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命酌終南山水天煉師于海珠信宿賦此
共道珠江鉅且圓,何如罔象得遺玄。驪龍戲去浮波上,神女擎來獻佛前。屹立狂瀾標億劫,平開勝概入諸天。乾坤幻境渾如此,弱水三山恰并傳。
自性本來無執著,為仙為釋更為儒。乍看卓錫依珠寺,須信棲神上玉都。苦海波濤原浩浩,覺城色相本無無。大千世界河沙數,盡入如來一黍珠。
石龍浩劫度何年,島嶼中流別表天。燈火沖霄歡海若,星河留月醉神仙。國開極樂吾能到,夢入華胥爾覺先。一顆摩尼眇珠黍,三千世界本完全。
共道珠江鉅且圓,何如罔象得遺玄。驪龍戲去浮波上,神女擎來獻佛前。屹立狂瀾標億劫,平開勝概入諸天。乾坤幻境渾如此,弱水三山恰并傳。
自性本來無執著,為仙為釋更為儒。乍看卓錫依珠寺,須信棲神上玉都。苦海波濤原浩浩,覺城色相本無無。大千世界河沙數,盡入如來一黍珠。
石龍浩劫度何年,島嶼中流別表天。燈火沖霄歡海若,星河留月醉神仙。國開極樂吾能到,夢入華胥爾覺先。一顆摩尼眇珠黍,三千世界本完全。
都說珠江宏大而圓潤,怎比得上無形之道領悟的玄奧?驪龍戲珠浮于波上,神女捧珠獻于佛前。它在狂瀾中屹立億萬年,展開勝景通向佛國諸天。天地間的幻境皆如此,弱水三山的傳說恰好并傳。自性本無執著,無論是成仙、為僧還是學儒。初看像僧人駐錫于珠寺,實則心神棲息在仙都玉京。苦海波濤本就浩蕩,佛國色相本非空無。大千世界如恒河沙數,都融入如來的一粒黍珠。石龍歷經浩劫不知多少年,島嶼在江心另成天地。燈火沖霄令海神歡悅,星河映月讓神仙沉醉。極樂世界我能到達,華胥之夢你先覺醒。一顆如黍米的摩尼寶珠,本就包含完整的三千世界。
罔象:古代傳說中無形的水怪,此處指道的無形狀態。
驪龍:傳說中黑色的龍,頷下有寶珠,常與龍珠故事相關。
億劫:佛教時間單位,指極漫長的時間,一劫為天地從生成到毀滅的周期。
諸天:佛教術語,指護法神或佛國世界的多重空間。
弱水三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位于弱水中。
卓錫:僧人手持錫杖駐留,指在寺廟中居住。
玉都:道教術語,指神仙的居所,如天上的都城。
覺城:佛國,指覺悟者居住的世界。
黍珠:像黍米一樣微小的寶珠,佛教常以小喻大,象征萬物蘊含于細微。
摩尼:梵語“牟尼”的音譯,指寶珠,喻指清凈智慧。
三千世界:佛教術語,以須彌山為中心,包含小、中、大三千世界,泛指宇宙。
此詩當作于元夜(元宵節),作者與終南山的水天煉師于廣州海珠島相聚留宿時。結合詩中“佛前”“仙釋儒”“極樂”等內容,推測創作背景或與當時佛道思想盛行、文人雅集論道的風氣相關,作者借景抒懷,探討宇宙與自性的關系。
全詩以珠江海珠勝景為引,融合神話傳說與佛道哲理,通過“黍珠納世界”等意象,闡述自性本空、萬物圓融的核心思想,體現了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文人思維,是一首兼具寫景與哲思的佳作。
