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戲贈鄭干
扁舟撐月轉江湖。煙水湛金鋪。篷底曉涼歌罷,肌膚冰雪初扶。
詩人自是風塵表,佳處句能摹。屬玉一雙飛去,荷花香動菰蒲。
扁舟撐月轉江湖。煙水湛金鋪。篷底曉涼歌罷,肌膚冰雪初扶。
詩人自是風塵表,佳處句能摹。屬玉一雙飛去,荷花香動菰蒲。
一葉扁舟在月光下撐行,輾轉于江湖之間,煙霧籠罩的水面如金色鋪展。船篷下清晨涼意中歌罷,女子肌膚似冰雪初融般潔白。詩人本就有超脫風塵的氣質,佳句能將美好事物描摹。一對水鳥雙雙飛去,荷花香氣在菰蒲間浮動。
撐月:在月光下撐船而行。
湛金鋪:形容煙霧籠罩的水面如金箔鋪展,色澤明亮。
肌膚冰雪:以冰雪比喻女子肌膚潔白晶瑩。
風塵表:指超脫世俗風塵的氣質與風度。
屬玉:水鳥名,即鸊鷉(pì tī),形似鴨而小。
菰(gū)蒲:菰草與蒲草,均為水生植物。
此詞為贈友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為詞人于江湖游歷期間,與友人鄭干相伴時所作,通過對舟行生活的描繪,展現二人交游的閑適與對彼此才調的欣賞。
全詞以“戲贈”為旨,通過江湖泛舟、歌罷賞景等場景,突出友人鄭干超脫風塵的氣質與詩才。意象靈動,語言清新,既寫實景,又傳雅趣,體現了詞人對友人的贊賞與對自在生活的喜愛。
聞君感嘆二毛初,舊友相依萬里余。
烽火有時驚暫定,昨日風光還入戶,登山臨水意何如。
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云。
陶令門前菊,余花可贈君。
昔別醉衡霍,邇來憶南州。
今朝平津邸,兼得瀟湘游。
稍辨郢門樹,依然芳杜洲。
微明三巴峽,咫尺萬里流。
飛鳥不知倦,遠帆生暮愁。
涔陽指天末,北渚空悠悠。
枕上見漁父,坐中常狎鷗。
誰言魏闕下,自有東山幽。
衰病已經年,西峰望楚天。
風光欺鬢發,秋色換山川。
寂寞浮云外,支離漢水邊。
平生故人遠,君去話潸然。
墟落歲陰暮,桑榆煙景昏。
蟬聲靜空館,雨色隔秋原。
歸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
終當報蕓閣,攜手醉柴門。
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還。
迢遞高樓上,蕭條曠野閑。
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
浮客時相見,霜凋動翠顏。
溪上遙聞精舍鐘,
泊舟微徑度深松。
青山霽后云猶在,
畫出東南四五峰。
湘山木落洞庭波,
湘水連云秋雁多。
寂寞舟中誰借問,
月明只自聽漁歌。
從軍非隴頭,師在古徐州。
氣勁三河卒,功全萬戶侯。
元戎閫外略,才子握中籌。
莫聽關山曲,還生塞上愁。
歲晏蒼郊蓬轉時,
游人相見說歸期。
宓君堂上能留客,
明日還家應未遲。
秋入長沙縣,蕭條旅宦心。
煙波連桂水,官舍映楓林。
云日楚天暮,沙汀白露深。
遙知訟堂里,佳政在鳴琴。
世路還相見,偏堪淚滿衣。
那能郢門別,獨向鄴城歸。
平楚看蓬轉,連山望鳥飛。
蒼蒼歲陰暮,況復惜馳暉。
昨日始聞鶯,今朝蟬又鳴。
朱顏向華發,定是幾年程。
故國白云遠,閑居青草生。
因垂數行淚,書寄十年兄。
村映寒原日已斜,煙生密竹早歸鴉。
長溪南路當群岫,欲待主人林上月,還思潘岳縣中花。
曙雪蒼蒼兼曙云,
朔風煙雁不堪聞。
貧交此別無他贈,
唯有青山遠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