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師之金陵
留都吳建業,常伯古司空。禮樂歸宗匠,經綸屬國工。
曉云隨去馬,秋月聽征鴻。時有懷君夢,清宵入漢宮。
眾望歸臺鼎,王言作朕虞。積薪嗟自漢,乘傳且游吳。
勝可探三島,閒堪賦兩都。秣陵馀王氣,懷古見雄圖。
去去辭金馬,行行向石頭。臺高曾宿鳳,官古舊名鳩。
南北皆榮遇,江山足壯游。獨令桃李士,日夜望仙舟。
昔校陪京士,曾看吳苑花。今參玄武部,還泛大江槎。
世路疲行役,風塵老歲華。棲筠原重望,日下看宣麻。
留都吳建業,常伯古司空。禮樂歸宗匠,經綸屬國工。
曉云隨去馬,秋月聽征鴻。時有懷君夢,清宵入漢宮。
眾望歸臺鼎,王言作朕虞。積薪嗟自漢,乘傳且游吳。
勝可探三島,閒堪賦兩都。秣陵馀王氣,懷古見雄圖。
去去辭金馬,行行向石頭。臺高曾宿鳳,官古舊名鳩。
南北皆榮遇,江山足壯游。獨令桃李士,日夜望仙舟。
昔校陪京士,曾看吳苑花。今參玄武部,還泛大江槎。
世路疲行役,風塵老歲華。棲筠原重望,日下看宣麻。
留都就是過去的吳地建業,您就如同古代的常伯、司空之臣。禮樂之事都歸您這位宗師掌管,治國的謀略也由您這樣的國之能臣來謀劃。早晨的云朵伴隨著您離去的馬匹,秋夜的月光下聽著遠行的大雁鳴叫。我時常會在夢里懷念您,在清靜的夜晚夢到您在漢宮之中。眾人的期望都寄托在您這位臺鼎大臣身上,帝王的言辭如同對您的信任。可嘆漢朝有積薪之喻,您暫且乘傳車去游歷吳地。您可以探尋三島的勝景,閑暇時還能創作如《兩都賦》般的佳作。秣陵還留存著帝王之氣,懷古能看到當年的雄偉藍圖。您漸漸離開金馬門,一步步走向石頭城。高臺曾有鳳凰棲息,您所任官職古老且有名。南北任職您都榮耀非凡,江山壯麗可供您盡情游覽。唯獨讓我們這些如桃李般的學子,日夜盼望著您的歸舟。過去我在陪都參與士子校考,曾觀賞吳苑的花朵。如今我在玄武部任職,還乘坐著在大江上漂流的木筏。人生道路上我疲于奔波,在風塵中歲月老去。您本就聲望極高,不久后定能看到您在京城接受任命。
留都:指南京。吳建業:三國時吳國建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常伯: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后泛指朝廷大臣。司空:古代官名,掌管工程。
宗匠:指學術、技藝上有重大成就而為眾人所推崇的人。
經綸:本指整理絲縷、理出絲緒和編絲成繩,統稱經綸,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去馬:離去的馬,指老師前往金陵。
征鴻:遠飛的大雁。
臺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為臺鼎,意為如星有三臺,鼎有三足。
朕虞:指帝王的信任和重用。
積薪:典出《史記·汲鄭列傳》,比喻資格老的人被排在后面。
乘傳:乘坐驛車。
三島:傳說中的海上三仙島,這里泛指勝景。
兩都:指東漢班固所作《兩都賦》,分《西都賦》《東都賦》。
秣陵: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江蘇南京。
金馬:漢代宮門名,這里指朝廷。
石頭:指石頭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清涼山。
宿鳳:傳說鳳凰棲息之處。
名鳩:不詳,可能與官職有關。
桃李士:指學生。
陪京:指南京。
吳苑:指吳地的園林。
玄武部:不詳,可能是作者任職的部門。
大江槎:在大江上漂流的木筏。