拓開眼界白云鄉,老去登高興轉狂。
更上一層如世外,閑思千載幾斜陽。
人歌人哭分三處,半醉半醒合兩忘。
腳下游人還指點,白頭幾個是仙郎。
且就關山賒月色,何妨復嶺一登高。
神皋共慶豐年樂,廣武宜知稼穡勞。
紫殿駕車輕絕塞,嚴霜杲日動征袍。
十年未雪遼山恥,不斬樓蘭負寶刀。
青青古柏插蒼穹,寫出丹里半嶺紅。
雙懸古井分清濁,獨鎮天中馘寇戎。
洪武最先龍虎戰,宋家漫說趙韓功。
清流一派停公旆,百萬雄兵誰與同。
磨劍清泉靜可探,游人三過為停驂。
亂抽山筱棲寒野,凈洗云根傍野巒。
煮橡齋廚挑水急,尋詩玄室下山淹。
遠公送我真遠矣,高閣應許日搆藍。
吹鳳管,奏鸞簫。合良宵。
人紅袖,帳紅綃。月玲瓏,山嫵媚,佩聲飄。
桂馥馥,漏迢迢。麝香消。
銀燭艷,繡簾搖。逗巾香,拭膩粉,念奴嬌。
臘盡雪晴春欲柔,
濛濛煙柳認瓜洲。
潮生潮落無窮事,
江水東西不限愁。
憶我丙戌年,春風三月時。駐馬樊仲國,渡江恣盤嬉。
背載雙葫蘆,笑殺襄陽兒。興到即野飲,菜花迷大堤。
尋碑萬山頂,訪古習郁池。曉探鹿門去,晚度檀溪歸。
落日三板船,快瀉青琉璃。蒼蒼漁梁渡,馀映依山陂。
同袍兩三人,今或宰木累。當年仲宣樓,為我作生期。
城頭一揮筆,頃刻千字詩。瓠落秖無用,成就蒼髯髭。
風雪滿天地,江山寂如遺。殘檠照顏色,小火不上衣。
豈獨□倦意,傷懷空自知。
醉鄉須待我,詩社莫添人。
祇道秋蕭索,木犀能再開。
驚看倚修竹,便恐滿蒼苔。
花瘦非疇昔,香深有自來。
微吟真浪爾,細折為誰哉。
一年驚又臘,風雪送歸程。
海上歲將盡,天涯人獨征。
依官成拙計,負米困勞生。
更有高堂望,迢迢念子情。
煙愁雨膩,花厭厭、剛是芳菲期節。細檢廣陵三十譜,金帶可曾圍靨。浩態龍盤,梢頭繭栗,爛漫堆紅雪。春歸人去,江蘺持贈誰悅。
說甚花相花王,無端謫降,又說花婢妾。開不同時花自異,一例強為差別。香草無心,美人無語,憑爾優和劣。代花湔雪,諢名應早拋撇。
蕭蕭鄉路往來頻,一度看花一度新。
病里無端過好景,客中又復送殘春。
蘇臺歌舞銷魂夢,茂苑芳華付劫塵。
只有堤邊楊柳樹,年年長拂渡江人。
病里春光只漫消,碧山回望轉迢遙。慈恩閣上題詩客,正得君王放早朝。
老去文園渴未消,甘泉春從屬車遙。倦來一枕山窗夢,滿耳黃蜂鬧午朝。
晻晻轟轟有物催,
端如鬼駕北溟來。
百昌一種得甘雨,
蛇不耆乾苕卵摧。
玉幾諸峰映碧川,
浴鷗飛鷺各悠然。
主人起慰蒼生望,
猶夢溪頭理釣船。
玉筍班中第一人,堂堂風采照公卿。箕裘四世儒科貴,簪橐三朝法從榮。
廣廈細旃多啟沃,黃扉青瑣罄忠誠。經綸未了猶遺恨,信史空留后世名。
哀榮終始冠當時,何況人生七十稀。峴首正思羊叔子,宣城還憶謝玄暉。
松階方俟甘泉對,蒿里俄驚朝露晞。他日西州忍重過,為公回首一沾衣。
荊山和氏璧,流水伯牙琴。
豈不宜高價,其如乏賞音。
功名陶大塊,學業粹分陰。
不受窮通囿,方知玉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