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衡山懷羅荊溪
柴桑劉子宅,
揮手岳云流。
別意憐芳草,
交情問白鷗。
一尊虛夜月,
雙槳下殘秋。
何限依依柳,
臨江綰客舟。
柴桑劉子宅,
揮手岳云流。
別意憐芳草,
交情問白鷗。
一尊虛夜月,
雙槳下殘秋。
何限依依柳,
臨江綰客舟。
柴桑那處劉子的宅居,揮手作別時衡山的云濤奔涌。離別的愁緒憐惜著萋萋芳草,真摯的友情如白鷗般高潔無瑕。面對空樽,徒對夜月;雙槳輕搖,駛向殘秋。江邊無數依依的柳枝,仿佛在挽留即將遠行的客舟。
柴桑:古縣名,今江西九江一帶,此處或指友人居所。
岳云:衡山的云,衡山為五岳之一,別稱南岳。
白鷗:常象征高潔、淡泊的情誼,此處喻與羅荊溪的交情。
一尊:即一樽,指酒杯;虛夜月:空對夜月,暗含孤獨之意。
殘秋:秋末,點明時間;依依柳:古人折柳送別,柳諧音“留”,表依戀。
綰(wǎn):系、捆扎,此處指柳枝似在系住客舟挽留友人。
詩人途經衡山時,觸景生情,回憶起與友人羅荊溪的交游,故借秋江行舟、柳系客舟等場景,寫下此詩以寄懷思。
全詩以“懷友”為核心,通過秋景、柳色等意象的細膩描繪,含蓄表達對友人的深切思念,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一首典型的懷友抒情佳作。
不嫌西照與朝曦,
城郭誰知住翠微。
天幸外門才咫尺,
欲陪杖屨夜忘歸。
信音誰托。思遼西冷月,雁天云邈。算夜永、親搗衣砧,乍寒到九邊,怕郎衾薄。迤邐征塵,夢屏山、客途難索。想天青海碧,悔恨素娥,枉盜靈藥。
封侯縱云綬若。奈催人皓發,胡地笳角。漫浪說、山北燕云,把閒草閒花,待總拋卻。故國荼薇,忍指棲枝殘萼。暫休吟、大旗日落。
白發黃金未易成,何年揖別漢公卿。翩翩東郭先生履,猶向長安雪上行。
木落女兒湖水低,雪花飛過斷橋西。孤山山畔梅千樹,曾見詩人一杖藜。
風雪驢車且未還,暫留薊子在人間。開窗誰識揮毫意,畫出江南萬疊山。
曾披唐史傳遺烈,百戰孤城跡不磨。犄角力堪殲寇盜,殞身功已障山河。名先李郭懸青簡,血并南雷染碧莎。此日楹間修一拜,陣云邊月想悲歌。
繡幔煙沉鐵面寒,沖冠馀怒尚桓桓。戴天定不偕阿犖,斫地還應滅賀蘭。萬古歲時尊俎豆,九幽靈爽托筳篿。即今燈火傾城市,彩繪旌旗徹夜看。
誰料三山下,
浮珠有惠泉。
洗杯如作焭,
卓錫自忘禪。
地是神仙境,
名因衲子傳。
追言昊天觀,
罷驛是何年。
已住煙霞心未死,更開云谷了吾生。磬聲擊罷煙蘿合,釣線收來海月明。
春動樵湖湖水生,逸樵湖光□如城。衰翁獨坐樵□□,□十六峰齊□□。
幔亭隱淪翁,
作庵更名懶。
紛紜萬念繁,
要以一理遣。
我衰百無長,
此興復不淺。
他時儻卜鄰,
心賞符二阮。
古來形家者流談山水,云皆源于西北委于東。三條飛舞趨大海,山筋水脈交相通。
我謂水之流兮,始分而終合,夫豈山之峙兮,愈歧而愈弱。吁嗟乎,水則東入不極之滄溟,山則西出無邊之沙漠。錯亙乾坤萃兩隅,氣象縱橫浩寥霩。
昔我持此言,密默不敢論。足跡遍隴石,了了識本原。隴石之山崛然起,號召峰巒俱至此。東南培塿小于拳,雜沓西行萬馀里。
漸行漸巨化為一,恍若朝宗匯群水。其上寬廣不可計,肉張骨大狀殊異。欲斷不斷勢相蹙,誰信人間猶有地。
譬如亡秦以上之文章,鼓蕩寥天仗真氣。不復矜言小波磔,橫空一往茫無際。
策我馬,曳我裳,天風終古吹瑯瑯。何當直上昆侖巔,曠觀天下名山萬疊來蒼茫。山蒼茫,有終止。吁嗟乎,山之終兮水之始。
飄泊東西類轉蓬,
金剛那怕火來攻。
人間禍福原無定,
世事周旋恨未工。
俯仰乾坤都幻象,
因依客路總優容。
驚心略跡從頭說,
卻感浮生樣樣空。
波光萬頃鳳城東,射鴨堂開思不窮。粵國得瞻山斗近,燕都應嘆廊廟空。鮫人杼軸鳴秋月,蜃氣樓臺散曉風。水產金砂何足異,更看雙鶒下灘中。
豈期日暮見英雄,傾蓋論交意氣中。我有蓬心難用瓠,君乘云翰欲凌空。元戎不厭花溪老,刺史曾知栗里翁。扁贈褒章華袞重,白頭端不嘆途窮。
記得提攜廿載前,風塵憔悴客幽燕。范張篤行超流俗,楊馬宏詞媲昔賢。自別陽春違化雨,空教山斗企遙天。而今始得平安信,喜極臚歡寐失眠。
故人旌節駐黔中,
十八年來事不同。
今日重行黃葉路,
愁人依舊白楊風。
莫想銀絲膾,
冰盤一醉吞。
好為玉帶佩,
朝謁九重門。
年光正似花梢露。彈指春還暮。翠眉仙子望歸來,倚遍玉城珠樹。豈知別后,好風良月,往事無尋處。
狂情錯向紅塵住。忘了瑤臺路。碧桃花蕊已應開,欲伴彩云飛去。回思十載,朱顏青鬢,枉被浮名誤。
奔駒隙短,殘蠟淚乾,始事閉門愁晚。絕妙桃花,不比去年人面。青盼。憶絲楊、對我曾垂眼。又粉碎恩仇,久被閒風閒雨吹散。
寂寞眠孤館。試吊古傷今,山遙水遠。百感蒼茫,上界謫期疑滿。思遣。種愁根、慧劍臨風斷。獨行傳往,幽巖鏟跡,伊人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