棲筠:可能借指李棠翁老師,有賢能、聲望高之意。
宣麻:唐宋任命將相,用黃、白麻紙寫詔書,在朝廷宣布,稱為宣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詩人送別少司空李棠翁老師前往金陵時所作。當時李棠翁老師可能是赴任金陵,詩人在送別之際,表達了對老師的情感和對其前途的祝愿,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老師李棠翁,高度贊揚老師的才能和地位,表達送別之情與美好祝愿。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對仗工整、語言典雅。在文學上體現了送別詩的傳統特色,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功底和對老師的深厚情誼。
身寄人間世,心常古鏡如。
喚醒狂蝶夢,掃盡老狐書。
年出鄉閭右,貧過仕宦初。
村村是桃李,豈獨愛吾廬。
新涼一夜入郊墟,晨起衣巾爽有余。
燕欲委巢雛盡去,扇猶在手意先疏。
題詩又滿牛腰束,采樂常攜鴉觜鋤。
湖上從今風月好,不妨隨處命籃輿。
我行初無折簡招,出門十里未覺遙。
憩裝蕭蕭北崦寺,策蹇渺渺西村橋。
眉頭那可遣愁到,舌本正要著酒澆。
寒風朝作入裘褐,荒祠暮過奠桂椒。
平郊煙斂見聚落,細路日落逢漁樵。
安得丹青王右轄,為寫此段傳生綃。
寺鐘吹動四山昏,系纜來投江上村。
木落不妨生意足,水歸猶有漲痕存。
爐紅手暖書差健,鼎沸湯深酒易溫。
勿為無年憂寇竊,狺狺小犬護籬門。
碓舍臨寒水,漁舟弄夕霏。
烏將九子過,雉挾兩雌飛。
浮世萍無蒂,流年弩發機。
常思南鄭日,縣驛跨騾歸。
覆筿初成屋,編荊旋作門。
孤云生釣瀨,微雨過棋軒。
柳種來傍縣,花栽乞近村。
石欹聊可坐,地褊不成園。
酒榼刳楓癭,香爐斷竹根。
海鷗呼可下,隴鳥教能言。
摶飯迎雙鶴,聯縚系小猿。
山家雖寂寞,隨事有盤餐。
吾兒早自立,所懼非饑寒。
我歸自僊蓬,再疏請掛冠。
明恩華其行,汝亟忝一官。
得祿寧甚遠,懼違菽水歡。
我年且九十,亦覺去汝難。
生死要相守,豈憚聯征鞍。
但恐老益衰,千里愁關山。
官期猶累歲,言之已辛酸。
村醪瀉盎盆,山果亦滿盤。
春風吹桃李,一笑且團欒。
人事銷沉渺莽中,此身元合付天公。
儒生可逐惟求忘,社酒常辭不怕聾。
鬰鬰稻苗欣出穗,汪汪陂水告成功。
老民莫道渾無用,能為明時祝歲豐。
放翁老去未忘情,鏡里森然白發生。
一片常愁見花落,三聲最怕聽猿鳴。
年年雙只路傍堠,夜夜短長城上更。
晚悟一條差似可,孤舟漁火看潮平。
孤學違流俗,危機歷畏途。
逢人增戃怳,看鏡失膚腴。
閉戶書圍坐,移燈影向隅。
空懷四方志,泯默死東吳。
會稽山下樵風溪,翠屏倒影青玻璃。
尤奇峭壁立千仞,行子欲上無階梯。
商山坐看紫芝老,武陵無奈桃花迷。
人間得意妄自喜,一哄憐汝真醯雞。
夜夜燃燈旦旦香,修行老尚墮微茫。
齋居自許塵心盡,遇事方知業力強。
兩屨生云入灊皖,孤舟載月上瀟湘。
道人行李君毋笑,惟是蓍筒與藥囊。
老子山行肯遽回,直穿犖確上崔嵬。
未夸腳力如平昔,且喜眉頭得暫開。
廟后故梁龍化去,山前遺箭鶴銜來。
囊錢已盡君無笑,草草猶能把一杯。
夫子終年醉不醒,若為問我故丁寧。
書因遣仆馱黃檗,詩許登山??茯苓。
疇昔但知悲驥老,即今誰不羨鴻冥。
清宵定許敲門否,擬問黃庭兩卷經。
小犬一何警,日夜吠籬落。
老雞則不然,平旦方喔喔。
勤惰各其性,于我何厚薄。
糠粞一施之,且復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