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元暉閤舍歸廬陵
銳氣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風波。
西湖舊識惟鷗鷺,故國重來盡黍禾。
短枕客中生夢少,歸舟江上載詩多。
相逢未久忽相別,奈此夕陽芳草何。
銳氣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風波。
西湖舊識惟鷗鷺,故國重來盡黍禾。
短枕客中生夢少,歸舟江上載詩多。
相逢未久忽相別,奈此夕陽芳草何。
像您這樣銳氣到老都不會消磨,漫漫人生路上歷經了諸多風波。在西湖舊日相識的只有鷗鷺,回到故鄉看到的盡是黍禾。客居時短枕上很少有夢,歸舟在江上載著許多詩篇。相逢沒多久卻忽然要分別,面對這夕陽芳草可怎么辦啊。
閤舍:宋時中書省與門下省屬官的通稱。
銳氣:勇往直前的氣勢。
悠悠:漫長、遙遠。
黍禾:泛指莊稼,這里暗示故鄉的變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遷之中,友人李元暉經歷了人生的起伏,此次要歸廬陵,詩人與之相逢未久便要分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將對友人的贊賞、同情與離別愁緒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現手法。
謝公憂民余,妙語繼兩禪。茲游瞰滄溟,宛在一葉蓮。
木密虛可步,石立髙莫緣。從來看山眼,一洗俱茫然。
蓬萊如有無,空翠蒙云煙。卻疑浩蕩中,天津渺歸船。
崎嶇訪幽勝,眾象爭相鮮。凌髙寓遠目,孤云共軒??。
歸來擁寒衾,耳底酒鳴泉。覓句了不工,青燈暗孤眠。
漸欲拋書卷,行藏任轉蓬。
負暄攜稚子,抱熟覓鄰翁。
接葉猶妨徑,拳芽未著叢。
主林真好事,為我結新紅。
窮秋雜花遠,眷此霜下杰。
明金委珞瓔,寶璐綴環玦。
依依風遞蘭,皓皓日穿雪。
若無夭冶姿,不受眾目悅。
共杯泛其英,攬之腸為結。
誰能踵高門,持以浣中熱。
瓦裂慨平生,無眠枕半橫。
逐臣常內訟,謫夢自多驚。
投曉星河澹,近山鐘鼓清。
晨炊知米賤,猶恐費經營。
霞棬東西嶂,云橫宴樂峰。
瀑泉三百丈,絕壁一千重。
玉茗沾香蕊,金蘭憶醉容。
殷勤祝尊者,為我起乖龍。
老覺身名雨后云,靜看人事臘前春。
愁邉痛飲真長策,詩罷髙歌覺有神。
遠想兩生如可作,晚從三子更相親。
北山剩欲招逋客,未用皇皇嘆積薪。
傳聞公子降生時,慶罷周正繼誕彌。
誰識止戈方黷武,獨如好學務求師。
少年已見镃基好,他日應為將相期。
仁者自然天錫壽,若修陰德更何疑。
不寐苦長夜,起看天未明。
疏星微占曉,宿霧冷遮晴。
人逐秋風老,事隨朝日生。
南飛多過雁,早寄靖邊聲。
雅道于今久寂寥,規橅君肯到祈招。
鯨牙浪闊傾三峽,鵬背云髙負九霄。
但覓圖書供閉戶,不憂勛業誤題橋。
七言起我黃山興,若第詩功不愧蕭。
古縣溪山里,深軒城郭余。
地清從近市,朋好亦多車。
云隱尋山屐,風繙插架書。
會看迎鶴版,不獨愛吾廬。
載酒何人過子云,傳呼雞犬亦驚奔。
門無車馬苔侵徑,坐近池臺竹覆尊。
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過前村。
獨醒楚子真多事,共醉愚溪百尺渾。
髙臺瞰層碧,岫幌森筠幢。
恍如青原人,覿面呼老厐。
胡為未免俗,儒冠學為邦。
曾無白雨手,但補百碎腔。
平生愛山癖,至老成膏肓。
窮探偶會意,夜半力欲扛。
一存短豆戀,心境不得雙。
坐曠燕巢幕,覽勝猿窺窗。
故山如故人,未見心已降。
脂車蠟兩屐,煙云恣沖撞。
竹根掃三徑,荷鍤懸酒缸。
外物不可必,斯言有如江。
開船侵曉霧,轉棹順江流。
寺徑盤龍腹,州旗映馬頭。
水邉香草細,云際小橋幽。
寫物欽清絕,賡篇愧繆悠。
無心事鉛黛,采采菊金黃。
徘徊欲寄遠,云夢連瀟湘。
豈不懷君子,念念不敢忘。
西鄰擊神鼓,東鄰鬧笙簧。
三嗅籬邊英,淚落秋風香。
卓錫千峰里,空門壯大觀。
雨余雙屐冷,風杪一燈寒。
蝸篆團真偈,龍沙絕野干。
婆娑參佛果,登眺已忘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