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六 蕉陰茗話
庭籠翠幕清如水。綠天陰里茶煙起。湘榻設桃笙。簾波碧一痕。挑燈青鳳脛。話瘦釭花冷。瀹茗記當時。敲詩人睡遲。
庭籠翠幕清如水。綠天陰里茶煙起。湘榻設桃笙。簾波碧一痕。挑燈青鳳脛。話瘦釭花冷。瀹茗記當時。敲詩人睡遲。
茶山八十二癯仙,千首新詩手自編。
吟到瘴煙因避寇,貴登從橐只棲禪。
新于月出初三夜,澹比湯煎第一泉。
咄咄逼人門弟子,劍南已見祖燈傳。
寒謝春才展,怱怱二月中。
算來晴幾日,多是雨兼風。
煙草迷村碧,山桃夾竹紅。
浮名能役我,策馬幾回東。
道人居玉笥,手辟小蓬萊。
門寂山相對,庵空云自來。
茶煙朝宛轉,丹氣夜昭回。
欲助梨花夢,攜鋤獨種梅。
把酒問梅開也未,巡簷搜見兩三枝。
祇緣今歲寒差甚,故比常年花較遲。
折向紛華筵畔看,輸他冷淡水邊時。
含香嚼蘂清無奈,散入肝脾盡是詩。
一官落拓幾星霜,身遠朝廷心下忘。
屢拜黃書叨試郡,何慚白首未為郎。
云山縹緲如招隠,花木欣榮亦向陽。
感激先皇曾賜對,至今朝服帶天香。
誰料三家市,能令兩眼明。
花喧叢蝶戀,簷午亂雞鳴。
忙里青春去,愁邊白發生。
搖鞭問歸路,更乞一旬晴。
日色今朝穩,園林二月中。
池塘展晴綠,桃杏鬭春紅。
犯險升高徑,扶衰藉小童。
黃鸝怕人見,飛過野橋東。
到此全無暑,虛欄千里風。
看飛云度水,聽落石鳴空。
日月忙烏兔,春秋遞燕鴻。
一生塵里過,煙艇羨漁翁。
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賢古道邊。
健筆南軒三大字,高風相國一泓泉。
征途著句雖無暇,詩版留名自可傳。
寺主相邀觀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昔聞放翁歌鏡湖,船尾有酒船頭書。
又聞鑒湖賜賀老,剡川一曲春風好。
番陽之東有重湖,風光與此真不殊。
澄波湛湛秋瑩潔,碧月一片沈冰壺。
彩舟蕩漾搖畫槳,上下天光映虛幌。
踏歌搥鼓樂者誰,武陵樵客來湖上。
賦詩橫槊何英雄,氣概或夸前兩翁。
我思此景勞夢寐,東望咄咄徒書空。
蒼筤林深羽人觀,正傍嚴陵舊釣臺。
山中白云夜或起,洞口丹霞晝不開。
雙成吹笛駕鸞下,葛翁擲杖為龍來。
仙風道骨我亦有,姹女嬰兒君可猜。
季敭欲我來山陰,季思欲我歸嚴陵。
嚴陵山陰兩無住,來去于我如浮云。
飛雪漫漫浙江暮,朔風吹船漁浦渡。
咫尺不到興有余,底須夜出山陰路。
東華塵土緇人衣,顧瞻禹穴何巍巍。
克艱一言萬世師,季敭季敭何時歸。
初來羅浮山,萬變駭林壑。
更作招提游,佳處在中閣。
忽然天地間,一縱千里目。
未論云頂上,此景占仍獨。
近聞泉涓涓,青眺山簇簇。
簷壓喬松低,檻有余霞落。
長風東南來,皓月襟袖薄。
境靜僧幽閑,意遠味淡泊。
抱琴歸去來,禪榻寄一宿。
白云依古山,青霄起孤鶴。
子抱風云志,吾同筆硯游。
眾皆尊大手,老尚客諸侯。
清逼雙溪水,句涵三洞秋。
儉僚非所處,有路在瀛洲。
茶罷晴簷唱午雞,偶騎馿去過東溪。
酒肴分倩樵夫挈,筆硯專令童子攜。
放目水亭欄獨倚,題詩僧舍壁新泥。
興闌歸問來時路,到處蟬鳴日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