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相公三湘圖
昔別醉衡霍,邇來憶南州。
今朝平津邸,兼得瀟湘游。
稍辨郢門樹,依然芳杜洲。
微明三巴峽,咫尺萬里流。
飛鳥不知倦,遠帆生暮愁。
涔陽指天末,北渚空悠悠。
枕上見漁父,坐中常狎鷗。
誰言魏闕下,自有東山幽。
昔別醉衡霍,邇來憶南州。
今朝平津邸,兼得瀟湘游。
稍辨郢門樹,依然芳杜洲。
微明三巴峽,咫尺萬里流。
飛鳥不知倦,遠帆生暮愁。
涔陽指天末,北渚空悠悠。
枕上見漁父,坐中常狎鷗。
誰言魏闕下,自有東山幽。
昔日分別時在衡霍之地醉酒,近來時常回憶起南方的州郡。如今在平津侯的府邸中,仿佛能兼得一次瀟湘之游。漸漸能辨認出郢門的樹木,那芳杜洲還是依舊模樣。三峽在微光中隱約可見,雖近在咫尺卻似有萬里之水流淌。飛鳥不知疲倦地飛翔,遠行的船帆勾起傍晚的愁緒。涔陽指向天邊,北面的水中小洲空蕩而悠遠。躺在床上好似見到漁父,坐于席間常與鷗鳥親近。誰說在朝廷之下,就沒有東山那樣的清幽之境。
衡霍:衡山和霍山,這里泛指南方的名山。
邇來:近來。
平津邸:指劉相公的府邸。平津,漢代公孫弘被封平津侯,此借指劉相公。
郢門:郢都的城門,這里泛指楚地。
芳杜洲:長滿香草杜若的水中小洲。
三巴峽:泛指巴地的三峽。
涔陽:古地名,在今湖南澧縣東南。
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門,代指朝廷。
東山: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后泛指隱居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劉相公可能是當時的一位宰相,詩人在其府邸看到所繪的三湘圖,回憶起南方的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身處朝廷,可能在官場中既有對南方山水的懷念,也有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借觀畫抒發對南方山水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虛實結合,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寫景抒情技巧。
玉質誰教吐絳英,碧欄干外一枝橫。只應春色濃如酒,醉倚東風睡未醒。
險阻艱難嘗備矣,毋忘十九年前。臨河投璧此何言。龍蛇空故國,熊犬守鈞天。蹇叔不來收戰骨,二陵風雨年年。地毛生遍舊山川。叢臺歸劫火,綿上剩寒煙。
花開花落一禪龕,欲結三年半日談。愛水情根如不了,依稀來證老瞿曇。
樽設在堂,以俟俊乂。三山共承,雕琢錯帶。
人材莫謂世全無,用則賢良棄則愚。孔圣既生顏閔在,周家才起甫申俱。歸恩報德還忠實,附熱趨炎屬佞諛。散盡田文門下客,獨馀馮子是名儒。
縹緲重霞擁石麟,甘霖南服萬家春。大農國計籌偏遠,博物名儒識幾人。已見陽回天地闊,還邀樾蔭水云新。海門金磬敲寒月,不盡清光對玉輪。
陽吹朝來動遠空,九重春與萬方同。金盤北望思承露,玉琯東回驗相風。日月催人雙鶴鬢,江湖容我一漁翁。十年舊夢成追憶,曾侍朱衣紫殿中。
來復曾聞報一陽,卻疑十日出扶桑。沐猴何地非荊楚,斗虎誰人是卞莊。迫歲星辰多薄蝕,先春云氣早飛揚。從今化國應舒暇,短晷寧為一線長。
老色蒼蒼耳向聾,秋聲欺得白頭翁。已甘草詔元無分,只苦耽詩久欠功。引興從容風月足,放懷浪宕水云空。雨馀涼意生庭戶,夜半天河鵲信通。兩眼旋花雪點須,鉆頭故紙枉工夫。倦懷懶附子公櫝,閑性熟諳摩詰圖。枝拂云香行到桂,葉隨風舞又催梧。乘槎欲到空青問,織女牽牛事有無。
杯水孤燈伴客吟,危峰咫尺氣蕭森。捲簾臥聽巴山雨,風冷中庭夜已深。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樓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回首天涯憶故鄉,忽驚節候又重陽。斷腸何處啼猿月,警夢當階唳鶴霜。擊楫幾時清海浦,枕戈猶未掃欃槍。可憐多少英雄骨,空照黃花吐烈香。
天將雨,山出云,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云吐近山出,遠岫婪酣吞欲入。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后高低殊戢戢。想當畫史欲畫時,磅礴含章幾回立。忽然紙上玄云翻,雨腳旋來風勢急。至今蔚薈吹不散,白晝高堂空翠濕。雷聲虺虺天冥冥,山前不見行人行。鷓鴣啼斷山雨歇,石橋小瀨湔湔鳴。叢林屋角參差倚,落紅滿庭人未起。憑誰說與顧虎頭,寫置幼輿巖石里。
快風消暑。門近雨邊梅子樹。晝夢騰騰。急雨聲中喚不醒。輕衫短箑。林下日長聊散發。無計醫貧。長作云山高臥人。
野桃競破胭脂簇,新水回溪渙寒玉。美人曉云繞犀綠,阿郎蹴鞠誰家歸。青綾正暖蝴蝶飛,輕風催換吳羅衣。西街獅子五色舞,東街土牛迎甲午。山人起聽四更雨,江城謾擊娛春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