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孔道士云庵
道人居玉笥,手辟小蓬萊。
門寂山相對,庵空云自來。
茶煙朝宛轉,丹氣夜昭回。
欲助梨花夢,攜鋤獨種梅。
道人居玉笥,手辟小蓬萊。
門寂山相對,庵空云自來。
茶煙朝宛轉,丹氣夜昭回。
欲助梨花夢,攜鋤獨種梅。
道士居住在玉笥山,親手開辟出這宛如小蓬萊般的仙境。門戶寂靜,唯有青山相對,道庵空蕩,白云自然飄來。早晨,煮茶的煙霧婉轉繚繞;夜晚,煉丹的氣息明亮回旋。我想助那梨花般的美夢成真,便獨自扛著鋤頭去種梅樹。
玉笥(sì):山名。
小蓬萊:指道士居住的地方宛如仙境。
昭回:指明亮回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道家場所,見到道士的隱居生活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對道家修行、隱居生活的推崇,詩人在接觸到這種生活方式后,內心產生共鳴,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道士的隱居生活,突出其清幽、超凡的特點。以簡潔語言勾勒出畫面,藝術感染力強,體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在展現道家生活情趣方面有一定特色。
當年鼙鼓動滇黔,偉業巍然震古今。
海內已酣洪憲夢,天南猶醉共和心。
神奸雖踣根還在,病國多難感最深。
風雨漂搖懷烈士,長教披發助悲吟。
香剎莊嚴甲鄯州,湟西凈土此堪游。煙籠寶篆蟠蝌蚪,風動幡幢醒缽虬。貝葉朝翻云滿閣,部笳宵吹月當樓。好將一滴楊枝水,灑濯邊塵慰杞憂。
宰官身現也奚慚,來證如如半偈譚。伎倆憑教山鬼弄,禪機寧墮野狐參。沙門誰度眾生苦,塞徼吾同士卒甘。偶坐蒲團塵慮息,白毫一道燦優曇。
安樂窩中事事無,唯存一卷伏羲書。
倦時就枕不必睡,歡后攜筇任所趨。
準備點茶收露水,堤防合藥種魚蘇。
茍非先圣開蒙吝,幾作人間淺丈夫。
東墻隔樹有書聲,晚閣長歌坐月明。一隊鄰家小兒子,夜涼分得案頭螢。
道人自是東方朔,分得西池玉色桃。別后好傳青鳥信,大江誰道隔風濤。
池草青青秋水深,杏花壇上坐鳴琴。日長自講先天易,說破羲皇萬古心。
素王宮中多種竹,每分涼影過西鄰。多情只有云夫子,九載彈琴看好春。
別日情多會日稀,嫩涼昨夜入秋衣。除書遠近須相報,好付霜前白雁歸。
新詩贈我燦瑤章,
一讀能教氣一揚。
自笑朗吟人已識,
仙蹤韜晦愧純陽。
謝家亭館盛當時,弦誦俄聞發舊基。鹿洞未能來賜額,菟裘兼可便吾私。雨添書帶庭前草,風動瑯玕砌畔枝。自昔竹林誇放逸,未應文彩似今奇。
方山絕頂白云銜,問道來從九四咸。幾處人煙分海嶼,此公圖像合嵌巖。訂訛無復遺魚豕,擇術先須辨矢函。誰共舞雩沂上樂,愿隨童冠著春衫。
月窗趺坐有誰俱,夜色空明照白須。千畝渭川茅屋外,寒煙深處長王芻。
江寧縣南二十里,簫管竹生慈母山。頭白歸來應卜筑,風標常似畫圖間。
為愛瀟疏種,芭蕉束幾攢。
夜來秋思苦,窗外雨聲寒。
綠蠟煙猶冷,芳心春未殘。
風前如有恨,聊伴寂寥看。
斧殘留得半株斜,
相對微吟到暮鴉。
堪嘆病翁無綺語,
不如枯樹有琪花。
禹吾無間圣所嘆,
治水殆與天同功。
三千年事一炊頃,
窆石嵯峨煙靄中。
生者不聊生,死者已鬼錄。
死視生或優,冥默謝恥辱。
側聞田野間,十人九饑腹。
奈何值狼貪,尚欲肆荼毒。
客去醉眼冷,獨坐數殘菊。
已把傳神畫譜,
又看格在詩評。
月落難尋清夢,
云空乃見高情。
會合良艱期,系匏各異縣。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豈心中愿。
霧重豹成文,水清魚自見。
絲雨冪殘春,春江一問津。
潮生柔櫓逸,風轉片帆伸。
芳草疑無路,垂楊若有人。
暫依煙渚宿,未必白鷗馴。
陳琳才莫敵,投我郢中吟。客舍悠然獨披玩,能使清風生我襟。
陳君本是南岳奇,連城照乘重當時。筆間解掃煙云氣,海內爭看鸞鳳姿。
古來楚國多豪彥,風流文藻生光炫。景差宋玉已寂寞,崔什羅含俱不見。
事往無嗟作者非,祇今又識陳君面。十載讀書云夢潯,一朝獻賦金華殿。
天子臨軒賜顏色,詞場投筆齊嗟羨。登龍君已擅芳名,附驥予慚接歡宴。
歡宴相過帝苑東,長條短條花蕊紅。彩毫夜賦氍毹月,錦勒朝嘶楊柳風。
與君相逢恨不早,握手相看即傾倒。題詩正值好春時,論交況復長安道。
綠綺那能吟妙音,青尊且共開懷抱。許身稷契何慷慨,努力班楊看揮掃。
梁棟須為大廈求,圭璋終作明堂寶。我本煙波漁釣儔,一出風塵空浪游。
東山高臥敢自許,北闕上書今見收。結廬夢憶山中桂,采藥心懸江上洲。
戀闕思親情共切,忽誦清詞消我愁。如君高誼古無有,瀝膽披心憐獨厚。
嗟我虛拋竹籜冠,看君早曳桃花綬。青霄比翼昔同欽,黃金結交世應丑。
人生會合自有時,按劍當年悲白首。芳草凄凄春已過,送春更有新詩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