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冠抄詩
口謾吟哦手謾抄,風壇疏竹晝相敲。不知今日滄溟上,天放何聲此處高。
雪月風花信手抄,皇王帝霸入推敲。伊川擊壤三千首,都共南風一項高。
君到詩情每被抄,玉臺秋磬借僧敲。門前荷簣知心否,云鎖千峰月正高。
屋下塵編不暇抄,狂歌試把鐵橋敲。秋風背取詩囊去,且看擎天柱杖高。
口謾吟哦手謾抄,風壇疏竹晝相敲。不知今日滄溟上,天放何聲此處高。
雪月風花信手抄,皇王帝霸入推敲。伊川擊壤三千首,都共南風一項高。
君到詩情每被抄,玉臺秋磬借僧敲。門前荷簣知心否,云鎖千峰月正高。
屋下塵編不暇抄,狂歌試把鐵橋敲。秋風背取詩囊去,且看擎天柱杖高。
口中隨意吟誦,手中隨意抄寫,風壇邊稀疏的竹子在白天互相敲擊作響。不知今日在那蒼茫的大海上,天空傳來何種聲音在此處顯得如此高昂。雪月風花的景致隨意抄寫,帝王霸業的故事也納入反復推敲。伊川擊壤的三千首詩歌,都與《南風》歌謠一樣高超。您的詩情常常被人抄寫,玉臺邊秋天的磬聲借助僧人敲擊。門前背著草筐的人可知道我的心思?云霧籠罩千座山峰,月亮正高高懸掛。屋下沾滿灰塵的書冊來不及抄寫,放聲高歌試著敲擊鐵橋。秋風吹著背著詩囊離去,且看那支撐天空的竹杖多么高聳。
謾:隨意,胡亂。
滄溟:指大海。
信手:隨手,隨意。
推敲:比喻反復斟酌、考慮。
伊川擊壤:伊川,伊水流域;擊壤,古代一種游戲,后指詩歌創作,此處代指詩歌。
南風:指《南風歌》,相傳為虞舜所作,這里比喻高雅的詩歌。
荷簣(kuì):背著草筐。
塵編:沾滿灰塵的書籍。
擎天柱杖:形容竹杖高聳,或比喻堅定的志向。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日常詩歌創作、抄寫情境中的記錄,或與友人梁文冠相關唱和之作,反映文人對詩歌的熱愛及傳統文學的推崇。
詩歌圍繞‘抄詩’展開,通過抄詩情景、內容及聯想,表達對詩歌的熱愛與對傳統文學的尊崇。融合自然與人文,語言平實富有意趣,展現文人閑適生活與文學素養。
往時病僧寮,今為安樂窩。昔病而今安,所得良已多。
百年直須臾,一丘且婆娑。倦翼棲茂林,潛鱗渺重波。
方欣隨所愿,豈復知其他。朝來啟南窗,群山郁嵯峨。
上有無心云,乘風遠相過。卻觀聲利場,紛紛正橫戈。
到頭蠻與觸,勝負能幾何。曷若休吾心,考槃依澗阿。
孟夏草木繁,雨馀氣清和。四壁環斷碑,經史星宿羅。
幅巾據胡床,翛然自吟哦。因之成此詩,要使兒童歌。
白首編摩作蠹魚,
憂危閒趣遣居諸。
祛盧文字吾妻史,
總是兒時未見書。
每月冰輪轉,常疑桂影搖。
封姨特地借今宵。萬水一規光景、湛寒瑤。
圓處應無恨,君胡不自聊。
誰家隱隱度晴簫。莫是素娥仙玉、會叢霄。
坐對青山獨閉門,悶懷無語廢青樽。
蘭膏芬馥將誰贈,鶴影伶仃僅自存。
兩鬢星霜馀白發,四山煙雨鎖黃昏。
紅飛綠暗鵑聲急,回首天涯欲斷魂。
天涯方嘆異鄉身,
云別青山馬踏塵。
欲問孤鴻向何處,
依依還似北歸人。
海棠一樹立山村,
桃李場中合斷魂。
從我東坡三子在,
休悲六客更誰存。
行攜馴鹿寄消搖,
共飽山蔬與藥苗。
本自入山緣服玉,
不應忘味待聞韶。
古人遺意不留言,
婆子臺山著一邊。
識得臺山婆子了,
趙州消息沒休年。
大計當傳子,齊盟共定王。
不惟分戶牖,亦自峙糇糧。
修□疑知禮,謀遷似辨方。
朱門需蜜蠟,空費一春忙。
江頭一別愴經年,昨夜霜空有信傳。
粗行數人非領眾,開荒五畝亦栽田。
殘鐘破寺西雙徑,老樹孤村下集賢。
臨濟兒孫天莫測,卻將疏懶當風顛。
相約梅花候,相過楊柳初。
詎知多病后,猶是積愁馀。
野興詩從減,春風鬢欲疏。
空懷劉子駿,應著太常書。
正得還真自在休,
百年托體亦山邱。
略嘗世味如斯足,
底用勞生到白頭?
一城春雨萬家煙,處處涼飛太極泉。人在揚州清似鶴,不知是宰是神仙。
銅章墨綬赫聲華,別有玄心飯赤霞。可是茅州句曲長,早衙押篆晚烹砂。
百尺樓頭又一層,蝗遷禽擁詎稱能。漢書載有張堪傳,未必漁陽敵海陵。
治成竟霸十諸侯,雨牧風官拜馬頭。千里照天傳臈燭,江都近日毀迷樓。
剛是屠蘇得歲時,春新花雨滿城知。只看今歲家家醉,可少南山酒一卮。
御壁丹臺并有名,上天玉局下專城。風華日到尚書省,盡道雙鳧入帝京。
勁羽乏群棲,轉蓬靡暫息。
伊人貧困士,能無去鄉國。
辭鄉阻長川,旅跡殊可憐。
昨別俄六載,斯游定幾年。
游蹤渺無畔,淮水連河岸。
回瞻云樹深,忽忽興長嘆。
云外指京畿,秋風冷客衣。
可堪聞塞雁,正值向南飛。
了了了了,空空空空,
心肝不在臭皮袋中。
想見出神似蟬蛻,
可能吸露更餐風。