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務觀城西書事二首 其一
臘盡雪晴春欲柔,
濛濛煙柳認瓜洲。
潮生潮落無窮事,
江水東西不限愁。
臘盡雪晴春欲柔,
濛濛煙柳認瓜洲。
潮生潮落無窮事,
江水東西不限愁。
臘月將盡,雪后天晴,春意開始萌動。在濛濛霧氣中,如煙的柳色讓我仿佛看到了瓜洲。潮水漲起又落下,世間有無窮無盡的事情。江水向東向西流淌,也載著我無盡的愁緒。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務觀:陸游的字。
臘盡:臘月將盡。
柔:柔和,這里指春意萌動。
瓜洲:在今江蘇邗江南長江邊,與鎮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軍事要地。
此詩是作者依照陸游《城西書事》詩韻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結合南宋時期的背景,當時國家處于分裂狀態,戰事不斷,文人往往會在詩中流露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個人的愁緒。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世事無常和抒發愁緒。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之景寫人間之事與心中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名氣不高,但也體現了南宋時期文人的情感傾向和創作風格。
朝來玉阜向芝川,暮轉婁城百里懸。僮識我心寧悼苦,馬知人意不須鞭。青青隴麥迷殘照,靄靄江村鎖夕煙。甫到淮云星月爛,扣門驚破老僧禪。
偶來借榻淮云寺,愛爾禪房事事清。煙穗繞屏香漸爇,雪花浮鼎茗新烹。蘿窗有月還生白,檐鐸無風或自鳴。他日遠尋蓮社約,也須沽酒慰淵明。
峻岳高攢海甸標,霞光千里蕩扶搖。為尋古帝登封跡,來赴真仙汗漫招。縹緲孤陰生大野,虛無靈氣變叢霄。金繩玉檢從誰問,獨立高丘記往朝。
夙憶名山北岸冠,天風海日振穹巒。金庭景倒三千界,玉棧云飛十八盤。九節自攜青竹杖,三花誰掃碧霞壇。翛然下覽眾山小,矯首蒼茫六合寬。
停針無語倚妝臺。花信費疑猜。山桃未破,海棠猶睡,林杏初開。
今年畢竟春寒重,梁燕不曾來。清明時節,陰晴氣候,懊惱情懷。
茲亭何岧峣,
下瞰伊與洛。
惟昔定鼎地,
絕云飛觀閣。
姬公安在哉,
氣象空回薄。
五老機緣共一方,
神鋒各向袖中藏。
明朝老將登壇看,
便請橫矛戰一場。
江南斷續多洲渚。
閒云閒樹無重數。
藕花叢里玉人來,
玉管金簫煙雨。
畫船維系難留住。
江上落花飛絮。
本來公子是無腸,
更說甚、斷腸草處。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堯夫代記時。
官職固難稱太史,
文章卻欲學宣尼。
能歸豈謝陶元亮,
善聽何慚鐘子期。
德若不孤吾道在,
堯夫非是愛吟詩。
鐙鎖寒光樹鎖煙
小樓寥廓獨蕭然
九峰有夢人千里
萬瓦無聲月滿天
酒醉劍鳴空飲泣
夜深雞舞不成眠
壯心歲暮誰堪語
搔首長歌付短箋
筱壁含煙澹,椒花滴露稀。風吹細雨曉云低。十二碧峰迷。神女祠前淚,清猿峽里啼。瞿塘新水曲塵微。行客自依依。
寒雨蘿衣濕,晴云蕉帔開。空舲峽下近陽臺。誰向夢中來。叢笛江妃廟,孤舟新婦隈。山花石竹不須栽。看作小姑釵。
千年玉水閟深林,
十里重岡隔世塵。
猶恨子陵饒舌在,
卻當戶口告行人。
河梁尊酒沸江東,滿道旌旗擁竹筇。嶺外孤城原是鳳,君家一駕自如龍。清風帝里誇三戶,赤日天門步九重。十尺豐姿應賜問,為陳海嘯涕無從。
望望芝云紫氣浮,仙舟元禮羨風流。八千里外遵江漢,九五班前拜冕旒。白玉獻將天北極,黃金頒自殿東頭。嚴程屈指春明轉,海上花間待一籌。
離鄉才十日,已動故園思。
始信居家樂,方知作宦癡。
孤燈遙夜耿,新月半窗窺。
最喜三更夢,喃喃聽誦詩。
野蔌隨宜酒半醺,
富兒盤饌擁紅裙。
蘭亭會上無絲竹,
芥蒂區區笑右軍。
騷人千古此端陽,
午夢初回返故鄉。
莫把愁腸拚百結,
且將杯酒假佯狂。
薄衾小枕重門閉。
孤燈照著人無寐。
風雨夜來多。
春寒可奈何。
深閨香暖處。
還解憐人否。
只道不來歸。
那知心似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