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鐘給事道復招同陸文學伯生李孝廉季宣雨花臺玩月得香字
高臺一上散蒼茫,歌吹何期其夕郎。
冰凈競傳希逸賦,風流新挹令公香。
夜疑海上開龍藏,涼入江頭涌雁堂。
坐久天花還欲落,萬山秋色照持觴。
高臺一上散蒼茫,歌吹何期其夕郎。
冰凈競傳希逸賦,風流新挹令公香。
夜疑海上開龍藏,涼入江頭涌雁堂。
坐久天花還欲落,萬山秋色照持觴。
登上雨花臺,蒼茫的夜色漸漸消散;歌聲樂聲中,竟與您(鐘給事)共度此夜。眾人爭相傳誦如冰般純凈的謝希逸《月賦》,又感受您新散發(fā)的風流雅韻如令公之香。夜晚仿佛海上開啟了龍宮寶藏,涼意從江邊涌入聚會的雁堂。久坐間,雨花臺的天花似要飄落,萬山秋色映照我們舉杯共飲。
其夕郎:指鐘道復給事,唐代稱給事中為“夕郎”,此處代指鐘氏官職身份。
希逸賦:指南朝謝莊(字希逸)的《月賦》,以詠月著稱,此處借指眾人吟誦的雅作。
令公香:典出《晉書·賈充傳》,指權貴的風度或香氣,此處喻鐘給事的風流氣質。
龍藏:龍宮寶藏,比喻月光下江面璀璨如寶的景象。
雁堂:聚會之地的雅稱,或指江邊建筑,與“江頭”呼應。
天花:雨花臺典故,傳說梁武帝時云光法師講經天花墜落,此處呼應地點。
此詩為作者于中元節(jié)(農歷七月十五)夜,應鐘道復給事之邀,與陸伯生、李季宣等同登南京雨花臺賞月時所作。反映了明代文人雅集、吟詩作樂的文化風尚。
詩通過描繪雨花臺夜月之景及文人雅集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閑適風雅的生活情趣。用典自然,意境清朗,語言工麗,是古典雅集詩的典型之作。
三紀光陰疾若馳,一身孤宦亦逶迤。
人疑碌碌非奇節(jié),誰信囂囂足有為。
白發(fā)精神憐晚景,青云志氣慊卑枝。
門闌此日蒙優(yōu)遇,可是囊中穎脫時。
數(shù)篙撐過渡,雨后水添肥。山橘青迷樹,野花香襲衣。
哀鴻悽遠客,斗雀墮斜暉。童稚喧林壟,牛羊個個歸。
厥賦分上下,生民非病民。民以食為天,終歲勞其身。吹豳祈大有,奉君兼奉親。四海為一家,中國為一人。擊壤歌帝力,率土皆王臣。執(zhí)冰釋甲嬉,皆以游情論。紅粟儲倉廩,補助時拊循。力穡望有秋,省耕當及春。輸將恐或后,豈敢較斤斤。秉穗寡婦利,疆里田畯巡。
胡為貪酷吏,追呼遍鄉(xiāng)村。吁天哀出執(zhí),子婦逃紛紛。民病苛政苛,何由得飽溫。須知正供粟,粒粒皆苦辛。須恤安分農,最畏入公門。取之逾常則,數(shù)倍屯田屯。損下以益上,可憐獄吏尊。奪我盤中飧,博爾分外珍。未及書上考,華屋生劫塵。
殺節(jié)凋年慘慘過,惟將涕淚對關河。滄溟鱉抃移山疾,武庫魚飛棄甲多。一國盡狂應及我,群兒相貴且由佗。賢愚此日同蒿里,祇恐無人作挽歌。
弧張弧說事何如,載鬼仍驚滿一車。北斗挹漿空有象,東郊種樹豈須書。失巢佇吊仍林燕,聚糝先憐在沼魚。病肺愁時逢止酒,那能因夢到華胥。
嬴秦亂天綱,猛志凌海水。長驅萬山石,鞭策無遠邇。
馀威及茲地,夜半走百鬼。仙人惜靈宮,一怒俱披靡。
巉然斷崖上,遺跡俯清泚。溪聲助叱咤,野蘚避冠履。
