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經(jīng)太行
茫茫遠樹隔煙霏,獵獵西風振客衣。山雨未晴嵐氣濕,溪流欲盡水聲微。回車廟古丹青老,碗子城荒草木稀。珍重狄公千載意,馬頭重見白云飛。
路繞羊腸躡屐躋,萬山金碧總堪題。舉頭日月中天近,極目乾坤五岳低。自笑鹽車騏驥厄,誰憐枳棘鳳凰棲。欲投古寺禪房宿,喜見僧歸落日西。
茫茫遠樹隔煙霏,獵獵西風振客衣。山雨未晴嵐氣濕,溪流欲盡水聲微。回車廟古丹青老,碗子城荒草木稀。珍重狄公千載意,馬頭重見白云飛。
路繞羊腸躡屐躋,萬山金碧總堪題。舉頭日月中天近,極目乾坤五岳低。自笑鹽車騏驥厄,誰憐枳棘鳳凰棲。欲投古寺禪房宿,喜見僧歸落日西。
遠處的樹木在煙霧中若隱若現(xiàn),一片蒼茫;西風猛烈地吹著,掀動著行人的衣裳。山雨未停,山間的霧氣濕潤;溪流將盡,水聲逐漸微弱。回車廟年代久遠,壁畫已褪色;碗子城荒廢,草木稀疏。珍貴的是狄公千年的心意,馬前又見到白云飄飛。道路繞著羊腸坂,穿著木屐艱難攀登;萬座山峰在秋陽下金碧輝煌,處處值得題詩。抬頭看日月仿佛就在中天附近;極目遠望,五岳在天地間顯得低矮。自嘲如良馬困于鹽車般窘迫,誰又可憐鳳凰棲身于荊棘叢中。想要投宿古寺的禪房,欣喜地看到僧人在夕陽西下時歸來。
煙霏:煙霧,云氣。
獵獵:形容風聲或旗幟被風吹動的聲音。
嵐氣:山間的霧氣。
回車廟:相傳為紀念唐代狄仁杰所建。狄仁杰任并州法曹時,登太行山望云思親,此處或指相關遺跡。
碗子城:太行山古關隘,因形似碗而得名,為古代軍事要沖。
狄公:指狄仁杰,唐代名相,以忠直著稱。
羊腸:指羊腸坂,太行山區(qū)險峻的盤山路,形如羊腸。
鹽車騏驥:典出《戰(zhàn)國策》,良馬拉鹽車上太行山,比喻賢才被埋沒。
枳棘鳳凰:鳳凰棲于多刺的枳棘叢中,比喻賢能之士處境艱難。
此詩當為秋日途經(jīng)太行山時所作。太行山自古為軍事要沖、文化勝地,詩中提及“回車廟”“碗子城”等遺跡,或關聯(lián)唐代狄仁杰望云思親的典故,結(jié)合“鹽車騏驥”“枳棘鳳凰”等句,推測作者或借行旅所見,抒發(fā)仕途失意、懷才不遇的感慨。
全詩以“秋日經(jīng)太行”為線索,既描繪了太行山秋日的蒼茫與雄奇之景,又借歷史遺跡與典故,抒發(fā)旅途感慨與懷才不遇之情。語言凝練,意境多變,兼具寫景的生動與抒情的深沉,是一首融自然、歷史與個人際遇于一體的行旅佳作。
露濕燕脂淚臉寒,獨將幽恨倚闌干。 精神不比籬邊菊,莫把尋常醉眼看。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長間之。 我銜鳳闕恩,按獄橋山陲。君在龍驤府,掌奏羽檄詞。 相去百馀里,魂夢自相馳。形容在胸臆,書札通相思。 煩君愛我深,輕車忽載脂。塞門秋色老,霜氣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岡阜相參差。誰知路非遠,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勁風,信宿凌欹危。情親不自倦,下馬開雙眉。 相對坐沉吟,屈指驚歲時。萬事且莫問,一杯欣共持。 陽烏忽西傾,明蟾掛高枝。卷簾引瑤玉,滅燭臨霜墀。 中庭有疏蘆,淅淅聞風吹。長河卷云色,凝碧無瑕疵。 一言開我懷,曠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無他人,與君閑解題。陶然叩寂寞,再請吟清詩。 得意且忘言,何況竹與絲。頃刻過三夕,起坐輕四肢。 明朝告行去,慘然還別離。出門送君去,君馬揚金羈。 回來坐空堂,寂寞無人知。重重碧云合,何處尋佳期。
紅閨里,蝶粉曬花枝。修竹陰濃風細細,紗窗人定日遲遲。
午倦睡些時。
吳山佳處占斯丘,雅稱閑居與客游。竹筧分泉仍入戶,松梢掛月自當樓。
無端石勢千尋聳,不盡江聲一片流。莫問南園誰作記,到來肯為古人愁。
傳聞合浦葉,遠向洛陽飛。 北風尚嘶馬,南冠獨不歸。 去云目徒送,離琴手自揮。 秋蓬失處所,春草屢芳菲。 太息關山月,風塵客子衣。
長相思,久離別, 征夫去遠芳音滅。 湘水深,隴頭咽。 紅羅斗帳里,綠綺清弦絕。 逶迤百尺樓,愁思三秋結(jié)。
采桑歸路河流深。 憶昔相期柏樹林。 奈許新縑傷妾意。 無由故劍動君心。
北風動地起,寒色晚亭分。渡淺冰初合,雪深人不聞。
月緣霜皎潔,潮與霧氤氳。應有山陰客,停橈此問君。
溟漲滹沱水,孤亭勢欲傾。萬夫防蟻穴,百雉沒山城。
牛馬渾無辨,舟航不敢行。波濤煙霧里,疑是近蓬瀛。
何處堪消暑,閑亭盡日涼。錦帆看十里,菀柳坐千章。
風動茶蘼架,雨侵薜荔墻。漁歌繞晚唱,濯足下滄浪。
遲日園林媚,孤亭傍水斜。綠苔明曲徑,淡柳暗平沙。
隨意窗前草,無名澗底花。主人息機久,服食效丹砂。
舸艦寧千萬,紛紛此地過。飛篷各自急,逐利定誰何?
水漲蛟龍怒,風驚波浪多。何如茅屋下,終日醉顏酡。
小巷通城辟,柴門逐水開。漁歌隨棹遠,帆影過墻來。
柳密初侵院,庭幽半欲苔。主人休沐至,于此滌塵埃。
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缸午夜香。異日長檠珠翠里,苦心寒燄莫相忘。
六星近在河岸頭,頭上雖然有兩角,腹下從來欠一腳。 牛下九黑是天田,田下三三九坎連, 牛上直建三河鼓,鼓上三星號織女。 左旗右旗各九星,河鼓兩畔右邊明, 更有四黃名天桴,河鼓之下如連珠。 羅堰三烏牛東居,漸臺四星似口形, 輦道東足連五丁,輦道漸臺在何許? 欲得見時近織女。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