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同年繪像圖六首 其六
既搦爾管,亦撫爾琴。
嗟我諸友,東西北南。
言笑云云,實諧我心。
既搦爾管,亦撫爾琴。
嗟我諸友,東西北南。
言笑云云,實諧我心。
既握起你們的筆管,又彈奏你們的琴弦。可嘆我的諸位友人,如今分散在東西北南。昔日的歡聲笑語紛紜,實在契合我的心田。
搦(nuò):握持,拿著。
管:指筆,古代以竹管為筆桿,故稱。
撫:彈奏。
嗟(jiē):感嘆詞,可嘆。
云云:眾多、紛紜的樣子。
諧:和諧,契合。
此詩為作者觀《翰林同年繪像圖》所作。翰林同年指同榜考入翰林院的進士,繪像圖或為記錄當年同僚相聚的雅事。詩當作于友人因仕途離散后,作者見畫生情,回憶昔時交游之樂,抒發對同僚情誼的珍視。
詩通過描繪與翰林同年持筆、撫琴的雅事及離散現狀,回憶歡聚時光,表達對友情的珍視。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是記錄文人交游情誼的典型之作。
處處芙蕖處處堂,
閑行何地不清香。
歸舟又趁晚涼急,
十里湖光蘸夕陽。
明光起草五云邊,猶憶同參雪竇禪。
花雨石床聽說法,竹林茶鼎愛談玄。
拂衣未許還廬社,飛夢時能墮輞川。
借問玉皇香案吏,何如兜率鍊形仙。
悟澈禪宗最上乘,橫塘十里碧波澄。涼云過雨清如沐,曉月和煙淡不凝。剩有妙華輸玉井,更誰好詠嗣松陵。嗟予懺綺心情在,脈脈溪頭愧未曾。
隔浦迢遙喚豈應,宓妃羅襪暈層層。自甘淡泊強無侶,勉著鉛華弱不勝。瑤沼靜含風佩響,玉匙香沁露盤承。名心化處留真相,不獨龍標一片冰。
掃盡攙槍意氣橫,分符嶺嶠重先聲。
潢池兵弄游魂蹙,伏莽途艱旅客驚。
刑亂不嫌從重典,救時豈為博虛名。
他年國史論功罪,嚴郅龔黃鐵并錚。
乾道輔仁,坤德尚沖。
邗溝一水接長天,清淺偏宜暖板船。榆柳蕭蕭三十里,北風吹雪凍成煙。
江南江北柳林中,三日舟行苦朔風。雙槳如飛吹不轉,秣陵東至海陵東。
水落沙乾川路遙,行行未盡十三橋。黃昏且駐儀陵市,露酒車螯慰寂寥。
日落平田海氣凝,風飄萬點艋船燈。兩河水漲漁人喜,楓葉蘆花處處罾。
霜清水涸見漁磯,綱蟹何如籪蟹肥。三十鹽場多海味,一帆相逐故人歸。
圣人生日明朝是,
私地教人屬內監。
自寫金花紅榜子,
前頭先進鳳皇衫。
颼颼風雨竹間聲,亭午高樓暑亦清。
衣濕尚留蕉葉氣,冠欹一任籜皮輕。
愛閒盡日看山坐,乘醉有時繞徑行。
移得胡床依石畔,英英幾處白云生。
上壽觴為合巹尊,
慈寧宮里爛盈門;
春官昨進新儀注,
大禮躬逢太后婚。
物外元無我,
閒中別有天。
臨流時抱膝,
此意向誰言。
數畝青山一剩夫,滿天風月夜琴孤。
卑微自擬無人問,曾有何人一問無。
三千威儀都不修,八萬細行渾不顧。
只因鬧市等個人,被人喚作破落戶。
兜率內院久拋離,縱歸迷卻來時路。
稽首彌勒世尊,得恁寬腸大肚。
語兒溪溯橫塘畔,香塍幾重青樹。莫是李衡,奴問誰封千戶。星丸攢萬點,生不到鄧家園宇。水市煙寒,越童傳販,載歸柔櫓。
閑訪舊蹤跡,書齋靜、三徑蔣生曾住。移接小山叢,伴藤梢如許。宦游嘗未得,悵少日、軟塵羈旅。笑揚州、漫數金包,作九衢秋賦。
武夷宮前九曲溪,好峰多在夕陽西。
仙人飛度無行徑,過客躋攀有杖藜。
草樹陰陰連碧落,風煙裊裊引丹梯。
相傳亦是秦人隱,何必桃源路始迷。
人世浮浮風里塵,不須更問果何因。有時意思悠然處,流水青山便是親。
天地中閒浩浩歌,從他烏兔健飛過。旁人若問功名事,笑指南柯蟻一窠。
春夏交承紅與綠,歲寒三友松與竹。我是蟾宮老桂枝,獨受上天風霜足。
天街追逐邊塵亂,更點聽殘鐘鼓院。歸舟便覺昔年非,高枕已忘前日倦。
粟瓶酒榼近多空,書友詩朋亦閒逢。只有漁樵是知己,也嫌老似雪中松。
蕭蕭四壁住殘生,不學神仙不學僧。有酒未能忘北海,種瓜且自學東陵。
自分書生他未暇,物外人來偶清話。老聃主見一字虛,莊叟寓言專是化。
不到西峰為日久,一日一日一日又。明日有約為此游,一片云山想依舊。
正覺留題久岑寂,此后此意誰知得。老僧揖入廊東頭,摩挲石刻令人憶。
老佛眉閒屋漏愁,殘廊腳下草光浮。誰能饑坐蘆穿膝,莫問神通石點頭。
小小杯盤共話情,茲行聊爾過浮生。瘦吟學士如工部,楷法書來近率更。
四坐詩成以成卷,醉舞者半歌者半。薄云疏雨且早歸,杜鵑自催鶴自怨。
隨意提攜容易率,相約明朝更今日。太白盡可詩百篇,堯夫卻有四不出。
游了南山山外山,北山下住更幽閒。消磨永日何妨睡,受用清風不用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