茲事三千年,孰決非與是。摩挲蒼玉紋,俛仰求至理。
禮自己佛,
燒自己香。
容顏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露地全牛何濕濕,
豈比漢陰負井汲。
拈出老胡向上機,
便知掛一不成十。
清涼消卻幾家煙,亦向飛流岳頂懸。
導得江河原伏地,貯來涓滴盡通天。
藻垂四面簪瓶滿,月下中心疊鏡圓。
且就桐陰默然坐,已勝云液注丹田。
柴桑劉子宅,
揮手岳云流。
別意憐芳草,
交情問白鷗。
一尊虛夜月,
雙槳下殘秋。
何限依依柳,
臨江綰客舟。
鳳城路,習見依依巷陌如故里。趁絮泥消盡,任教日訪,琴尊歡事。望舊巢天際。金蓮對燭光生蕊。禁漏短,爭許袖惹,蓬萊云氣。
向槐堂里。又朋簪清話,依然樹色浮空,人影在地。芳蹤夢蝶重尋,幸秦源、暗通塵世。倚征鞍、嗟倦羽飛回,游驄喚起。好屬盧溝月,須令佳會常繼。
燈紅酒綠畫樓東,
此夕飛花遇斷蓬。
滄海桑田多少淚,
慇勤彈入四弦中。
我為前度客,君有隔年書。再晤亦投轄,問奇頻造廬。松眠云外鶴,蓮戲石邊魚。自笑買鄰者,何時更卜居。
昨到竹已密,今來影更移。護根花鴨子,繃錦籜龍兒。藥圃蘭盈畹,葑田潮半陂。春明防俗客,須為補疏籬。
一徑水云處,萬家砧杵時。長杯對短檠,舊客把新詩。睡熟曾吞錦,夢來休掛絲。且攜白社客,同赴赤松期。
擊缽韻常險,敲燈話更長。瓦盤供菜甲,石鼎試茶鎗。但種陶潛秫,休持蔡澤梁。重來花信好,酌醴薦東皇。
把臂復今日,入林從去年。池開環(huán)玉溜,奩滿暈珠泉。松菊已成徑,絲麻亦有田。千秋自光焰,不必冷灰然。
一聲初吹柳梢青,
駐馬凝思舊別情。
欲向關河望故國,
紛紛黃葉落長城。
紛紛車馬出都門,共道虞廷儀鳳今。
孤騫大臣一身善,終始青史百世垂。
蘭蓀古人行道借,名位實似浮云非。
我貴四時代謝理,自然那得功成不身退。
猗歟楊公今得之,主恩繾綣不可縻。
七年正色掌邦治,十疏乞骸歸海湄。
惟公令德原孝友,厥德如淵福如阜。
一心要回世界還淳風,道率平常令可久。
救世之利那有全,雖云中正等是偏。
世界即如推屋壁,東倒西推仍倒邊。
只有天公善張主,陰陽不得長寒暑。
太皞竣事祝融來,玄冥繼政蓐收去。
公知此道復能行,疏身霄漢何冥冥。
晝承三接君恩重,年老一朝臣義明。
愛身便是愛社稷,天下本身以為則。
宇宙何人不愛身,善與不善存乎識。
猗歟公全三達尊,此舉可為萬世式。
國子先生無馬騎,不能出門望行麾。
憶公高談壯公舉,援筆紀事還成詩。
待次吳陵邑,身修道日章。蘭陔留古郡,花縣得鄰鄉(xiāng)。未即摶扶上,端嫌代斲傷。蕭閒文墨外,樂趣問濠梁。
待次吳陵邑,優(yōu)哉閱歲年。鳳池疏海角,鶠閣竦城顛。蒔藥時分穎,栽花自溉泉。新篇談笑就,寄自魯邦傳。
待次吳陵邑,行趨寶婺邦。蔥蘢連越岫,澄澈泳桐江。八詠風生座,雙林月映窗。勝游知不晚,官履欲飛雙。
待次吳陵邑,常安揭小軒。祗從支遁隱,不問景純言。顏巷居多樂,陶廬似少喧。朝歌屈虞詡,清切未殊恩。
待次吳陵邑,鸝黃報早春。紅歸花蕾淺,青到柳梢新。窮約那趨俗,虛緣自葆真。榮枯多反衍,坐笑黨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