覓句自持觴。并舍官梅、時有過來香。
沈郎詩骨元來瘦。更挹湘江秀。
不須罵雨與嘲風。收拾個般、都入錦囊中。
素宇無留墨,平沙印別痕。
暗書還自省,未到意先吞。
映雪功彌苦,依天道已尊。
八纮開義海,瀟灑動乾坤。
江水平于掌,張帆借好風。
天隨兩岸闊,舟出萬山中。
遠浦浮鷗白,疏林落照紅。
漁莊如可住,不復事青驄。
兩度歸帆溯上流,蕭蕭落木洞庭秋。
送君此去風前酒,憶我當時月夜舟。
弘景舊居勾曲洞,杜陵新卜烷溪頭。
好栽修竹一千畝,更抵人間萬戶侯。
湖上舫,紅粉漾晴空。繡幕微褰清影里,紗窗半啟碧波中。小泊斷橋東。
憑欄望,心事暗惺忪。六曲銀屏妝鏡曉,一簾春水黛痕濃。搖入藕花叢。
可怪儂家香不散,吳衫到處提攜。我方擬似恐難齊。自然真味在,芳麝正填臍。
又是碧云才一挽,鴉鬟壓耳猶低。遙知年可及垂笄。春宵經夜雨,未解作悲啼。
君在梅花和尚墓,想應讓與君龕。梅花栽在墓之南。老僧消受得,日日誦華嚴。
快聚夜深愁客散,惟留月影空潭。曉來臥看壁頭山。惜花乎病酒,乃似再眠蠶。
十畝之間新霽色,愛看桑者閑閑。扁舟歇處野蒿繁。小橋蝌蚪黑,急水隊魚斑。
我羨村家風味美,修然茅屋三間。柳陰泥濕麥泥干,曉鶯新識路,飛去又飛還。
問是誰家游冶子,風流真個無雙。兩行紅袖對銀缸,千金全不惜,春色果難降。
幔卷湖船憐小鳳,山眉引入高窗。偷攜鸚鵡浴平江,玉鉤藏細柳,記奏隴西腔。
萬疊玻璃開曉鏡,畫橈隨處堪停。杏花村渚倚紅亭。遠山平仲綠,幽徑寄奴青。
學士橋邊晞發嘯,扶筇應到南屏。鶯啼深柳待同聽。仙人吹鐵笛,小妓索銀瓶。
疏柳寒村聞暮角,牙檣不駭閑鷗。雁聲低度水邊樓。冰紋烘雀瓦,雪片壓羊裘。
畫省爐煙猶在眼,故人詩酒綢繆。檀槽玉軫劇風流。周郎能顧曲,平子也銷愁。
曾向山中消日月,飽看竹翠楓丹。馴猿守洞虎登壇。地爐燒鴨腳,晴葉焙龍團。
偶到人間持缽坐,粥魚聲繞空灘。浮生彈指悟邯鄲。孤筇沖積雪,百衲護春寒。
塵點征衫一月程,朝涼忽覺馬蹄輕。
潁川風滿鈞臺驛,嵩少云遮上棘城。
路入舞陽山不斷,田分犨櫟水常清。
獨憐朱邸笙歌歇,帝子宮墻蔓草生。
窗虛枕簟明,微覺早涼生。
深院無人語,長松滴雨聲。
詩來禪外得,愁入靜中平。
遠念西林下,相思合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