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明侄薦授翰林兼修國史喜而賦詩
紅燭高燒夜著花,阿咸聞薦入京華。
銀魚佩更通仙籍,紫閣趨時草制麻。
太史名傳司馬氏,東山屐倒謝玄家。
書來深慰家庭慶,奕世恩光未有涯。
紅燭高燒夜著花,阿咸聞薦入京華。
銀魚佩更通仙籍,紫閣趨時草制麻。
太史名傳司馬氏,東山屐倒謝玄家。
書來深慰家庭慶,奕世恩光未有涯。
紅燭在夜里燒得明亮,燭芯開出了花。侄子被舉薦進入京城。他佩戴上銀魚符,與仙籍之人交往,在紫閣中起草皇帝的詔書。他就像太史司馬氏一樣聲名遠揚,也如同東山謝玄家那樣令人驚喜。收到他的書信,深感家族的喜慶,世代的恩寵榮光沒有盡頭。
著花:燭芯開花,古人認為是吉兆。
阿咸:晉阮籍侄阮咸,后常用來稱侄子。
銀魚:銀質魚形的符佩,唐宋時五品以上官員佩銀魚袋。
通仙籍:指與朝中顯貴交往。
紫閣:唐代曾改中書省為紫閣,這里指朝廷機構。
草制麻:起草皇帝詔書,制麻是古代詔書用黃白麻紙書寫。
太史:古代史官,這里指有才華的史官。
司馬氏:指司馬遷等司馬家族的史官。
東山屐倒: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其侄謝玄很有才能,這里用此典表現侄子被舉薦的驚喜。
奕世:累世,世代。
可能創作于詩人侄子被舉薦進入翰林院并參與修國史之時。當時家族因侄子的仕途晉升而感到榮耀,詩人在喜悅的心境下創作此詩,以表達家族的歡慶。
這首詩主旨是慶賀侄子入仕。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家族對仕途的重視和對榮耀的追求。
太息深宵唱楚歌,
君王英略盡消磨。
斬蛇尚有當年劍,
鴻鵠高騫喚奈何!
楊花飛盡散孤村,遠客歸思勞夢魂。欹枕自憐春色晚,滿江風雨一燈昏。
風吹暮雨透輕寒,落日扁舟系未安。遙想故園春草色,祇今猶作夢中看。
風自蕭颾雨自愁,望來云氣每疑秋。登臨畏向高原去,恐有鹡鸰在上頭。
江風陣陣雨霏霏,滿目浮云白日微。尚憶聯床舊有約,不知茲夕愿先違。
清輝寒。夜深閑煞紅闌干。紅闌干。似儂心事,宛轉回環。
宵如煙。有人相守梅花邊。梅花邊。好將梅瓣,細數華年。
繚垣低連蜷,曲廊深?窱。
樓頫平川遠,山壓孤亭小。
微風生古木,薄靄暗疏筱。
來游及青春,光景媚清曉。
嵐氣不可逼,仙掌視縹緲。
安能躡蓮峰,長嘯出塵表。
玉泉聲潺潺,直向螭口瀉。
雹霰落空際,琴筑響階下。
文甃碧苔淺,小彴斷虹跨。
瀺灂鑒毛發,蜿蜒過廊榭。
巖杏含新苞,照影開嬌姹。
我思酌匏尊,更向道人借。
希夷辟洞天,云護石龕邃。
青牛入關后,復此仙跡異。
墮驢有真識,化蝶示幽寄。
巾拂無纖塵,須眉映空翠。
我欲從之游,窺破元關秘。
先生為余言,能覺乃許睡。
池閣新開帝苑東,偶來亭上一尊同。
彩虹拔地紆高樹,玉筍排云入半空。
晴亟尚沾花下雨,暑殘仍愛柳邊風。
隔墻語笑相聞處,只似江南罨畫中。
上公清致出塵凡,幾許云根疊翠巖。
花為奉親時下幄,酒因留客剩開函。
嘉蔬不責新園課,奇石猶鐫舊內銜。
周覽未窮歸未得,半簾斜日下庭杉。
渭河新水淼漫漫,東望踟躕思萬端。
我自可無衰鳳嘆,君今仍作臥龍看。
歸鴻落照鄉心劇,立馬浮云岱色殘。
豈是剡溪偏興盡,古來天上聚星難。
北風吹土染征裘,岐路安期可自由。
疋練轉深吳馬色,千金不散鮑山愁。
青萍合日方為劍,白雪寒時獨倚樓。
最好漸圓新夜月,片帆無賴下揚州。
半河樓影半河天,未有行人趁早船。
閒聽賣花聲自好,可須多費買花錢。
山陰劉子無清策,
彭澤陶公有逸才。
種秫劍溪休更問,
俸錢須買菊花栽。
馬脊山何處,苕峣隔萬重。
地偏人鮮到,天遠雁難逢。
春草他年夢,浮云此后蹤。
弟兄有龍驥,所望亢吾宗。
客授蒙傾蓋,朝參喜綴班。
開藩才一水,去國遂千山。
晚遇名方重,言歸鬢未斑。
功名付諸子,含笑謝塵寰。
智愚上下爾自異,尺寸不差公短長。
畢竟昌黎仍舊好,何曾人說段文昌。
雅韻弦歌感不窮,
藝林早已仰高風。
古今上下三千史,
恩怨分明一曲中。
江上風煙暗不開,長安消息費疑猜。
時清孰道三生福,世亂方知百事哀。
城闕深春叢虎豹,山川故國滿蒿萊。
雄心獨有千秋在,豈為流離嘆不才。
行游策輕車,逍遙入仙家。
江流抱層城,三市溢繁華。
修風扇微和,東皋被丹霞。
好鳥鳴芳叢,流聲一何喈。
嘉賓諧夙晤,張筵蔟奇葩。
雜沓促飛觴,妙曲間清笳。
勝會豈有常,且復樂無涯。
謔浪歡既醉,言歸日云斜。
輕軀深恐逐風翔,
柔軟難禁羅綺裳。
如此溫柔真可老,
君王偏戀白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