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晚眺
小倚江樓晚,天空物外心。
波搖孤塔動,云抱一峰沈。
僵柳迎歸艇,虛檐納暮禽。
此時無限思,空復短長吟。
小倚江樓晚,天空物外心。
波搖孤塔動,云抱一峰沈。
僵柳迎歸艇,虛檐納暮禽。
此時無限思,空復短長吟。
傍晚時分,我輕輕倚靠在江邊的樓閣上;天空遼闊,心境也超脫了世俗紛擾。波浪搖晃,仿佛讓江邊孤塔也隨之晃動;云朵繚繞,一座山峰如同被云朵淹沒。枯萎的柳樹仿佛在迎接歸來的小船,空蕩的屋檐接納了晚歸的鳥兒。此時心中涌現無限思緒,只能空自發出長短不一的吟誦。
物外心:超脫于世俗之外的心境。
沈:同“沉”,此處指山峰被云層籠罩如沉入云中。
僵柳:枯萎、不再茂盛的柳樹。
虛檐:空蕩、未被遮擋的屋檐。
納:接納、收留。
短長吟:指因思緒復雜而發出的長短不一的吟誦聲。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某次傍晚登江樓遠眺時所作。通過對江邊晚景的細致觀察,抒發觸景生情的復雜心緒。
《江樓晚眺》以江樓晚眺為視角,描繪波塔、云峰、僵柳、暮禽等景物,營造出寧靜而略帶蕭瑟的意境。詩中擬人、動靜結合等手法的運用,既展現自然之美,又隱含超脫與思緒交織的情感。語言簡練清新,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寫景抒情小詩。
嗅花風入鼻,掬水月浮身。
夜靜焚香坐,空山一個人。
萬山松柏繞旌旗,少保南征暫駐師。接得羽書知賊破,爛柯山下正圍棋。
偏裨結束佩刀弓,道上逢迎抹首紅。夜雪不勞元帥入,先禽賊將出洄中。
帷中談笑靜風塵,只用先鋒一兩人。萬里封侯金印大,千場博戲采毬新。
內亂雖平外侮侵,禁煙疏自則徐林。
虎門水漲通洋急,雞嶼云封伴陸沈。
有客叩關伸國力,幾回割地長戎心。
西方彼美東來嫁,我欲因之溉釜鬵。
遂過天寧寺,花香染客裾。
蘚碑迷故事,風障護春蔬。
野草濃于繡,遙山淡若虛。
方今正望雨,宿麥及時鋤。
二十六年曾過此,蕭蕭蘆葦帶荒村。
如今重過頭成雪,渺渺桑麻雨露繁。
風激黃河白浪生,畫船南下日西明。
怡人一片蕭閒趣,兩兩水禽相對鳴。
寶所龍蛇爭守護,自非其人手難措。若于個里到一回,堪與東山稱化士。
上方香飯遠吹風,墮我云堂一缽空。要使人人無食想,卻煩小小現神通。
南庵居士今摩詰,久稔聲光未扣門。忽睹曼殊說三偈,坐令身在對談邊。
吳江高隱仙鄉客,衰鬢長髯白發乾。
滿目生涯千頃浪,全家衣食一綸竿。
長橋水隱秋風軟,極浦煙浮夜釣寒。
因笑區區名利者,是非榮辱苦相干。
一雪頓能晴,
江山萬里明。
故勝茅屋底,
空聽滴檐聲。
微波不是若耶溪,
龕赭煙嵐落日低。
誰向柳陰吹玉笛,
軟云青過海門西。
元禮門前勞引望,
句龍壇下阻歡娛。
此時對局空相憶,
博進何人更樂輸。
秋深夜長,露寒月皎。
鐘聲短底短長底長,蟲聲大底大小底小。
山僧聞得,展轉反側,不寐到曉。
一片祖師心,狼藉知多少。
幽州甲士何翩翩,自許黃金召募年。
插羽東翻滄海日,鳴鐃北掃塞垣煙。
路旁小兒能殺馬,河間姹女工數錢。
不見聽雞劉越石,俠客中原空自憐。
弄晴天,紅薔十丈,盈盈媚初夏。鬧花小架。恰倒影回塘,綠水如畫。柔條亂舞銀墻罅。胭脂千斛瀉。籠繡槅、低枝近手,偏將鴛袂惹。
老松拿云吼濤聲,繁英爭蔓引,松身都化。似天半,作勢處,燭龍將下。看灼灼、猩肌萬點,照十二、樓前渾不夜。
還則慮、晚來風雨,紅顏偏早嫁。
雨霽新涼,小院垂簾,秋風蕭蕭恁早。
聽哀蟬、尚戀碧陰,又寒蛩、暗泣荒草。
病發凋零,愁容損減,傷人易老。
嘆于今、了無多,吟風嘲月懷抱。
便再譜花牒,別翻水調,知音人去杳。
且學坐蒲團,破除煩惱。
洞天白云最好。
一片冰心對蓮花,去栽瑤島。
樓高秋色倍堪憐,共倚危欄夕照邊。
幾處河山征戰后,百年懷抱酒尊前。
瀟瀟木落汾西地,黯黯云愁冀北天。
此日吾儕同眺望,吟成梁甫各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