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二首 其二
紫鸞雙,青鳳兩。縹緲碧城云上。
蘭氣近,王光分。同披綠柳勻。
蓬萊路。三千阻。留下清風一樹。
天似水,月如霜。人間奈夜長。
紫鸞雙,青鳳兩。縹緲碧城云上。
蘭氣近,王光分。同披綠柳勻。
蓬萊路。三千阻。留下清風一樹。
天似水,月如霜。人間奈夜長。
紫色的鸞鳥成雙,青色的鳳凰成對,它們在縹緲的碧城云間飛翔。蘭花的香氣飄近,美玉的光彩散發,一同在綠柳下均勻地享受美好。通往蓬萊仙島的路,被三千險阻隔斷,只留下清風拂過一樹。天空像水一樣清澈,月亮如霜般清冷,人間無奈這夜如此漫長。
紫鸞、青鳳:神話中的神鳥,常象征美好、祥瑞。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碧城:仙人居住的地方。
蘭氣:蘭花的香氣。
玉光:美玉的光彩。
蓬萊:傳說中的仙島。
三千阻:形容路途遙遠、困難重重。
由于沒有更多背景資料,推測此詞創作于詩人對理想有所追求卻遭遇阻礙之時。當時可能社會環境復雜,詩人借神話意象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境界的向往。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和求而不得的無奈。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縹緲,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詞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創作風格。
日上月下,速如電轂。
又是重新,一陽來復。
湛不搖處,暖生寒谷。
籬落梅華,枝枝粲玉。
賀客街頭,亞肩疊足。
借婆裙子拜婆年,不識本來真面目。
溫風起東谷,和氣振柔條。
端坐興遠想,薄言游近郊。
說鬼談天矜博異,自循短發無生意。醉舞仙仙鴝鵒起。
深徑里,怕窺狂態門須閉。
何用扊扅嗟百里,吾生自有驅愁計。卻笑天公煩惱地。
渾如寐,朝朝只灑花間淚。
記得青巖載酒時,
僧窗吹雨夜檐低。
如今共踏南豅路,
卻說青巖看木犀。
三間草屋,傍桃花西塞,一葉扁舟蕩云海。便綠蓑青笠,也勝朝衣,剛成就、范蠡嚴光一派。
得魚閑換酒,狀似松鱸,莫被江城達官買。貌取鷺鷥容,月下收筒,憑歌舞、蘆花世界。
更著個、樵青與煎茶,掃淡墨輕煙,水邊竹外。
三高笠澤,不同時堪恨。休道風標后來俊。看橛頭艇子,長系桃柯,可也有、魏晉間人風韻。
斜風吹細雨,了不須歸,何況月明晚波定。一世住鱸鄉,飽飯莼菰,渾不識、洛城秋信。
便天子、傳宣不呼名,把生謚玄真,玉雕私印。
雨晴春又盡,忽忽信舟輕。
松嶺云不定,柳塘風易生。
出波雙浴鶴,隔竹一啼鶯。
何意林芳歇,幽懷得共傾。
春風欲動碧波平,
妙手行春遍海城。
九十光陰盡韶麗,
兩輪日月最分明。
云散青霄月放明,
時聞前岸浩歌聲。
平生湖海希蹤跡,
始向丹陽識壩名。
薄暮穿松磴,盤崖路轉通。竹深山磬冷,雁過雪樓空。樵侶時相引,筇枝意漫同。近傳多虎跡,歸興轉匆匆。
樹影疑無地,庵居恰有泉。溪冰危客渡,石籟響寒煙。翠濕常愁雨,山荒不記年。未能留信宿,猿鳥共愀然。
蓮社飄零后,過逢轉自歡。
幽期猶及菊,心賞愜如蘭。
短壁低殘照,高城起暮寒。
合離今日意,莫厭酒杯寬。
庭前梔子樹,
四畔有椏杈。
未結黃金子,
先開白玉花。
論詩誰訝村夫子,愛酒自談中圣人。
先哲風標應未泯,重陽詩酒且從新。
西風豈解通花信,萬物原來有谷神。
今日醉侯吾佩印,肯教螺盞旋生塵。
蜩響才將馀火送,砧聲又迫秋情動。天上雙丸誰播弄。閒愁重,人間白發憑伊種。
一枕瑤妃斟綠甕,驂鸞翳鶴群真哄。覺后匡床無與共。真成夢,亂云封卻華陽洞。
馳心域表,
寥寥遠邁。
理感則一,
冥然玄會。
憶昨淳熙謹萬微,再登耆哲貳繁機。謀猷入告宸心沃,俊乂旁招物望歸。惠斂十連遺愛遠,年開九秩近臣稀。全名備福公何憾,念舊傷情涕自揮。
十載山林號后溪,三朝鐘鼎列前疑。進賢自許唐師德,持論人推蕭望之。玉立諸郎傳素業,金聲高弟振清規。送車遠莫陪千兩,誄行深慚措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